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
初二的早晨,我来的比前几日早,六点半就到了,可到了河边,我用了两次的那个石砌钓位已经有人了。往南走,一位钓友阻止,让我去北头。说,南头哪哪他都打过窝了。此人正是那位甲。我笑着说,打到闸了吗?这句话比较重,不知他听懂了没?他没吱声。
走了约五十米了,又有个人说,那地方他打过窝了,好,再走。又走了约二十米,在厚厚的枯草上放下包,拿出马扎,坐下,开始连接钩线,使用落地打窝器。这人又来了,指了指打窝的标记,说,离他的窝近了。我笑了笑,说,我这里离你的窝已经十几米了,还碍你事?你倒能要多大地方,请明示?我再挪!他现在我身旁,这下无话可说,走了。
钓鱼队伍里到底钻进了多少这种“小微钓霸”?没人统计过,遇到的也不多,但今天我遇到了。
在我国古代,钓鱼本是文人雅事,武人趣事,官人逸事。垂钓,不是得意时的豪情挥洒,就是失意时的郁闷宣泄。庄子钓鱼乃遁世,姜尚钓鱼是入世。李太白要以大鼋鳖为饵,钓尽世上无义气之人,何等豪迈!柳宗元则在被贬到永州之后,在荒凉之地“独钓寒江雪,”去林间小石潭数“鱼可百许头”,何等孤独凄凉!司空曙、张志和、陆游、曹雪今芹……正是有了这些杰出人物的挥竿加盟,才使得垂钓成为了我国历史中一种流传已久的文化,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雅事。现代以来,垂钓成为了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闲适,不用为衣食奔走,提竿加入了垂钓大军。这本是好事,是物质生活水平大提高的标志之一,也养活了钓具生产售卖流通者,增加了社会就业。可是,确有不少为鱼而钓的格调平庸者,也志得意满地踅了进来。到了水边,抢地盘,丢垃圾,点野火,扔小鱼(钓到小鱼不是放归水里而是丢岸上晒死),钓到鱼大呼小叫,钓不到鱼咒天骂地……害得辉煌灿烂的垂钓文化严重褪色严重退化!
唉,不说了,扯远了,也管不了那么多,做好自己就行!
我在这棵大杨树下的草地打开包,坐上马扎,连接钩线。在没人打窝的这一段打了三个贴地窝子。然后,喝了几口茶,浏览了会儿新闻,坐等了约五十分钟,再测试水深,调漂。
陆陆续续地来人。
有个人使用了不锈钢人字形支架,顶上有滑槽,一根绳子拉着它斜伸在水里,这头插在岸上,很长的钓竿支在滑槽里,竿尾被插地不锈钢钩子勾住。这种钓鱼装备我第一次看到,应该算重型装备了吧?竿子超长,十五米都不止!打窝很远。他离我不远,也曾遭到先前赶我的那个人的驱逐,但是我佩服这位“重型钓手”,根本不鸟他。道,这是野河,不是哪家专有的!放下钓具就干!好彪悍!嫌人家离他近的人,见此情景,立马闭嘴,乖乖走人。
不过,后来,“重型钓手”钓到的鱼并不多,可能与鱼儿天暖溜边有关。午间就撤了,不过那重型装备他没撤,给了跟他一起到的老者用。像是父子。估计他也没走远,去了南头重新开张了吧?
老钓友倪主任来到了我面前。
一年没见了,互致新年祝愿。我们俩聊了起来。他打窝后过来的,他在北头,离我约六七十米。他说年前在这儿钓过几次,那时没人知道出鱼,钓者寥寥,每次他都钓个十几斤。发现此地是因了一位当地钓友在此垂钓,相互认识了,熟悉了,每次还能提前给他打窝。那人今天也来了,倪主任也去看了他,在南头芦苇丛那儿。
一个小时后开始钓鱼。
自左至右三个窝子。为了叙述方便,姑且叫它一二三号。
一号窝子没鱼,二号钓到一条。三号也没鱼咬钩。
来回巡钓。六点五十打窝,直到九点半了,一号开始出鱼。一号左右两边都有芦苇,身后有低垂的树枝,所以早来的人不到这里打窝,好像也一直没人钓过,可能我这属于首钓,所以出鱼。
钓到鱼要举着越过右边的芦苇,走到钓具包那儿收竿卸鱼,不然就挂树枝了。
钓到一条尾部扭曲的鲫鱼,约二两。有位钓友看了,说,它可能被电打了,落下了残疾。
一号窝子时不时地上一条,先钓到的比较小,一两左右,后来钓到的比较大,二两左右,还有三两左右的。两次钓双,但只得到两条。有一次上了一大一小,偏偏掉了的是大的,目测有三四两。
走水,左右来回走。河水忽而涨,忽而落。水流动时钩随之移动,移动过程中也会上鱼,不过,看漂得仔细认真,判断准确。看准了漂相,一提一个准上鱼。
二号窝子也出鱼了,一共钓到了六条,都比较大。这个窝子对着岸边的芦苇,也属于没人钓过的位置。我用长竿,又站到水里斜着打,就打到了芦苇遮挡没人钓过的地方。
早晨和上午天上布满了厚厚的云层,灰云。有风,东北风,背后是骆马湖大堤和树林,挡住了风。河水安澜,不起涟漪。
南边一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钓鱼人!像举行垂钓比赛一样,一色长竿齐刷刷伸在河里。不时有人举竿,获鱼,也有人执竿站立,长久不动。
三号没鱼,上午仅仅钓到一条两鲫,中午钓到一条大鲫,中途脱钩。
我在隔着芦苇钓一号窝子时,除夕遇到的那位甲过来了,他告诉我,他在我的三号窝子里钓到了一条约有三四两的鲫鱼。我只微笑,没理他。
午后和下午,太阳出来了,云层散去,蓝天幽远而深邃。
钓到了约三四斤,没口了。
午餐前补了一号和二号,三号没补。
倪主任又过来了,说,人太多了。不好钓了。他钓到了约二三斤。他说有个熟人给了他一个窝子,不然他来的迟无处插脚。而且,他说,人多了,必杂乱,出来钓鱼是找清净的。一会儿鞭炮声,一会儿吵闹声,哪有清净?这里不再来了。又说,下次钓鱼我带黑米给你。
倪主任从睢宁带过来一种底窝料,黑色的,私人定制品。诱鱼功能特别好!二零一九年先后给过我四袋,每袋一千克。给他钱,他不要。非常不好意思。
倪主任说,下午他要给病人做手术,提早走。我说好的,再见!倪主任是老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睢宁人,人厚道,垂钓是业余唯一爱好。钓鱼时认识的,一起钓了多次鱼。
下午的鱼不如上午好钓。
三号窝子下午钓到了三条鲫鱼。二号钓到两条,一号钓到了一条鲫鱼。
十五点,收了。
总的说,今天的鱼比昨天开口迟,与前天更不能比。钓鱼人日渐增多,获得鱼日渐减少。我想这与人的多寡关系不大,河里的鱼总比岸边的人多得以十倍数十倍计。可能与天气的影响关系甚大。明天要下雨要降温,后天最低气温跌到零下,而鱼对天气敏感。觅食摄食都受到天气风向气温等的巨大影响。
我临走时看到有两个青年点火燃烧河边的枯草。火已着了起来。我大声喊道,不要点火啊!旁边有个钓鱼人也制止他们。对他说,不能烧草,前几天有个人把这片草烧了,被人痛骂。那俩青年用水把火灭了。
钓到五斤鱼。
可以
谢谢读帖留言!
干的漂亮
谢谢!
我都在对岸钓,希望下次与大师相遇
校长厉害,初二一天我就上了4个鳑鲏
哈哈,我走了狗屎运了,那地方资源好。你在哪儿钓的?
谢谢苍月顶贴。
好啊!对岸怎么样啊?我看对岸一般都是台钓。不知鱼获怎么样?
那是什么大师哦,钓徒哦!
再钓得等到上班后星期天了
初七上班吧?周日再钓气温很高,应该好钓。
气温飙升,就两天时间,不知鱼能否适应
江苏钓鱼天堂…哎羡慕
过年钓鱼的人真多
欧克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