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一次出差的过程中,偶有一天休息,闲来无事跟着同事去河边钓鱼,同事是个钓鱼爱好者,装备随时放在车后备箱,走到哪带到那。当时借他的鱼竿,漂也不会調,挂上蚯蚓抛到水里面就胡乱开钓,不懂什么是釣目,不懂什么是調目,不懂打窝,也不懂什么是风线什么是水线。看见漂一动,顺手就提竿,竟然中了几尾鱼,那时候对鱼获毫无要求,一扎长的白条足以让人疯狂分泌多巴胺。
偶有看到旁边有些人手里一根很粗的鱼竿,线上很多大钩子,不挂饵直接抛下去,然后快速收线轮,时不时的会钩上一些鱼,个头还很大。后来明白,那就是万恶的锚鱼党。
就这样,我的钓鱼生涯开启了。后来的几个月,到处找钓点,逛论坛,微博…只要是和钓鱼人有关的,统统收藏。
慢慢的开始学习调漂,做线组,绑钩。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李大毛老师的《游钓中国》,又给钓鱼注入了强心针,让后来的钓鱼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第一季到第六季(第七季还没出),一集一集的看,翻来覆去的看,以至于后来有钓友问我,钓鱼技术跟谁学的,我说跟着师傅学的,又问我师傅是谁,脱口而出李大毛。也是因为看《游钓中国》,得知有个钓鱼人APP,就这样又认识了《钓鱼人》,看各位钓友的经验贴,学到了不少钓鱼的小技巧。跟钓友在APP互动,也让垂钓变得更加有乐趣。
7月份的时候,跟着钓友去了罗甸的钓蓬,第一次上蓬,完全没有蓬钓的概念。5.4米的鲫鱼杆配上1.0的主线,蓝鲫,九一八,速攻,外加一瓶酒米,装着就上蓬了,没下几杆就切线,随后才知道原来蓬上的鱼情这么好,上蓬三天下来,钓了三十几斤罗非鱼,虽然个体不大,但对于经常空军和白条的我来说,已经算是狂拔加爆护了。钓蓬回来的一段时间一直回味着狂拔的快感,再到附近周边野钓,都觉得提不起劲来。索性8月份和钓友又约了望谟的钓蓬,国庆节约了万峰湖的钓蓬。
回过头来觉得,还是野钓的时候更多,上蓬毕竟是少数,又开始沉下心来回归野钓,自己本来不吃鱼,鱼获多少其实已经无所谓,多在调钓,饵料,选位上进步,野钓也是可以狂拔的。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主战场变成了王二河,打鱼寨,鸭蓬,炮筒,小河,断桥,张旗堡……天热我就脱衣服光膀子,天冷我就搭帐篷生火,天气好的时候,带上儿子顺道把亲子露营的体验完成了,有时候带上媳妇来一次户外野炊,让垂钓过程中增加几分乐趣,也是一件趣事。
大毛老师说钓无定律,我觉得钓无止境,只要在钓鱼这个兴趣圈里周游,就有各种各样的垂钓问题或屏障等着去攻破,攻破的过程,我认为就是垂钓最大的乐趣。
有一天看到一张图,内容是一个牧童在河边放牛,兴致一来写了首打油诗,当作给这一年多年的垂钓一个总结。
《牧童钓翁》
牛背牧童不知世,
知世已为白发人;
邻水柳下九尺竹,
钓尽江湖梦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