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位的选择
稍微有点经验的钓鱼人都知道“春钓浅滩”这句“行话”,但是在实际作钓时,可并非每个地方的“浅滩”都能带来鱼获。“春钓滩”只是钓鱼前辈们给我们指明的一个大方向,需要我们结合各种综合因素来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其实,“春钓浅滩”也必须建立在两个先决条件的基础上才行,一个是日照,另一个是水草。
春天的日照开始时,水温是从浅滩中开始慢慢升高的,鱼儿的趋温特性会游向温暖的浅水。如果没有阳光照射,可别执意钓浅滩。
浅滩里的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提供鱼儿的躲藏环境之外,对鱼儿的产卵也提供了帮助。同时,水草区域内氧气充足,食物丰富。
二、钓点的选择
“惊蛰”之后,水中的鱼儿“四处窜动”,相比冬日中净透的水质此时会变得更加浑浊,哪怕是浅滩处只有一米的水深,也往往看不清水底状态。
此时,最好在水草旁做一个窝子,等待鱼儿光临后再伺机作钓,或者,注意观察鱼星的位置,在鱼星气泡较多的地方作钓。
三、钓具的选择
“惊蛰”过后的鱼儿虽然说更加活跃,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惊吓,往往岸上的人影、树叶的飘落、空中的飞鸟都会惊扰到水中的鱼儿。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线组的搭配通常以轻盈细小为主,小钩细线小漂入水时的声响相对较小,比较有利于这个季节作钓。
四、饵料的选择
从气温上来说,三月有别于二月的寒冷,同时又没有四月的温暖,在这“不冷不热”的仲春作钓,饵料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
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鱼儿几乎处于“冬眠”的状态,仅仅靠着之前积累的脂肪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春天来临时,我想体能也差不多消耗殆尽了。
因此,一旦温度升高,鱼儿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觅食,尤其是对于荤饵的需求量更为迫切了。所以,三月作钓时,仍需以荤饵为主,到了四月,过了清明,饵料就可以慢慢转向清淡的素饵了。
五、时机的选择
春季垂钓要掌握好时机,浅滩虽然说是鱼儿喜欢嬉戏的地方,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太阳的照射。浅滩的水温在早晚时段都还是偏低的,鱼儿一般不会前往,所以,清晨或晚上不宜选钓浅滩,早晚应该选择钓草洞为主。
当日照的时间持续几小时以后,浅滩处的水温上升了,鱼儿会纷纷游向浅滩,钓草洞的效果就会相对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