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中往往是需要打窝诱鱼的,尤其是在较大的水面垂钓。如果钓钓小河沟,反而不太建议打窝,因为小鱼过多,目标鱼也往往只有鲫鱼,搓大饵就完全能够诱鱼,非要打窝,一点酒米足以。但是大水域中鱼少,讲究大重窝,窝料要足才能有更长久的诱鱼。如何打窝效果才会比较好?汇总一点钓鱼老司机的打窝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窝料的搭配之道
先说说窝料的搭配问题,首先说窝料的味型。窝料的味型也往往讲究统一,味道大差不差,并非各种味道柔和在一起就能诱更多的鱼。通常用的窝料以酒香,谷物香,发酵微酸,酸臭这几种较为常见,其中发酵类微酸类的基本都用通杀的效果。酒香,底层鱼类较为喜欢;形状上讲究粗细搭配,也可以说是虚实打窝,细分状窝料扩散的快,有更好的诱鱼效果,粗颗粒的窝料留在窝点,有比较好的留鱼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季节,小鱼多少的问题,合理的粗细搭配。如果冬季,完全可以使用全部虚窝,没有颗粒成分也是可以的;还要考虑水域静水还是流水,流水中窝料尽量使用大颗粒,否则容易被冲跑。

二、打窝技巧
打窝的最高境界是诱得来鱼,留得住鱼。水面小打小窝,勤补窝,量要少,或者干脆不打窝。水面大打重窝,除了打窝还要补窝,补窝往往比打窝还难,要在不惊吓到鱼的情况下补窝,保证窝点中始终都有食物,所以手法上需要注意。
1、见缝插针
打窝的第一个要点,尤其是在钓鲫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选择水草或者各种障碍物处作为钓点,这就需要打窝小心谨慎,用打窝器把窝料送到钓点,尽量减少对水中和水下障碍物的影响。此类钓点往往是鱼窝,更要注意响动可能会惊吓到鱼。所以钓鲫鱼,坚决不支持手抛打窝。凡是手抛打窝,你会发现发窝慢了很多。

2、特殊打窝技巧
为了打窝留鱼的效果,经常会使用一些招数,让鱼更长时间留在窝点中,这样钓到更多鱼的几率会大增。比如用纱布袋把窝料装起来打窝,经常用于钓鲫鱼;大体型的鱼类进食量大,窝料要给足,而且自然水域中杂鱼多,需要把更多的窝料留给大鱼。比如说编织袋装窝料打窝,使用大颗粒或者块状的窝料,虽然诱鱼效果可能会差点,但是可以保障持久的诱鱼效果;或者钓鲤鱼的时候窝料中掺上一些泥土,对于钓鲤鱼的时候有奇效。总之把饵料“装”起来,但是有散发着味道的打窝方法,虽然不太厚道,但是留鱼效果确实不错。

3、补窝技巧
补窝不当,会把窝点弄成死窝。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惊吓到了鱼,自然水域鱼本来就少,被吓跑的鱼怕是再也不会进窝了,所以打窝最好打够,如果补窝一定要注意方法,注意安静。第二是补窝的量太多,反而导致鱼不吃饵料了。补窝讲究的是勤补,但是量少,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诱鱼效果,尤其是在钓鲫鱼的时候。补窝的方法并非只有投窝料,麻团钓,蘸饵钓,包食钓等等钓法,都是不需要补窝的,用饵的同时就是在打窝,所以才会出现鱼越钓越多的情况。

水域大小不同,目标鱼不同,导致了窝料、打窝方法都有差距。相对于野生大鱼,鲫鱼其实算是胆子大的了。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