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2020总结】野钓常空军,学习不止步

兵哥钓鱼DouYin2020-12-31 13:38:28

2020这一年,除了疫情,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每次谈到钓鱼,总会回到2019年,仿佛就在昨日!

直到11月多才开始钓鱼,至今不足10场,空军居多。以至于这个总结没有太多鱼获分享给大家。这几天受到寒潮影响,东莞也没有前几天26-27度的暴躁,大风肆虐,气温急降。

比起北方大部分地区下起大雪,东莞这边天气还算可以。看,大爷大妈在外面晒太阳,家长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小区的喷泉也仿佛告诉大家,这里远没有预报的天气那么惨。

我们钓鱼人,即使不出门,也都会在思考和钓鱼有关的那些事,这不闲着没事,鼓捣起几只经常携带的浮漂,看看它们到底在我们心中有多少分量!

有的钓友行走江湖就带一盒漂,有的钓友只带一根浮漂打遍天下,我为了方便,一般装4-6根漂在漂筒。

今天准备了4只漂,来测量它们的自重和吃铅,大家可以根据测量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市面上大家常用的就芦苇漂和纳米漂两种,所以我选取了每种2支。

上图左边两支是芦苇漂,吃铅视觉分辨出L01和L02,右边两根纳米漂,取名N01和N02。这四只漂形基本是目前冬天钓浅水1.5米以下大家常用的型号。

测量天气:室温16.5度

测量工具:

浮漂筒两支,记录A和B,里面装自来水

铅皮,剪刀,0.4号尼龙线,漂座保留底部圈,

电子秤精确0.01g

测量方法:

0.4号子线从下面拴住8字环,再穿入铅皮座,然后穿入漂座底部圆孔,漂脚插入圆孔

测量标准:

1,减铅皮至浮漂露处1-2mm,反复提拉保持一致。

2,在A管和B管,反复试验,保持一致,然后记录克重。

四支浮漂测量克重如下:

芦苇漂

L01 ---- 0.84g

L02 ---- 0.81g

纳米漂

N01 ----0.69g

N02 ----0.48g

测量以后芦苇漂读数L01数据记录如下1.79g

芦苇漂L02测量如下:

纳米漂N01测量如下图

纳米漂L02记录如下图

通过以上的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的吃铅数据:

芦苇漂

L01 ---- 吃铅1.79g

L02 ---- 吃铅0.85g

纳米漂

N01 ----吃铅1.35g

N02 ----吃铅1.27g

最后我们通过对比,记录一下两组数据,自重和吃铅如下:

自重 吃铅 吃铅比

L01 -- 0.85 -- 1.79 -- 2.11

L02 -- 0.81 -- 0.85 -- 1.05

N01 -- 0.69 -- 1.35 -- 1.96

N02 -- 0.48 -- 1.27 -- 2.65

上面数据是真实记录。看了以上数据,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在购买浮漂和使用浮漂上面有没有什么话要分享?

简单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 浮漂的漂形影响下沉和上浮速度和阻力,不影响吃铅重量。

2:浮漂的选材影响吃铅比较大,比如同是去壳芦苇L01和L02,由于粗尾和细尾和芦苇材料的对比,虽然重量相差不大,但是吃铅比可谓天壤之别!

所以大家在选择浮漂的时候不能只以为追求吃铅比最大就一定是最好最适合的浮漂,也不是最灵敏的浮漂就一定是最合适的。欢迎大家提出个人看法。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钓鱼中寻到自己的乐趣,新的一年收获多多!不光是鱼获哦!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不好意思上面纳米漂N02吃铅是1.50,吃铅比是2.17

很久以前东莞

N01吃铅是1.50g吃铅比是2.17

兵哥钓鱼DouYin

不好意思上面纳米漂N02吃铅是1.50,吃铅比是2.17

很久以前东莞

学习了

很久以前南阳

爱野钓ju

学习了

很久以前东莞

钓友你好,你的这篇贴已被推荐为本地精华,想要上首页排版合理,内容必须坚持为原创。可以写一些钓鱼过程中遇到的新鲜奇葩事;如何调漂、打窝、选钓点等;DIY浮漂、抄网杆等;自制窝料、美食等。

很久以前北京

钓鱼之家商城

钓友你好,你的这篇贴已被推荐为本地精华,想要上首页排版合理,内容必须坚持为原创。可以写一些钓鱼过程中遇到的新鲜奇葩事;如何调漂、打窝、选钓点等;DIY浮漂、抄网杆等;自制窝料、美食等。

很久以前东莞

哪有野钓的位置

很久以前东莞

有鱼不上铅都行

很久以前东莞

很久以前长沙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