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截口出现
所谓截口,就是钩饵在落底过程中,被鲫鱼抢食,如果偶尔两三次截口,则说明进窝的鲫鱼密度比较大。
但是出现接二连三的截口,则说明鲫鱼群已经上浮,至于上浮的原因,多半是因为饵料雾化太好,导致的鱼群上浮。
当然,鱼群上浮的因素很多,只不过,连续的正口突然截口变多,多半是因为饵料雾化太好、溶散太快,导致鱼群整体上浮。
二、漂相变得杂乱,空竿率提升
在调钓没有发生变化,漂相的幅度突然发生了变化,同样是顿口、顶漂,漂相的幅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变得比较凌乱,忽大忽小。
除此之外,空竿频率比较多,这多半也是鱼群上浮了,当然,这种上浮,一般有两种情况导致,第一种,是钓点水深发生了变化。
比如涨水、落水,因为水域的涨落水不会大开大合,但是一旦涨落水,水底的温度都会发生变化,鱼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都会上浮。
第二种,则是窝料太多,底鱼太厚了,就会有部分鲫鱼上浮,因为鱼群还是围绕着钓饵和窝点,所以蹭线、撞漂比较频繁。
以上这两种情况出现后,我们可以再次测试一下,来确定一二,最常见的办法,就是上推铅坠,不改变调钓,直接改钓飞铅。
通过增加钩饵落底的行程,主动让上浮的鲫鱼群抢食钩饵,人为地增加截口的概率,从而确定鱼群是否上浮。
确定之后,有两种应对,第一种,是直接改为钓离底,让钩饵直接离底去找上浮的鲫鱼群,这样有很大的几率能继续连杆续口。
第二种,则是调整饵料状态,让饵料变得更为黏软,甚至可以直接改用搓饵守钓,等到雾化的饵料落底了,鱼口情况就会变得正常了。
当然,如果不是以上这两种情况,如果鱼口还是闭停了,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肉食鱼、大体型鱼或者螃蟹进窝了,那么,就需要其他的应对方法来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