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7日 13:00
大石河
3.0主线1.5子线
3m以内
2021牛年是各种牛,好久没发贴了,一打开钓鱼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干货满满。突然又有发帖的冲动,在这里得瑟一下近期的渔获,与钓友分享下钓鱼心得。鱼是越钓越大,就像黝黑的肤色一样,颜色越深,钓获越大,就被人赞为大师。咱虽算不得什么大师,钓的多了,肯琢磨尝试,不断创新,还是有比较理想的收获的。
先上一个招揽一下眼球,之前都是各种长竿,各种钓法不断尝试,终未满意。鱼情时好时坏,钓鱼人的队伍也愈加庞大。在广阔纷繁的自然环境中,最是能考验一个钓鱼人的技术水准和钻研能力。
废话不多说了,自打去年入冬后,筏钓的人越老越多,装备简约,收获较大是筏钓突出的优势所在。真的遇见过几个高手,往往只拿一把短筏竿,少量鱼饵。抛投到位,静静等待,钓获无论是个头还是数量远超手竿。
我虽没有人家玩的好,也不懂观察。但是咱可以增加数量的方式增加上鱼概率。
他不是一把竿么,我一出手就是三到四把,当然也不适宜再多,再多也没什么优势了。开始是盲投,远近都有,左右开弓。结果收获寥寥。
空军惨淡多了,就得摸索经验了。真的就那么难吗?
想起曾经有一个钓鱼非常善于观察水面的,甚至是水面泛起的几个泡泡就能看出是下面有什么鱼。之前我总觉得那样观察不靠谱,后来尝试了几次,感觉好像有点门道。鲫鱼的鱼星和鲤鱼真的有很明显的差异。
比如到后来都能钓到的时候就有了经验,观察真的比盲目下竿要重要的多。很多时候去钓鱼的时间感觉并不充裕,选择第一时间找个位置先下竿。其实真正的高手,第一时间是选择钓点,没有理想的钓点,其实宁可多花时间去找。到后来甚至没有理想的钓位,几次干脆掉头回去了,如果普遍不出鱼,下竿也是枉然。
下一步详细说说找鱼,筏竿的优势就是可远可近,探钓范围是手竿无法比拟的。找到一片理想的水域的前提是,必须要有3-4团以上的鱼星再下手。遇到有风的天气,鱼星的位置是有偏差的,要找好提前量。其实就跟玩吃鸡远距离狙人一样,有风水面是流动的,等气泡浮到水面其实已经与水底的定位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例如水深在1.5-2米的情况下,3-4级风,要找鱼星往正风向60-70cm处。这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判断方法。
根据鱼星的密度和气泡产生数量决定水底鱼的数量,冬季和初春季节,鱼都是成群活动,你放心,没鱼的地方肯定是一条都没有,不要心存侥幸。反之,有鱼的地方则是成群结队,连竿上鱼。
还有,大家都在强调安全第一,我不知当说不当说,大家仅供参考吧,其实有高压线的地方鱼还是比较多的。只要高压线够高,抛竿的时候注意不要垂直打,横着抛投也是可以的,让鱼线贴着水面出去,练习几次就可以了。最不济的情况下就是损失一套线,其实单股塑料材质的鱼线是不导电的。大力马线不建议冒险。不知道是电有磁场还是什么原因,鱼儿还是比较喜欢聚集在高压线的下面。不能理解的忽略此段内容。
鲫鱼与鲤鱼鱼星的区别在于,鲤鱼的鱼星不是一直都有的,细观察,基本看它活跃的程度,一般起来就是一团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的小泡,也有时候是几个大泡,排列方式大致两种,不规则的较多,有时候呈一条线;鲫鱼鱼星大多比较分散,无规则产生,总是就是一片小泡,也不紧密,需要蹲低贴近水面观察,此时如果有偏光镜会更清楚一些。
另外,判断是否是鱼星而不是水底的沼气,需要多些耐心。沼气产生一直是固定的位置,而且排列也相对固定,鱼星多数时候并不规律。
找准了的情况下就可以抛竿了,怎么上饵怎么抛投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抛竿尽量要精准,每次误差尽量不要超过20cm范围,以红虫为例,红虫被钩子扎破产生气味可以诱鱼,需要抛竿换饵几次甚至十几次以上好不容易才养了个窝子,如果抛跑偏了,就不行了。
我一次通常是3-4把软稍筏竿。不着急,看准位置陆续抛下去,根据鱼星调整位置,逐渐找准定位。这里分享个经验,水平位置基本容易找好,就是远近距离不好把握,我每次都打远一点再往回拉,直到定位点。另外收线时要找好对岸的参照物,为下一竿找好定位。
先分享这么多,有问题大家可以评论区交流或吐槽。下面晒鱼获:
可以
还行
大石河哪段啊?田各庄空军的路过
学习了
我知道你在哪段玩的了。今年初我也钓过。没赶上鲤鱼。鲫鱼口比较快。
鲫鱼没有去年好钓
互相的
桥北
钓友您好,您的这篇帖子写得不错,要想上首页,要排版合理,图文并茂,步骤详细,内容丰富,主要是发出来的帖子能给我们广大钓友有所收获,能实实在在的帮助到广大钓友,谢谢您!我们已把此帖推为本地精华,希望您再接再厉,争取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