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缙云)这边习俗,清明节都是要提前祭祖的。每次回老家,最向往的是能在儿时的小溪里抽几竿。
这里现在每天都有好多钓鱼人,站在溪水里垂钓。激流的水里钓上来的大部分是这种鱼,土话叫红鳍(马口)和小白鱼为主。饵料也很简单,拿一块水里的石头,敷着的岩虾(土话),还有苍蝇都是很好的饵。那时根本就不会去买商品饵。鱼竿是山上砍下来的小竹子,用小火校直,竹节用烟熏一熏,也煞是好看,鱼漂是过节宰杀的鹅毛,有时也用旧的泡沫拖鞋剪下来制作鱼漂。溪里鱼也特别多,都是成群结队的鱼群。每到晚上汪刺鱼也特别多,也特别好钓。
陪伴我长大的门前这条小溪(好溪),总是有满满的回忆,从小溪的变化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小时候(上世纪八十年代),河水是直接可以拿来烧水喝的,钓鱼是相当容易的,都是一篓一篓往家拿,那时只是不允许炸鱼,毒鱼。
碰到大人在炸鱼,等他们大的鱼捞的差不多了,我们小孩子也会争先恐后进入捞,水深比我们个头深,都要潜下去抓炸死的鱼。
毒鱼一年可能会碰到次把(从来不知道谁毒的,毒死的鱼是可以吃的那种,都是三更半夜干的),他们选择水最小的时候,等大家知道都是早上,每户人家出动去捡,偶尔也会碰到大的半死的鱼,抓了容易脱手,大家好不快活。
九十年代,随着工业发展,有时水就会被污染,但流水也快,污染一两天就会过去,这段时间,网鱼比较容易,往往鱼个头也会大很多,把网回成一个圈,扔几块石头赶赶,网上鱼就好多了。
后来,环境治理改善,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炸鱼,毒鱼是要坐牢的,电鱼,网鱼是非法的,只允许钓鱼,最近听说钓的鱼是不能上市场交易,卖鱼,派出所也要抓的。
在溪边钓鱼,已经是一种享受,只为渔,不为鱼。捡些螺狮红烧,也要比鱼要抢手很多。不光钓鱼,也钓小龙虾。
难得聚在一起,兄弟姐妹也喜欢在溪边走走,河边挖挖野菜,大家都是在找一种儿时的记忆!
缙云烧饼在全国各地都很多,但要吃到正宗原滋原味的缙云烧饼,还是要到我们老家,实惠,性价比高,瘦肥肉相间馅料,只有一个字——香。
我姐也喜欢做水蒸饼,一面是嘎嘣脆,一面是软软的,两个字——真香!
这次回去,没有去溪里做钓,但还是去河里看了看熟悉的这条小河。为了多陪陪97岁高龄的老爷子,老爷子前年来杭州还能从柳浪闻莺一路走到雷峰塔,今年初已经起不来床了,岁月不饶人,甚是伤感,给他过了个生日,但还是要为老爷子点赞了,这个年纪也很厉害!
我家老爷子和三个妹妹,年龄分别是97、94、92、88,确实很牛叉!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茼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感叹美景,也叹人生白驹过隙,青山依旧
感谢!
和我们老家很像,回老家就到河里钓鱼摸螺蛳
以前河里鸭子多,螺狮只有深水才有,是在河里摸螺狮,现在河里鸭子没了,浅水螺狮多的很,只是弯腰捡螺狮了
在北京马口都是保护动物,这图都够去喝茶了
厉害了,身体刚刚的
青山绿水好风光,这样的仙境老爷子一定健康长寿
上热门吧
景很美,家很圆,很不错!
美满
感谢支持
谢谢
感谢,仙都风景区就在这附近
好地方啊
自然景区
螺丝是美味啊
老爷子再坚持几年就是百岁老人了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