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
还有两天就谷雨了,谷雨之后是立夏。这段时间还是垂钓的黄金时间。
继续去玩儿,地点与昨天相同。先到了面朝北的湖边,我是第一个到的。湖里有浪,刮的竟然是东北风,与天气预报说的不一样,预报说今天是南风。走吧,避风为要,好在不远。
已经有三辆车停在了我要停的地方,两辆苏H,一辆苏M。从一台黑色苏H里钻出两人,向南去了,右转向西,再折向南,上了一只小船,渡过一条深沟。我停好车,徒步向西,走过坎坷不平道,越过荆棘丛生路。曲曲弯弯,弯弯曲曲,来到了湖边。
打窝。拍了几张风景环境图片。
就是这丛稀疏的蒲和芦苇,里面的空隙打了个窝子,这里有鱼。往东去还有很多这样的稀疏绿蒲和新生的芦苇,靠近它或者在它的里面打窝,往往有好收成。绿蒲和芦苇还不像水草,牵扯拖拉,水底不干净。蒲与芦苇是直立的,没有梗子枝杈牵扯,一般不挂底。
刚才撑船过来的那两位淮安钓友,就在我的东边不远,那里有一条高高的土埂,长满了密密的芦苇。他俩南北两边都可钓。不过,我知道那里北面水深,深得远超这个时节的垂钓需要,至少一米五六。南面水浅,又浅得太过分了,仅有二三十厘米左右。
我用捡到的那根铝管插地,鱼护地插插到铝管里,再用一根插地竿架插入水里,把鱼包带系上竿架,鱼包里放的是蚯蚓红虫。钓到哪里,这两样就拉到哪里插地。在水里站着钓,不能不如此啊!
四个窝子已经有两个有口,其中一个还连竿。没有拍照,因为站在水里实在不便。
可是好景不长!风向变了,南风如预而至!广阔的湖面无遮无挡,会把风力放大,二级能放大到三级,三级能放大到四级。浪头迎面而来,浮在水面的鱼包被浪打得往远处飘荡,拉倒了直立的竿架。我的靴子露出水面约六七厘米,一个浪头打来,水扑进了靴筒。我往后退却,可湖浪还是不依不饶地追过来,硬要把水灌进靴筒里。此时,鱼不因风浪而减口,继续咬钩。一个接一个地钓上来。
这一阵子,我连续钓到了十来条鲫鱼,个头都在一两以上。
靴子进水了,插在靴筒里的裤子湿了。
东边那两位却没这么好运,没看到他俩提竿取鱼。前面我说过,他们钓的要么水深,要么水浅,都不是鱼这个时节肯呆的地方。钓七十厘米到一米二三水深,这个时节比较适宜。
南风三级,湖上哪止三级啊!走吧,北上,那里的湖面背风。
收了,走了。走了几十米,出了芦苇丛,右手边的水里有位中年女子穿了挂肩皮岔站在水里倒地笼。红色毛上衣。不是大世人。面容好看,胸涌澎湃,虎实壮健。大姐,我从这里直向北能走到湖边吗?她说,直走不行,北边有深沟隔开了,水深过不去。你沿着埂子走,绕到那几棵柳树下就可以走到湖边,那儿的草地有划皮水,能走过去。好的,谢谢!我边走边说,一个女生,胆子真大,一个人就敢到野湖的水里干活!要是遇到什么怎么弄?她说,能遇到什么啊?湖妖啊,水怪啊,变成美男子的狐狸精啊,都有可能遇到。背后传来那女子的爽朗大笑声。
到了北边的湖边,钓鱼人很多!大家都是面北下钩。
一位老师傅在湖边补地笼。师傅,我可以去船上钓鱼吗?我问。可以,老人答。船是你的吧,今天不用吧?我的,不用。
铁皮船,长约五六米。我跳上船,去了船头。船与岸线呈“T”字形。船头朝北。面朝东北打了两个窝子,面朝西北也打了两个。八字形。测试水深,四个窝子深浅不一。最深的一米三四,离岸最远,十一米竿一竿够。一个一米一二。两个最多一米,这两个离岸近。
此时十点多了,气温升高,鱼活动性增强。连接好钩线试钓。四个窝子,左边的浅水窝子先进了鱼,钓到了几条两鲫。此后,其它窝子陆陆续续有口了。最棒的是东北角的窝子,一米二三水深,钓获的鱼多,也大点儿。几乎是下钩就有口。
还在来人。有两个人来了,果然隔了水沟,一个穿了深筒靴,一个穿了皮岔,背了钓具,涉水走来。钓得怎么样?穿皮岔的问我。我也才到啊,还没钓到多少呢。他俩沿着湖岸向西走去,在距我不到百米的地方,各支起两支长竿,打窝,然后守候。
四个窝子轮着钓,除了深水处的那个,其它三个都有鱼。水深一米三四的那个窝子,一个多小时之内仅仅钓到了一条鲫鱼。而其它三个窝子,频频上鱼。可见春和水暖,鱼溜边了,不在深水里,都跑到浅水来了。用补地笼师傅的话说,深水水还凉,都到浅水里来了,既为了暖和,也为了找草产籽。又说,我下在深水里的地笼,最近都没有鱼,浅水里能倒到鱼。老人还说,最近湖水一直上涨,你在湖边浅水里都能钓到鱼,要是水退了,浅水里就没鱼了,你除非找到有草的地方才能钓到鱼。
老人的话乃经验之谈。一辈子靠水吃水,对鱼的活动轨迹活动规律摸得门儿清。
三个窝子钓到了约二斤鱼了。电话响,是葛总打来的。问我在哪儿?昨晚在微信里我跟他联系,告诉他今天还来高渡这个地方。他说我没看到你的车啊。我告诉他车停在别处了,我在离他约五百米的西边。面朝北。他也面朝北。他问我这儿的钓情,我说还行,他说他那里不行,还没看到鲫鱼呢!说着我右手握竿提到了一条鲫鱼,有二三两。我说,又上了一条,这条是你给我带来的好运,鱼头可以!他笑了,说,挂了吧,你拿鱼。
十二点多,补窝,三个窝子,都打在了浅水里。
一边吃饭,一边把钩子放入离岸较近的一个老窝子里。还有鱼,一顿饭吃完,钓到了三条鲫鱼。
把钩子随便放水里,竿子躺在船上,拿茶杯喝茶。突然,立漂上浮,提竿,钓到一条鲫鱼。成子湖的资源真的丰富啊,不在窝子里,都有鱼咬钩。继续喝茶,钩子随意扔水里,又钓到了一条大鳑鲏。
下午的一个半小时里,三个窝子钓到了二十五条鲫鱼,斤把二斤。
钓到了一条残疾鱼,尾巴扭曲了。提到空中,掉了,掉到了船舱里,船舱里有水,身上的鳞片跌掉了一些,但活着,在水里啪塔啪塔跳。
东北角的那个窝子打的窝料除了自制酒米还加了老坛螺鲤和疯钓鲤,可一直钓到的都是鲫鱼,现在,窝子里有鲤鱼花了。我把钩子放进去。立漂静止,静止,再静止;过了会儿,突然立漂上浮。上浮了一目,又上浮了两目!提竿,上了!竿稍大弯弓。主线被拉得吱吱作响,又滋滋作响!我的竿是十一米硬竿,弯得这么厉害很少见。没有一棵水草,心想只要钩线没问题鱼就跑不了它。鱼往湖心方向冲,被提溜了回来。突然,它掉头转弯往西冲去,这次冲击力更大,蹦地一声,脱钩了!2.0斑点主线0.8斑点子线都经受住了考验,可恨金五袖钩变形,钩门拉大了!“宁断不弯”的此钩广告语也牛逼吹炸了!
钩上挂的是蚯蚓,这条鲤鱼是吃蚯蚓上钩的。
补地笼老师傅也看到了这一幕,他停了手里的活儿在观望。鱼跑了,他说,这条是鲤鱼吧?不小啊!我说是的,应该是鲤鱼,没弄上来。
没弄上来心里也是高兴的!大鱼上钩,不亦快哉!虽未擒获,其乐无穷啊!
晚上到家跟葛总微信,他说他今天五次遇到大物,五次都脱钩了。大师尚且如此,何况钓徒!遗憾感顿减。
但是葛大师钓到了一条斤把重的鳜鱼!而我钓到的最大的三四两,还是鲫鱼。钓徒与大师比,差距还是明显的。
十五点半又到了,得收了。要是回泗阳的家,可以钓到四点半再收,可是必须得回清江浦的家。
收了。
垃圾袋带走。吃饭时就把食品塑料袋一一装进了梦6的蓝色布袋里,再压起来。我怕风儿捣乱把它们扔进湖里。
漂亮
谢谢!
最后一句不是"带走了垃圾"
波涛汹涌
呵呵,垃圾带走了,但这篇没写。看来您是经常光顾钓徒帖子的钓友,知道惯常的结尾。谢谢您的提醒!下次继续写上!
哈哈您这是双关语吧?
哈哈,您看帖不仔细啊,老哥,结尾还是写了带走了垃圾袋的,还写了细节。麻烦您再看看结尾那段!谢谢!
我看了一遍,其实写了带走了垃圾袋。
许多场景写得很精彩。比如风起浪涌的场景,向女子问路的场景,钓到大鱼的场景。这些描写有的注重细节刻画,让人如临现场,有的注重白描,突出人物形象的鲜活。
校长太谦虚
连杆鲤鱼
校长不光文采好,摄影技术也
谢谢!谢谢您的精彩点评!
哈哈,不是谦虚啊,葛大师就是牛啊
哦,呵呵。
哈哈,谢谢褒奖。钓鱼时,右手提鱼,左手拿手机拍照,为了抢时间,也顾不得美颜啊调焦啊啥的都是随意即兴之作,不等大雅之堂,不入高人法眼。得到您的肯定是我的荣幸啊!谢谢!
拜读了!这个季节用斑点线是不是太硬了?我还是喜欢用白子线,要是用5号伊势尼或者丸世的跑鱼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长竿断线控大鱼会有点费劲,不像齐竿线那么好控制
斑点线我也用过,感觉不好,硬,而且容易拉断,加了斑点,改变了线的整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