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80后,出生在山水小城,信阳,河塘库汊遍布,钓鱼人众多,也使我打小便学会了钓鱼,正所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最早接触“钓鱼”,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那会跟家属院的孩子们,那根小棍,拴上烟屁股之类的开始钓癞蛤蟆,正是这段经历,成为了我钓鱼之路的启蒙,后来到了二年级,和小伙伴们在家附近的小水沟开始钓小龙虾,那会一到周末,溜进厨房,偷偷切下一小块肉,那根棉线,便奔向了水沟,收获好的时候,一上午便能钓获一盆小龙虾,可惜那会小龙虾还没这么多做法,没有酱爆,麻辣,蒜香可选,做法也是简单粗暴,去头留尾以后,放入油锅干炸,不过依然是童年记忆里的美味。
到了三年级,年龄渐长,心也野了起来,不再满足于小河沟里那些小龙虾的诱惑,目光渐渐地转向了家属院旁的那几亩方塘,这个池塘也几乎记载了我正个小学时代关于钓鱼的美好回忆。
依稀记得人生中的第一根鱼竿在渔具摊买的一根长竹竿,线是尼龙通线,坠子不确定是那种枣核型的通心坠还是用牙膏剪成的铅皮了,浮漂是鹅毛做成的七星浮,钓饵自然是蚯蚓了,那会一放学写完作业,便奔向了屋后的池塘,钓上几位小鲫鱼,便满心欢喜,当然,也因为光顾着钓鱼,没写完作业,没少挨母亲的责骂。
再后来,,就开始用那种3-5节的竹质商品杆(每节可以拔下来的那种),一般是三节式的,一根接一根,空心铅坠,五彩线(玻璃线),立漂(用气门芯里那根管链接,试着网上找了找图,也许年代久远了,一直没合适的图),带倒刺的鱼钩。慢慢,看到有人用玻璃钢的竿子,可以折叠又轻,相当的羡慕,到了初中,有一年生日,喜欢钓鱼的叔叔送了我一根六米还是七米的杆子,顿时成了我们同学中最靓的仔
到了高中,接触了篮球,又加上学业繁忙,钓鱼也成了偶尔调剂品,后来读了大学,钓鱼更是少之又少,不过每年假期回来,都会让叔叔带着我去钓上几次过过瘾。
罗里吧嗦,码了一堆字,我这钓鱼前半阶段基本已介绍完了,接下来再写写工作后的钓鱼经历吧。
看到上边这幅牡丹图,各位看官应该想到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哪座城市了,没错,我毕业后留在了牡丹花城,洛阳,正所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与家乡信阳相比,洛阳虽地处豫西地区,但水资源一点也不比家乡信阳差,城区内,伊洛瀍涧四条河穿城而过,周边小水库遍布,小浪底、陆浑水库更是全国闻明。
和大多数人的轨迹一样,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时光恬淡如水,起初的业余爱好,还有篮球,可是17年的一次大伤,让我彻底告别了篮球,于是乎钓鱼成为了我业余生活最大的爱好。
于是乎,每个周末家门口的河滩,便留下了一个中年男人寂寞的身影,远离了夜店的喧闹,酒桌的嘈杂,市井的烟火之气,坐在水边享受一种心灵的平静。那一刻你无需考虑太多,只需盯着眼前的浮漂是否点动,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让你的肾上腺素激增。
夜深了,草草结个尾吧,水贴一篇,看官轻喷,愿各位钓友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份快乐,2021大鲫大鲤,晚安!
欧了欧了
打球,钓鱼。一静一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看看
,现在打不成了
我也打球,钓鱼之后打球就没有兴趣了纯粹是为了出汗才去
嘿嘿,又一个信阳老乡。
,信阳人在洛阳很多的
我老家也是信阳的。。也在洛阳定居。。
不错。
三十多年的生活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有共鸣就好
美好的童年,一生的记忆!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得不错,不过要想上首页,可以把文章内容写得更详细些,可以写一些钓鱼过程中发生的奇葩的事儿!谢谢您!我们已把此帖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争取上首页!
看钓友发来贺电,祝吾兄鱼获多多。
老哥 图三位置在哪
这地方在哪里?
凝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