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4月10日 7:45—17:30
钓点:洪泽湖周岗嘴
适钓指数:78分
天气:晴朗
温度:9—20℃
空气质量:优
湿度:40%
气压:1018 hPa
风向:东南到南风
风速:4级,阵风5—6级
水质:上好
钓点环境:道路通达,灌木丛生,杂草枯立,艳阳背风,水底脏乱,小鱼较多
钓法:台钓
钓竿:3.9mKY金牌
钓组:3.9mx1.2#x0.8#x3#袖
钓远:9分竿
钓深:1.1m
钓饵:去年多种剩饵
窝料:自制酒米+钓鱼人底窝料
钓获:20斤+
同行:家邦、董主任和他舅老爷等
早晨六点起床,本来正准备散会儿步再去钓鱼的,这时接张校长来电约钓,目标洪泽湖迎湖嘴。我还在洗漱,他说他先去踩踩点了。
等到我收拾完毕,弄点吃的,已经是过了大半个多钟头才上路。
七点没到,成子河两岸已经到处站人,道路上遍地停着车。听说成子河最近比较出鱼,人们也不想远跑了,多数近地而钓。我因为比较怕走水和船行,所以即使有大鱼头,对此也少有兴趣。
到达去往迎湖嘴分岔路口时,突然觉得此时风向更适合去周岗嘴,赶忙电话联系张校长,估计他此时正背着钓具、走在水中,无法接听。直到半小时后我到达钓点时他才回复,向他说明情况,我改去了周岗嘴。
八点前到达钓点,这里已有几人开钓了,也不知收获如何。也正在此时遇到了董主任和他舅老爷,刚到,他们都是传统钓。
到达湖边,选好钓位,果然觉得选择这儿是对的。虽然三、四级风,近前却风平浪静,暂且不说鱼获,背风背阳,抛竿顺风、顺势、省力。
这个钓位是上周日今年第一次台钓选择的,除了偶尔会挂底,别的没啥毛病。那天我比李大、董主任早到两小时,但最终鱼获五、六斤,比李大师少到一、两斤,李大师的钓技非常的棒,令我和董主任以及很多钓友都无法比拟。
右边的是董主任,他舅老爷在左边。
快八点半时开钓。
当初的半个多小时,无口。后来有囗了,感觉也是白鲦口或小鳑鲏在闹,且久钓不中。可能是昼夜温差大,水温还未升上来吧。
直到十点多了,还只是钓获十多条小白鲦。心里有点发急了,并且还常常挂底,已损失有好几副钩子了。
快十一点时,钓获第一条一两多鲫鱼。十多分钟后又钓获一条差不多大小的小鲫鱼,紧接着又上了一条二两多的。心情有点好转。
接下来连上了两条叫不上名字的鱼种,一模一样的,大概有五寸长,冒看还有点像“趴地虎”。这种鱼好像小时候常见到的,后来逐渐和“虎头鲨”一样少了,那时听大人们都叫它“鲈鸡”或是“鲈鲫”鱼,究竟是叫啥名字,也搞不清。
在这恳请大师指教。
董主任在十一点前也没有多少收获,也只是七、八条一两多小鲫鱼而已。
自十一点至十三点,气温渐高,水升温快,鱼口逐渐好了起来,连竿不说,还常常来竿双飞,个儿也较大了一些。这段时间上鱼很快,两小时不到,拉了七、八斤。形势喜人,照片也顾不上拍了。
正好此时家里堂弟家邦到达,在我右边七、八米处打窝布阵,窝料是呈旋网式撒下的,一大片。因而我这边也在顿时停了口,无奈,我也就此重新补了点窝料。
搁平时,补过窝至少半小时后才能再钓,还不一定能有口;但今天很特别,二十分钟不到就开干了,而且下竿就又开口了,且就此开启了连竿模式,并且还像接着刚才的旺口,继续狂拉。
堂弟那边也是如此,他用双竿:一根三米九、一根四米五,一远一近,双竿齐上,左右开弓,忙得不亦乐乎。呵呵,如果是我,那肯定是手忙脚乱了。年龄不饶人哪!
大约二点半的时候,看着还有鸡蛋大小的饵团,必须再开点饵,本想一边和饵一边放慢速度钓着,一不小心,那团饵滑掉了水里……新开饵必须要等醒饵后才能使用。此时突然想起上周日的剩饵,当时放在冰箱冷藏,今天带来准备打窝用,但之前却忘了用了,现在拿过来将就用吧。
还别说,虽然是剩饵,鱼口却一点也不减,用起来手感还非常柔软又粘,估计适口性一定很好。本来是腥香味浓的,现在一点原味儿也没了,但鱼儿照样的抢着食。而且这些饵,也都是去年深秋开袋使用过的,味都变淡了,有的早已过期。由此可见,若是鱼的旺口期,觅食并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挑剔的。
窝子里鲫鱼多,钓上来的小杂鱼个儿都大了些,瞧这鳑鲏鱼,有的小鲫鱼还没有它大了;还有小翘嘴鱼也来凑凑热闹。
十五点多的时候,应该是一天中最暖的时间段,连续双飞了二两左右的鲫鱼十多竿子,将今天的旺口垂钓推向了高潮。直到十七点半收竿时,依然鱼口不断。
今天算是爆护了,在这几个朋友中,我也钓获最多。呵呵,有点意外;也许是李大师没来吧。小桶没装下,放在塑料袋。
不考虑图谱
厉害了
不错不错
是的,钓无定法!
哈哈,巧遇了
这段时间鱼儿遛边了
厉害了,要知道我就去拿点
看了两遍,意犹未尽
资源丰富,历害啊
还行吧,去年底起禁捕了,资源应该会愈来愈好
哈哈,不够油费的
怎么?不要中毒啊!
花骨鱼 也叫 花姑娘
野钓正是如此
小的可以放流
真好
那是船丁,花姑娘背刺硬而尖,船丁背刺是软的,船丁体型也没花姑娘大
精彩啊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