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谈谈鱼的味觉系统

zhang1hu2y32014-09-10 18:24:19

  前几天,陆军先生询问鱼类的嗅觉系统问题,我曾经简单回复,今天查询资料正好找到前的论文,现全文呈上,希望大家在发表文章的时候也应该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题目:《埃及革胡子鲶味蕾分布及组织学观察》

  作者:张玉平 谢碧文(我的同学)

  摘要:埃及革胡子鲶(Claria gariepnus)的上、下颌触须表层及唇上都有味蕾分布,上、下颌触须味蕾的分布密度基本一致,大约12个/平方毫米(请参阅图一),唇片上味蕾很少,味蕾的结构和其他高等动物相似,由许多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顶端的感觉纤毛从味孔伸出,支配味蕾的感觉神经末梢包围在味觉细胞周围,将冲动传入中枢,味觉细胞之间有支持细胞存在。

  关键字:埃及革胡子鲶,味蕾,形态结构。

  同高等动物一样,鱼类的味觉感受器是味蕾(Taste Buds),但是硬骨鱼类的味蕾通常不着生于舌上,而是分布在口腔、咽喉、鳃弓、触须及体表。埃及革胡子鲶的触须和唇上有味蕾存在。本文通过对埃及革胡子鲶的触须和唇的组织学切片的观察,揭示味蕾的分布情况和组织学结构。

  一、材料于方法:

  选取体长5cm的埃及革胡子鲶2尾(取自上冻聊城),用刀片切下鱼头,放入80%以上的酒精中固定保存,试验前取出组织改用冰醋酸和纯酒精固定液(1:1)50ml固定2小时,切取上、下颌触须及唇片进行组织学切片(石蜡包埋切片法,H.E染色),切片厚度为7um。为了保证完好的制片效果,在制片过程中,严格控制各步操作时间,将制作好的玻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二、结论:

  1、触须味蕾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与分布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触须的组织学切片,发现在触须的表皮层内广泛分布着花蕾状的细胞集团(图一),上颌须及下颌须味蕾的分布与结构基本一致。味蕾通过味孔开口于体表,味蕾是由许多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味觉细胞呈梭形,末端有纤毛(图2),纤毛伸出味孔,接受味觉刺激。味觉细胞的下端较粗大,这就造成了味蕾开口端颜色较浅,而底部颜色较深。支配味蕾的感觉神经细胞末梢包围在味觉细胞周围,与味觉细胞形成突触联系,从而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支持细胞分布于味觉细胞之间,起到支持作用。

  我们在观察中还发现,味蕾在触须上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主要表现为一侧较多,一侧则很少(图3),也就是说味蕾在触须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一侧,这可能跟埃及革胡子鲶习惯于水底觅食有关系。

  2、唇味蕾的形态与分布

  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革胡子鲶的唇的内外表面也有味蕾分布,其形态结构与触须相同,但数量远远不及触须上的味蕾多。通过观察还发现,唇上有大量腺体分布,其形态类似于味蕾,也开口于表皮,但是它们却没有感觉纤毛。因此我们认为,埃及革胡子鲶的味觉功能主要由触须行使,而唇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和辅助摄食作用。

  参考文献

  1、《革胡子鲶触须味蕾及味觉反应的研究》(《水生生物学报》1994.VOL18.NO.4)

  2、《生物显微技术》(1992年青岛海洋大学养殖系 刘竹伞 编)

  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玢 主编 1986.3)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