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老了一岁,人生苦短,开心最重要,今朝有酒今朝醉!晚上钓友请吃饭,围着炭火,吃着烤肉,喝点小酒,聊聊钓鱼,惬意的生活。
不知不觉聊天话题转到调钓的灵钝上面,双方各持己见,朋友坚持冬天钓灵好,我丝毫不做退让,坚持认为冬天钓钝好,并列举一系列佐证:冬天鱼口轻,吸食力气小,钓灵的话,钩子轻触底或者离底,鱼吸食要克服浮漂的剩余浮力比较多,不利于鱼儿吸进嘴里。同时,由于钩子悬浮或者轻触底,钩柄会被鱼嘴巴挡在外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挡口。虽然钓灵浮漂动作幅度大一下,但钩子实际上还没被完全吸进去,这时提竿,经常会出现空竿的现象。而钓钝呢?钩子是躺在水底的,一是浮漂的牵引力小,便于吸食。二是鱼儿吸食进嘴巴的深度也要大些。这是只要子线不是弯曲的太厉害,浮漂是会有小幅度的动作的,这个时候扬竿,中鱼的概率会大很多,空竿概率小。
可是朋友始终不认可,也列举了他的理由。比如钓灵浮漂会出现明显顿口,只要做到手不离竿,眼不离漂,反应迅速,是可以准确刺鱼的,等等等等……
行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各有各的钓法,又何必争个你死我活呢?话又说回来,只要有鱼,超级小白也能把鱼搞起来。
酒过三巡,家里领导提议散席,去开车了。殊不知,一上车就各种批评教育,说钓鱼把车子刮花了啊,弄得全是泥巴脏兮兮的啊,尾箱成了垃圾箱之类的……嗯,本来想反驳几句(有些划痕明明是她不小心弄的),算了,忍一时风平浪静……
世间的烦恼,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计较。
有时候,因为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 或者因为一句三观不合的言论,与别人大动肝火。到头来,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徒增了不快与烦恼。
“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一片海里”,有些人争不来,有些事不必争。道同则同行一段,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大度一些,随性一些,反而更自在。
今天刚好看了老曹做的一个水下试验,就是讲的冬天鱼口较轻的情况下钓灵还是钝好。结果子线趟底钓钝的情况下,鱼可以比较轻松的吸入鱼钩,但是浮漂没有出现明显信号钓灵鱼钩轻触底情况下,鱼在吸入鱼钩时有档口、入口较浅的情况,但是浮漂出现明显信号钓太灵空枪多钓太钝等死口结论综合一下,在调钓上应该钓个不灵不钝的平衡,鱼钩趟底子线略弯曲关键是要线组精灵巧,浮漂吃铅量放小,线组小而柔软,鱼钩小而轻,不档口的同时可以传递准确信号给浮漂观察。
重新发,前面没有标点符号。。。今天刚好看了老曹做的一个水下试验,就是讲的冬天鱼口较轻的情况下钓灵还是钝好。结果子线趟底钓钝的情况下,鱼可以比较轻松的吸入鱼钩,但是浮漂没有出现明显信号。钓灵鱼钩轻触底情况下,鱼在吸入鱼钩时有档口、入口较浅的情况,但是浮漂出现明显信号。钓太灵空枪多,而钓太钝等死口。结论综合一下,在调钓上应该钓个不灵不钝的平衡,鱼钩趟底子线略弯曲,关键是要线组精灵巧,浮漂吃铅量放小,线组小而柔软,鱼钩小而轻,不档口的同时可以传递准确信号给浮漂观察。
只是理论上的想法,实际操作还是钓无定律根据实际鱼情调整
是的,不必太较真,灵活运用
确实是,但是我一般先钓钝,再根据鱼情剪铅皮
明天走高中
卧槽,转行搞评论得了
走哦明天,请假了
调五钓五,双钩躺低?不会吧,钩重为零?不带钩调五,钓五才双钩躺低吧!
两个漂亮的小可爱,机车不错
钓灵钓钝,要看浮漂出口动作及中鱼情况而定,因素很多!只有现场决定
道理都懂还争论不休?我看是为了上精华
灵或者钝都不重要,有漂无漂也不重要,资源好才重要
不错
说的不错
调3钓2/3/4目 找最佳口 当然用红虫蚯蚓无所谓 都是死口
看到你的贝纳利进来的,在下MT
我有两点不同意见,不是浮漂越小越好,浮漂大小应该由水深决定,2米以上1克的漂就有些不合适了,下落慢,上牵引力不足,有风或流可能线都是斜的;我也看了老曹的视频,钓顿是有利于鱼吃饵,他的视频个人感觉并不完整,我比较喜欢钓顿,钓顿的漂像以顶漂为主,如果按他的视频演示,钓顿的漂像就是没有明显动作,这个和实际中的情况不符,鲫鱼吃食时会低头吸饵,吃到饵后会抬头,鲫鱼抬头勾饵重量被鱼负担,浮漂上顶(你可以网上找下鲫鱼吃饵是视频看下)。个人觉得灵与钝的选择在各自选择,在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我有两点不同意见,不是浮漂越小越好,浮漂大小应该由水深决定,2米以上1克的漂就有些不合适了,下落慢,上牵引力不足,有风或流可能线都是斜的;我也看了老曹的视频,钓顿是有利于鱼吃饵,他的视频个人感觉并不完整,我比较喜欢钓顿,钓顿的漂像以顶漂为主,如果按他的视频演示,钓顿的漂像就是没有明显动作,这个和实际中的情况不符,鲫鱼吃食时会低头吸饵,吃到饵后会抬头,鲫鱼抬头勾饵重量被鱼负担,浮漂上顶(你可以网上找下鲫鱼吃饵是视频看下)。个人觉得灵与钝的选择在各自选择,在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理论上是这样,问题是野钓情况复杂,根本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