五月四日
难怪唐朝钓神张志和春天钓鱼“斜风细雨不须归”!原来斜风细雨时,鱼口更生猛!
今天北风三到四级,上午有小雨。去还是不去,颇为犹豫。反复看逐小时天气预报,最终决定,去!
去是对的。
把脑子里储存的背风地点过滤了一遍,还是去留下深刻印象的周岗嘴。
春雨潇潇。已经有一辆车占了那个车位,我只能停远一点了。雨在下,不是小雨,比小雨大点儿。躲进渔民留下的没锁门的空的活动板房穿靴子穿雨衣。听到又来了一辆车。出来看到两人,带了一个男孩,我跟他们打了招呼,我说看,西南角已经有人开干了。男孩的爸瞧了一眼,说,那里没鱼!心想,此人一定在那里钓过才下此结论的吧。
徒步又涉水,走到了湖边,再折向东,到了上次就想来的一排长了芦苇和蒲的地方。十来天了,芦苇和蒲又长高了,上次来不遮挡视线,现在遮挡视线了。
这是雨停了之后拍的照片,刚到的时候,风大又下雨,没拍。环境就是这样的,很美,是吧?窝子打在芦苇丛旁或绿蒲的前面。
大雨伞没带,渔具包露天,不怕,防水的。穿了长雨衣,靴子换成了齐腰皮衩,也不怕。春雨,你就这样不大不小地尽情挥洒吧!
今天要站在水里执竿。湖水后退了几米,走到离岸约五米的水里,十二米竿够到的蒲前一米水深仅仅七八十厘米。够了,这个季节,这个水深,用一根漂脚短的立漂。吃铅比较大,有风。
先来的那人在我北边,我离他几十米是一片沼泽地。他先在那儿一手执竿一手执抄网,不知在干啥?现在,他也绕过沼泽地来了,在我西边的芦苇地打窝。互相对望了一眼,没讲话,他走了,回到原地继续他的双手活。
我身后的密密芦苇被北风摇晃得俯仰不止,大杨树哗哗作响。面前的湖水没有浪,浪在远处了。小雨借着风势打在雨衣上,嗖嗖有力!吱吱有声。
有点凉,但穿了雨衣皮衩,不冷。体感舒适。
东边几十米外面朝南,先去了几个人,现在人又增加了。他们望望我,找不到过来的通道,隔水。直线距离几十米,但要是绕过来,却要跑近七百米坎坷路和沼泽地。
站立的地方插了两根铝合金管,一根插鱼护,一根绑定鱼包。鱼包里放蚯蚓盒小麦粒红虫擦手毛巾。
半个小时后钓到的大多是白条。一个小时后,鲫鱼开始上钩。西边的绿蒲前的两个窝子,可爱极了!鲳条抢不过鲫鱼,鲫鱼基本没有小的,起步一两,最大的八两五——后来回家称的。
前三幅图片看上去不清晰对吧?对,那是烟雨蒙蒙的大湖景象。我把镜头小心擦了擦,再拍就清晰了。雨中水中拍照太难了!竿子放不下来,手机怕掉水里,手上又湿漉漉的。许多鱼儿上钩照都没拍。想留下写帖的素材,又必须拍几张,只得后退回到岸上,放下竿子,右手提着鱼,左手按下拍照按钮。费事费时费力。
刮风下雨,立于水中,绿蒲摇摆,视线受限;但是必须克服和战胜困难!
专心致志,目不斜视。天地万物于我空空如也,风声雨声不入我之耳鼓。唯浮漂是瞻,唯鱼汛为念。天地之悠悠,此时唯我;湖水之淼淼,此刻唯鱼!
一条条漂亮的鲫鱼上钩了,入护了。这两个窝子钓到了二斤多了。一般一二两,二三两的不少,三四两的五条。突然,浮漂上浮了一目,接着上浮了两目。提竿,中了!那鱼掉头向大湖深处猛冲,依仗硬竿大线我把它往回拉,回来了,第二次冲锋,鱼儿又失败,它又往蒲地钻,钻进去了。我只得小心收竿,顺着蒲的间隙,把鱼头提出水慢慢提溜过来。因为打了鲤鱼料,我以为是鲤鱼,到了近前,原来是一条大鲫鱼!
前两幅图片模糊,遇到一阵大风吹得雨线乱钻,取景框有水,擦掉了水,拍的就清楚了。
西边的那位看到我钓到大鲫鱼,连连夸赞说,这条鱼漂亮!又问什么鱼啊?大板鲫,我答。不错不错。他说。
又钓到了几条小板。
有一条约二两的鲫鱼钻进蒲里,一钩挂蒲了。放下竿在水面躺着,去渔具包里找到刀头,安装到钓竿改装的柄子上,割了那蒲叶,鱼还在。
十点以后,风力没有小,雨成了间歇性的。天上的云开始如奔马群遇到了套马人般地向南方狂奔!
又来了两个人,全副武装着雨具。一个青年走到我身边,说你钓到的大鲫鱼能让我看看吗?我说你看吧。他提起鱼护,鱼儿乱跳。青年说,漂亮!有七八两。还有好几条板鲫了嘛!他说。又问我,我给哪里钓呢?我指了指东边和西边的芦苇,说,这个季节哪里钓不到鱼啊,东边那里西边那里都行。青年走了,跟他的伙伴去了西边。
东边的两个窝子再去看看,这两个窝子不行,左边的钓到了三条两鲫,没了,右边的竟然是个空窝!
还去西边的蒲前再打了两个窝子。
回到岸边坐下休息。喝茶。
风力开始减弱,但还有二到三级。雨时有时无。
西边离我最近的一早就来的人走过来了,向我借镰刀用,他的钩挂芦苇了。我把超长柄镰刀拿给他。问,你在北边那儿忙什么呀?我在那地儿用鸡肠子钓龙虾的,可是上钩了得不到,提出水就掉了,抄网都来不及抄。那里有鱼吗?没有鱼,一条鱼都没钓到。漂了不少死鱼,可能被人电了,说完,他走了。哦,我想起来了,怪不得早晨在我车旁停车的那人说那里没有鱼,他一定在那儿玩过吧。
啪的一声响,砸水声。一只灰鸥,精灵般轻盈飘逸的身材,从空中突降,一头扎入水中,长长的喙叼了一条鲳子鱼,扬长而去。
后打的窝子继续出鱼,都是漂亮的鲫鱼。当然哪儿都有鲳条,不过也很好,都是那种肥肥的肉肉的鲳子。水中不便,没有拍照。
午间雨停了,北风转成了西北风。西北风大约只有二级,但近前有浪了。没什么影响。
去更东边些的一丛蒲前打了个窝子,相距七八米的左边再打了一个。
吃午餐,边吃边浏览新闻。偏僻的湖区信号不好,重启手机,有点儿信号,但看不到图片,只能看到文字。发送草稿箱里已经写好的帖子《西南风鱼口封》到《钓鱼人》,只发出去百分之七就失败了。失败就失败吧,回家再发。
下午就在东边这两个窝子发财了,不再打窝,预定钓到十六点收竿。站在水里垂钓太累了!不能蹲,不能坐,竿子没地儿放,鱼掉了立即无影无踪,只能望鱼兴叹!
这俩窝子都给力!相较而言右边的蒲前的窝子更给力,出鱼啊,尤其是出二三两的鲫鱼。窝子可能打到了鲫鱼家的院子里?美食自天而降。大家都来美餐啊!一条“头鱼”喊道,于是鲫鱼们陆续都从各自的房间里走了出来,聚拢到美食前,开始饕餮!哪知是鸿门宴!
十四点之后竟然出了太阳!气温上升,脱了外套。可皮衩脱不得。捂得难受,可难受也得受,除非不钓鱼了。放弃钓鱼哪有那么容易?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回疯口,又是大板们的大快朵颐!
这两个窝子估计又钓到了二斤多,两边轮着钓,钓到大的就退到岸上拍照,也有悠着点儿的意思,借机小憩一下。
迫近预定的收竿时间了,希望再钓一条收竿鱼。可是过了十几分钟,钓到的都是大鲳子,心想,再不上钩我也走了,累了,回家休息。就在此时立漂动了,是那种缓缓的文雅的仪态万方的漂相,一看就是鲫鱼的吃相。提竿,钓到了。
钓龙虾的那人三点就收了走了。西边还有两人没有走的意思。我收了,走了。
明天就立夏了,今天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春末夏初,以及整个夏天,遇到雨天不要犹豫,想钓鱼就出手,一般会有好收获。
早晨紧随我到的带个男孩的那两钓鱼人的车不知何时已经开走了,给我让出了宽裕的倒车空间。
我昨天也钓鱼的,跟我的朋友时局长一起,钓到十一点,接到住在南京的朋友电话,他假期回乡看孙子。叫回去吃饭。收了,走了。钓到了一条季花鱼,地点在这儿的北边大湖。把照片贴上,以飨读帖的钓友们!
带回了垃圾。
鲫鱼漂亮
建议校长的鱼照加个参照物。
鱼获太漂亮了!
我在奇怪校长好多天没发帖了,刚才打开app到关注里面一看,好家伙校长发了几篇帖子了,为什么我都看到了
好的,下次再钓放个子线板。谢谢留言。
是的,出乎意外!
漂亮
谢谢点评!
哈哈我的朋友,我在泗阳老家了,还没去淮安,所以帖子发在宿迁板块了,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
谢谢!
不错不错
谢谢好文章
谢谢!
签到!
校长就是厉害!
桂花鱼更漂亮!
直接抓手里就可以了
钓友真的好文采,功底深厚
生活就是如此美好,做爱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