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在经营鱼塘之前就做过全面的调研,记得当时很多家鱼具店的老板都劝我经营鱼塘不容易,因为钓鱼人的钱不好赚,特别是经营钓鱼场,更难赚到钱,因为传说中市面上的“鱼贼”很多。当时我很不以为然。
5年过后,才发现这一路真的是风雨飘摇走来。如今我的鱼塘经营合同已经到期,可谓功成身退,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不得不发出一声感慨:经营鱼塘真是不容易啊。可以不夸张的说,这5年来福州市面上的商业塘能够坚持经营不易主的应该就是我一家了。
据我不完全统计:
黎明老板换了4个,分别是经营药材生意的四川小高/老叶----驼背另外两人-----驼背 小余----小余 黄健---黄健
八一水库鱼塘2个,分别是方唐老板(老方 老唐)----现任任老板
主题公园老板虽然没有换,开开停停7/8回
光明港鱼塘换了6任,分别是第一任(名字忘记了)---黑弟----女人----乌弟-----军威老板---阿辉 小吴 小小吴
左海公园也换了好几个,分别是村长---连江伯---连江弟---林永峰---现任
南公园最短命,三个月就OVER
至于军威,我早就预言过,在马尾儒江他能生存下去,到福州市区来经营,半年之内必倒无疑,结果果然不幸被在下言中。
我经营的鱼塘能够有幸生存下来,首先要得益于单位有照顾,内部职工承包的租金比较低,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其次还得益于5年来十多个厚道的铁杆钓友的一贯关照,如拐脚老宋,电建老郑,海峡之声的老沈等人,在此不一一点名了,送上我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在下生意的照顾。另外还得益于自己对市场态势的准确把握,充分运用了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不盲目跟风,不管市场上开了多少家钓场,别人生意有多火,永远都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自主经营,不受他人干扰,追求了最佳的边际效益,略有盈余(赚的可是辛苦钱,良心钱)。
5年当中,有欢乐,有忧伤,还有那一丝丝的遗憾,那就是发生在我鱼塘的钓友王俊和陈德光“打架”事件,导致一对原本亲如师徒的钓友至今没有说话,这个心结不解,实在是件让人感到非常遗憾之事。我之所以在“打架”一词上加上引号,是因为我认为那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架,无非是一种对钓鱼技术探讨而发生争鸣的升级版。总之,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了,无论当时对错与否,我只是希望当事双方皆能释然,因为做为钓友,以后难免在钓鱼时还是会碰面的。[attach]301576[/attach][fly]度尽余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fly]大家可以心平气和的一起分享垂钓的乐趣 时至今日,金融危机袭卷之下,经营钓鱼场更是不易。福州市面上的商业钓场为何频频换主?根本原因就在于近年来鱼价上涨幅度过快,塘租相对来讲都比较贵,经营鱼塘基本上利润很低,个别鱼塘甚至是无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塘主只有两处出路:要么不放鱼,放在哪里死撑着,看看有哪个SB来接棒,好赚个转让费,至少不会亏损的太利害。倒下一个,而后面总是有人认为搞鱼塘会赚大钱,不怕死的接着往里跳,或者就是在钓鱼人的怂恿下去接棒,结果还是难逃倒闭的命运。如此循环不止,转让费不断增加,把原本几千或者一万的塘租恶炒到一年3/4万,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有利润?稍微一点风吹草动,鱼塘老板就撑不住了。光明港公园钓场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去年一年之内换了三个老板。当然了,最早退出的那个叫“乌俤”的最聪明,鱼塘正常经营没赚到钱,倒是死撑着从军威老板那里赚到了几万的转让费。军威老板就是受了很多“鱼贼”钓友的怂恿从马尾跑上来接棒的。市场是无情的,在无数小杂鱼的袭扰下他也难逃倒闭的命运。但是军威老板毕竟是在社会上混过的,经营几个月过后就知道自己撑不下去,及时抽身退出,好比股票大跌时忍痛“割肉”,至少是做到了及时止损,这无疑还算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实属难能可贵。现在换了阿辉去接棒。几个月过去了,不知道他经营如何。个人综合市场反映来判断,目前经营得应该是比较有压力的。另一种鱼塘老板就如八一水库/主题公园一样,好赚时候出来赚一票,不好赚就闲置在那里。 反正塘是自己第一手承包来的,塘租轻,没有转让费负担,相机而动。
5年的经营过程几乎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因为当你真正把一项爱好当做养家糊口的事业来经营地时,才会发现原来光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你原先所掌握的那些有关钓鱼的知识这时已经帮不上你的忙。5年来,几乎每年都会遇到一些新难题,其中很多问题是你所从未涉及到的,一切只能是从零开始。记得第一年,刚开始经营时,到哪里去批发鲤鱼等大型鱼类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水产批发市场有批发鱼,可是去了好几次却都没有看到鲤鱼的踪影,只有看到批发鲫鱼的。当时9167向我热情的推荐去闽侯金水湖买鲤鱼。他有一个远房的亲戚在那里经营一个鱼塘,到年终清塘时可以捉到鲤鱼。到了捉鱼那一天,9167带着我们上去了,鱼已经捉好,围在网箱中,谈妥价钱,大小土鲫加鲤鱼通杀。这时才发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去时两手空空,原先是想先看看情况再说,没想到成交后该如何解决运输的问题。当地没地方雇车,鱼已买下,退是不可能的了,只好打电话让在福州的咪咪去街上雇了一辆小货的开到金水湖把我连人带鱼接回去。那车毕竟不是专业的海鲜运输车,我们临时买了一块大地膜围成个“水箱”把鱼装上就匆匆忙忙往回走,因为没有给氧设施,加之水箱会漏点水,虽然在第一时间把鱼给拉了回来,可是还是牺牲了不少的土鲫。幸好当时临近春节,气温不高,否则如果大胆之举,有全军覆没之危险。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考虑不周,真是够蠢!再后来,多方探寻下,总算摸清了水产批发市场5号交易大厅的交易时间规律,多去几次后发现原来在批发市场可以买到活度更好,价钱更低的大鲤鱼。至此得出一个结论,再也不去鱼塘买清塘的鱼。通常买清塘的鱼必须要大小通吃,而且价钱是由塘主说了算,不象在批发市场,你口袋里有钱你就是爷,想买多少买多少,如果有幸碰上鱼市爆市,还能买到价格低的惊人的鲤鱼。我曾经买过最低价钱的鲤鱼是100斤180元,活度还相当的好。不过这已经成为我遥远记忆的一部份了,后面经营2年时间内基本没有遇上过这样的好事,通货膨胀,批发市场上鱼价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最恐怖的是08年夏天时,白鲫鱼的批发价窜到了100斤980元的历史高位.吓得我好长一段时间不敢问津。
说到举办钓鱼比赛,再闲扯几句有关网络论坛举办钓鱼比赛这类群体活动的个人见解。近年来网络很风行,论坛也很兴盛,论坛的斑主们为了能让在网上认识的兄弟们有一个现实中近距离的交流,在钓技上能互相切磋从而提高各自的钓鱼水平,增加凝聚力,提升人气,顺便打响论坛的知名度,通常都会举办一些相对大型钓鱼比赛等活动,出发点是好的,理想也是好的,可是现实却是很残酷的。这一类型的活动往往受限于组织经验、天气等因素,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招来参加者(当然只是极少数)对组织者人身攻击,甚至认为组织者举办的是赢利性质的活动,这大大伤害了组织者的心!组织者往往为寻找场地、筹措奖品等付出辛苦劳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网络上的钓友在现实社会中在经济、性格、钓技、理念等诸多方面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网友出来参加大型活动,有人求利,有人求名,更多人就是图个乐趣,众口难调,活动结束往往有意见。个人见解是搞这样的大型活动想要保证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满意是很困难的,也是很不现实的一件事。因此建议论坛每年有计划的组织一、两次即好(淡水、海水、路亚各一次)。本着自愿参加原则,活动面向大众,消费水准以大家都能接受为好。参加者也不较真,既然参加活动了就应该高高兴兴的玩,大家出来聚一聚,乐一乐就好,其它的别太往心里去。如若能有幸遇上在现实中可以深交的网友,则是人生一大幸事亦!平时还是论坛上已经能合得来的三、五钓友搞小范围的活动来得方便些。从现实来说能够长期做到小范围活动其实已经很不容易,要靠组织者劳心劳力,任劳任怨,更多的是参与者多些包容。
不知道是斑鳢不够凶猛,还是投放的时机太晚了,猖狂闹钩的小麦穗鱼没有被彻底的镇压下去。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开春后闹得更凶猛了。而这一年,股市泡沫破裂,物价指数彪升,通货膨涨来了,白鲫一开春价格就走到了7元钱一担,并且是一天一个价往上走。这种情况下再天天放鱼100斤肯定是吃不消了,即使你放了,由于小麦穗的缘故,也吸引不了多少人来。往年能够盈利的放鱼模式已经行不通了。不通则痛,让我心痛的是放了鱼有时一天也来不了一个钓鱼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拐脚老宋依然来给我捧场。虽然小鱼闹得欢,虽然依旧没有什么好收获,可是老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鼓励我想想办法继续把鱼塘好好经营下去。看来对小麦穗鱼的战斗已经到了关系我鱼塘生死存亡之际。鉴于形式的严峻,我大胆决定暂停放鱼,先把鱼塘里的小麦穗鱼治理好再说。自己动手车了一张密网眼的大扳网捞小麦穗鱼,最高纪录是2分钟一网就扳了接近3斤的小麦穗,数量多的惊人。还不能怀疑鱼的智商低下,扳网在同一个地方多扳两次就很难捉到小麦穗鱼了。一天下来,劳动强度颇大,效果却逐步下降。天气越来越热,人在阳光下多站一会就头晕目眩。看来光靠扳网这种人工作业要想从根本上清除小麦穗是行不通的。阿敏哥出了主意用药物来杀小麦穗,马上被我否定了,要知道用药消灭敌害,等小麦穗都清除了,我塘里的鱼也早就死光了。况且还难保证小麦穗不会死灰复燃。解决小麦穗问题还是要靠天敌生物才行。我决定这回治理小麦穗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行。先上网查询,得知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淡水石斑鱼肉食性的特性相当强烈,该鱼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用于清除塘中的小杂鱼效果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我鱼塘偏碱性的水里生存。就是它了,我托在厦门工作的大舅子想办法给我弄了3000尾寄直达快车送到福州来。那淡水石斑苗跟小罗非长得很象,拿来时仅仅有食指的一个指节大小。到底如何凶猛,我也不知道,于是我留下几只苗养在盆子里,又去捞了活的小麦穗鱼丢进盆子里。淡水石斑苗还真是凶猛无比,顾不上舟车劳顿,一见到小麦穗就发起了攻击。这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随后我又购买了金丝鲶鱼苗1600尾,斑鳢苗500尾投入到鱼塘当中。几路大军,合力围剿,我就不相信小麦穗鱼会变成孙猴子上天遁地。
[lz][/lz]在一起混的日子久了,东北佬早就跟我及皮筏子,胖德光等人混得烂熟,大家也一起外出去野钓、海钓过几回。个人感觉东北佬为人挺豪爽的。后来得知他确实是个医生,在鼓西路口的三先诊所承包了一间科室在经营。据他自己说还是个专治疑难杂症痛风病的专家,号称两针下去加上几贴药就能根治痛风。略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懂,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一个江湖游医嘛!对于他的真实姓名,他倒是一直显得讳莫如深,人家不愿意提及,我也就没有必要去刨根问底,直接叫他东北佬或者老张就好。毕竟人家是混江湖的,为了日后行走方便,个人留点隐私还是必要的。只是有一事我一直没搞清楚。就他那让人不敢恭维的长相,怎么就能娶到一个如花似玉年轻漂亮的老婆,两人走在一起,感觉岁数相差蛮大的,东北佬都快能赶上当人家的爸了。看来这小子确实混江湖有一手,艳福不浅啊。虽然我们对东北佬的底细略知一二了,但是我并没有打心眼里瞧不起他,大家在一起还是相处的很好。不管他在外面如何当游医行骗,在对待钓友上至少他是真诚的。这人跟我们在一起玩时从来不会使那些阴人的小手段。记得05年10月2日我鱼塘遭受“龙王”台风灾害后,是德光和东北佬在第一时间赶来帮助灾后重建工作的。东北佬只在福州呆了快一年的时间。年关将近时的一天,他打来电话向我告别,并托我一并代他向皮筏子、胖德光问声好,道个别,说是福州这个城市太小了,他要去大上海发展了。我这明眼人一听就明白了,东北佬在福州地区这么长时间按理说该骗的也都骗了,潜在的客户少了,加上福州近期加大打击游医力度,这回在福州准是呆不下去了,到了不得不转移阵地的时候了。一晃又过了4年时间。东北佬,自05年底一别我们已经好久不见了,不知你在他乡还好吗?还有没有继续钓鱼事业啊?
[lz][/lz]由于字数太多了,提示涉嫌广告嫌疑,无奈换了IP匿名发才能回复
拐脚老宋说起老宋,也算得上是福州钓鱼界的一个名人了。他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其钓鱼技术有多高,也不是因为他是瘸着脚还在钓鱼的人,而是因为老宋是个实实在在的厚道人。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跟他一起出去钓鱼的时候,他总是不争也不抢,让大家把理想的好钓位都挑完后再下竿。为了不影响同去的钓友钓鱼,他经常一个人一瘸一拐的躲到一些角落里默默去钓他的鱼。即使都没钓上鱼,而别人在狂拔,他也绝对不会把竿伸进人家的窝子里去分一杯羹。他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在参加活动,AA制分摊费用时他是从来不含糊的,做为组织者反而是要经常贴些AA制后产生的小差额。另外一点就是老宋言语之间充满幽默,出去钓鱼时冷不丁就会用福州方言编些荤段子讲给大家听,经常能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因此很多人都喜欢跟他结伴去海里钓鱼。后来因为他得了一次心梗,所幸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这之后跟他一起去下海的人就少了。打那以后,老宋钓鱼的主战场就移师到了我的鱼塘。遗憾的是,数载过去了,我至今还只是仅仅知道管他叫老宋,具体叫啥名字还真是不知道。老宋大哥如果有幸看到这段文字可不要怪罪我啊。
老宋因为在我鱼塘钓鱼,不经意间还上了一回电视呢。那是09年夏初的一个晚上,老宋来我鱼塘钓鲤鱼。那天他依然是挑了个平时无人问津的死角钓位垂钓。结果却让他误打误撞捞到了一只很大的穿山甲。一看就知道这是从餐馆里跑出来的家伙。当场有人提议杀了分肉吃,也有人提出要花5000现大洋来购买。老宋却不为所动,把穿山甲用蛇皮袋一装,也顾不上收拾鱼具,匆匆忙忙回家去了。等到夜里快12点了,老宋才返回鱼塘来收拾鱼具。我们都料想他肯定是把穿山甲拿回去卖高价了。出于好奇,很多人问他最终卖了多少钱。 “穿山甲是国家保护动物,出多少钱也不能卖,已经上次森林**去放生了。” 他的回答却让我们多少有些不相信。按照市场行情,如此大的穿山甲至少也能卖到7000元,以他的消费水准,这笔钱足够他钓两年的鱼了。直到第二天晚上,老幺打电话告诉我,在福州电视台播出的《法眼》栏目中看到老宋了。他给森林**上交了一只大穿山甲放生。这下我相信老宋所言是真的了。在外人看来老宋此举也许有点傻,但是我相信他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以上几点就是网络上有心钓友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个人经营鱼塘五载,凭个人经验认为,其中一些招数恐怕是钓鱼人充分发挥主观臆想创造性的发明出来的。且听我逐一分析。有关鱼的文章这样做部分:1、 如果按照鱼业养殖要求来做,投放入塘的鱼必须先经过隔离消毒,通常做法是用投放前用2%~3%的食盐溶液浸洗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以清除鱼体表的一些病原,避免投放后交叉感染。商业钓场因为经营性质决定了它进鱼相对比较频繁,而且投放的多是商品成鱼,这些鱼在捕捞运输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皮肤破损、鳞片脱落、鳍条开裂等情况,加之各塘口鱼可能携带的病原菌不同,因此消毒工作很重要,尤其是盛夏时节进鱼。然而很多钓友对给鱼消毒存在着误解,误解又导致了偏见,为了避免争议,很多商业塘的老板把本该重点防范的步骤给省略了,表面上看是省钱省事,实际上隐性危害很大,会使整塘的鱼都患上鱼病,严重影响鱼的吃口,甚至爆发性败血死亡。我个人倾向于每次进鱼都要消毒,经营先期也是用高锰酸钾溶液当着钓友们的面进行消毒,非议确实很多,为避免钓友反感,后改用食盐水来消毒,安全且对鱼的吃口没有影响。其实用高锰酸钾消毒效果更好,可能会影响吃口,但绝对是短期的,只要鱼体健康,不可能永远不吃食。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的话水色一眼就能够看出来,钓友有所顾忌的话可以选择放鱼后一两天再行垂钓。以后有机会我会写一篇文章用实例来说明鱼塘消毒对钓鱼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产生促进鱼吃食的作用。2、 老板请人白钓鱼的这种现象绝对有,因为商业鱼塘必须要有托在那里表演才会吸引人来垂钓,我在经营期间就不时叫阿敏哥来表演,但是不存在放鱼后让自己人先钓的问题。早上一放鱼,大家就可以一起来钓,阿敏哥钓上的鱼可以分给那些钓技差、品行好的客户。如果没有适合的分发对象,只好把鱼放回鱼塘了。3、 用针扎鱼嘴我觉得是比较属于无稽之谈的,老板哪里有那闲工夫一头一头鱼去扎。4、 消灭小杂鱼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去买什么小杂鱼来放。老板如果这么做了,就是自寻死路。再说麦穗鱼、小白条等小杂鱼不耐活,要把它们活着大批量弄回来,还是个问题
5、 钓鱼人大多都很现实,也不是傻子,只有鱼会开口,来钓鱼的人才多。聪明的老板追求的是单位时间内的客流量,单位时间内的客流量越大,越能产生效益。如果人为的控制给氧量,给鱼造成缺氧,鱼不吃口的话,那么投放这批鱼的本钱都收不回来,更别指望它们带来收益了。个人认为不吃钩的鱼放再多也起不到作用。想要有钱赚,就要让鱼能开口吃钩。6、 批发市场上的鱼来自五湖四海,加上本身不会说话,要想弄清楚出产塘的水质如何,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问卖鱼的,哪个不说自家的鱼好。塘主采购时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选择活度好的鱼。至于说臭不臭土腥味,只能是听天由命了。本人曾经买过肤色白皙的靓鲫,活度也很好,钓鱼的人回头却反映那批靓鲫很臭土腥味。至于水的文章那方面:1、 不论撒化肥还是撒大粪,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鱼塘的水变肥,浮游生物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鱼不思进食。其实现在很多鱼塘经过过时间的经营,本身水体就已经严重富营养化了,老板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了。聪明的老板倒是要考虑如何让鱼塘的水保持“鲜、嫩、肥、活”。商业性钓场要做到保持良好的水质这一点,其实很困难,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这就意味着收益要大大减少,我在经营期间尝试去努力改变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然而是心有余,力不足,最终只能草草了事。2、 对于城市中的商业鱼塘而言,基本上没有条件实施,不可能在鱼塘边打口深机井啊,如果能打口深机井,对于死水塘来讲倒是一件好事,可以定期调整水质的。打深机井花钱不少,相信大多鱼塘老板是舍不得这笔投入的。3、 因为每到盛夏时节钓罗非旺季来临时都会产生严重的偏位问题,不管从鱼塘的哪个地方放鱼,只有两个位子上罗非上的特别好。一些鱼贼就半夜三更来占据好钓位,霸着钓,招至广大钓友的强烈不满。在强广大钓友的强烈要求下,我当着钓友的面往其中的一个旺位抛撒过石块、砖头、强氯精、风油精、樟脑丸、敌百虫等物,意图把好钓位毁掉,让鱼能平均分配到各个钓位上去。然而试验的结果很让人失望,如此干扰下,天字一号位罗非依然狂拔,该咋上就咋上,丝毫没有改变。对于其它鱼种我是没有试过,对于罗非鱼,钓友们总结的下异物的手段明显是没有用处的。这也算是始终困扰我的一个难题,至今没能想出好的对策。
[attach]301577[/attach]给力
好牛的帖子 感谢LZ的分享 一个极好的人生经历
可以当做电影来拍了!
好贴~!必精~!楼主辛苦了[attach]301578[/attach]
好文章 顶你
终于转完了希望大家不要光顾着看忘记顶一下,本人也开过鱼塘,但是只经营了三个月就转让了,深知这里面的不易,看了这篇文章更是感动的不行,所以转来供大家欣赏欣赏
LZ辛苦,给力的好帖子![attach]301579[/attach]
能得到钓友的认同,我很高兴,像这样系统的长篇的钓鱼文章不多见啊
顶顶顶顶顶。[attach]301580[/attach][attach]301581[/attach][attach]301582[/attach]我还顶。好吗。
好文章,我一口气读完了!![attach]301583[/att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