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自幼酷爱钓鱼,若算上儿时在村中河圈钓泥鳅,至今钓龄应有近三十年了。而真正学习台钓应该是在2009年。那日,我说想要一只鱼竿,从那日起便正式涉足江湖,开始了为娱而渔的快乐生活。
时间:2021.4.5
地点:一亩山下方塘
人员:佳哥 我
天气:小雨
气压:920
水深:1.2
钓组:5.4 1.2+0.6
饵料:一窝疯 钢蛋 大板鲫 五粮诱 五粮诱小米
窝料:老窖粮窝 通威颗粒 酒米
当下我国如此庞大的钓鱼人群,我时刻在想像,到底是什么在吸引他们,钓鱼的本质魅力又是什么?也许大家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收获的期盼,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深谷的清风吹走了城市的喧嚣,钓竿的颤动带给老人以童子般的欢乐,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伙子也会“静如处子”....此中乐趣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钓鱼过程中的变幻莫测,准备时的全心投入,收获后的满足与快乐,每一种滋味都美妙无比。小小的钓鱼竟能让你品尽人生百味。同时垂钓的过程中又蕴涵着无数的矛盾,像鱼竿的长短,鱼线的粗细,鱼钩的轻重,铅坠的沉与鱼漂的浮,垂钓者面对出现的矛盾,要充分了解和运用客观规律,随机应变,化解矛盾,有的放矢地进行施钓。可以说整个垂钓过程就像我们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平衡与解决矛盾的过程。
稍有遗憾心疼的是那只陪伴我许久的黄金眼,都怪我这莽撞的手,都怪我这浮躁不清的心态,都怪我这涉世未深的姿态。唉,两眼泪汪汪……
值得庆幸的是去年种下的木香花已经活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多多少少也安慰了一下我受伤的心灵。
宋代哲学家邵雍在《渔樵问答》一书中,对竿钓渔具曾作了详细的讲述:“钓者六物:竿也,线也,浮也,况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可见几百年之前的古人对于垂钓都如此认真,态度如此恭敬,而今我们也应该更加慎重仔细。
开始那会全是麻鱼,更本无法垂钓,颗粒,麦子,以至于玉米都被这些家伙拖着跑。休息,换竿,新竿拿出来开张,然后就开始了保持频率的抽饵,定个小目标,不管小鱼如何猖狂,先抽它30竿。
幸好都是白条,没有麦穗。
如果麦穗过多,今天注定颗粒无收,那家伙夜晚都不会休息。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保障!
一直按着自己的频率不停的抽饵料,基本都是白条口,都不想打了。
突然一口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这不像白条……
于是就来了……
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
像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了复国,可以说做了充分的准备。以范蠡为相国主持内政,让文种负责伐吴准备,实施文种提出的“伐吴九术”。对内轻徭薄赋,与民生息,鼓励生育,富国强兵;对吴国则用重金收买吴国大臣,高价收购吴国的储粮;帮助吴王建筑宫室楼台以消耗吴国财力;选送以西施、郑旦为首的美女迷惑吴王夫差,削弱和毁败吴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一举打败吴国。正像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充足方可举师”,勾践复国之所以成功,正因为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看这漂亮的大弯弓,0.6的子线,足足溜了半个小时,也要感谢此鱼安静,内向的性格,不急不冲,不跳不板,挺好的,天作之合!
在遛鱼起鱼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当然为了拍照手机不慎落水,慌乱中自己一脚也踏进了水中,不得不说还是太年轻,没有那种成熟男人的锐利稳重,泰山于顶而面不改色!
放进鱼护那一刻,满足中又觉得遗憾,庆幸中夹带着一丝忧虑。手机防水的,没事,人下水也没事,看着你这么大一条鱼蜷缩在鱼护里,唉,心有不忍……
接下来偶尔有鲫鱼,也有大家伙没钓起来,享受了这个过程,遇见错过得到得不到皆不如心安理得,对吧?
夜晚鱼口很不错,始终没在遇见大家伙了,可能水浅惊扰了大鱼,可能有种种原因吧。
垂钓,虽是小天地,实为大世界,表面看,
钓者痴守的是一波碧水
实则考究的是钓者的智慧
不急躁,不犹豫
善于把握机遇
这既是钓鱼之道
也是人生之道!
最后还是那句话,
我们共同保护越来越脆弱的野钓资源,
我们共同抵制不文明钓鱼人群,
我们留大放小,带走垃圾。
谢谢各位!
大弯弓
漂亮
好文彩
漂亮
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好文章!
亲爱的钓友您好,此帖上首页啦!和喜欢您的钓友们互动起来吧,回复钓友评论,增加文章评论量和账号活跃度,上首页的几率会变高啊!
多谢
谢谢
妹子不错
什么鱼竿
不急不躁,鱼钓的好,像你学习
啷个水库?
草鱼
我是来学写作文的
绵阳的老乡
文采不错
谢谢
老乡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