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生在洞庭湖畔能让我乐渔不疲,亦或许是因为生在洞庭湖畔才因地致喜吧?不然身处鱼乡而无钓鱼之好,实在是有点暴殄天物之嫌。
然而再好的资源也禁不起人性的贪婪,在密网电捕之下,长江、洞庭湖鱼库之称已是名不符实,幸有十年禁渔之策,也算得上是亡羊补牢吧!
每年汛期,湖边水急滩浅钓位难寻,只能转战山塘水库,爬山折棘自然难免,好在幸苦之余却有山青水美为报。库钓虽水瘦鱼稀,却能渴不带饮、晴不携伞、钓不备椅,纯天然本色出钓,与自然融为一体陶醉其中。少打逛语,诗图为证:
《 浣溪沙》.无题
暑日炎天南风骤,涟涟绿镜清波稠,漂信无鱼乱点头。
独坐阴凉向潭守,十丈纶丝钓深沟,不屑虾小只等鲈。
本人!小圈子里称胆大吓死鬼,这里就夜钓怕鬼一事略述原委,希望对大家夜钓克服怕鬼的心理有所帮助。
不说欺神灭道的话,本人并不蔑视神灵并相信迷信,但为何能单独夜钓山塘穿梭于坟莹野冢之中呢?首先心中坦荡,自然神鬼不近。其次,想明白了其实夜晚的地理环境和景物与白天是一样的,变化的只是光的强弱。再就迷信角度而言,遇不遇见鬼,不是你出不出钓的问题,命中注定的事谁能逃掉呢?即使遇见了又怎么样呢?打个招呼?它也只是个没有了肉体的″人"呀!
夜行动物的声响都是再自然不过的存在:蟋蟋嗦嗦的是老鼠,嗦嗦沙沙的是蛇虫,偶尔快速窜行的是兔子或黄大仙……。夜晚的宁静、山间的薄露轻凉、抬杆时的颤抖、渔线的呜鸣,不是连猫头鹰的叫声也应该觉得动听些了吗?
夜钓讲究的是静,殊不知多少次与大鱼失之交臂却只是因为一个烟头、几声闲聊和那壮胆的咳嗽…
还记得水库边有座合葬墓,因长期水浸水退碑砖倒塌,两眼黑洞,半墓淤泥,墓前一水湾里几棵枯树横卧,二米多水深,夜间正是翘嘴黄骨鱼的觅食之地,这里便是我自留地之一。每次出钓,傍晚打窝跟墓主说声叨扰,借两块碑砖一摞便是天然座椅,就坐墓前一米左右,每次鱼获颇多,走时道声多谢,长此俩相安好。这里说一点:一个库湾的黄骨鱼一个晚上可以被钓光,下次光顾必须间隔十天以上。
都说走多了夜路总会遇见鬼,其实也遇到过无法解释的事情。今年古历六月下旬一次夜钓,时间到了晚上十点多钟,因鱼口不好决定转另一个钓点,路线熟悉只是无路可走,就着灯光凭着记忆爬坡上山,走着走着迷路了,点支烟定定神往水边走,到了水边才找到方向,这时再看时间也就走了五分钟左右,而我已经身在一公里之处的另一个山头。那一晚坐在水边钓到半夜也没想明白。第二天晚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走一次,这回没出错,两钓点相距一两百米,两分钟就到了。这里提醒一下,夜间荒草丛中走路脚下动静大点,什么蛇虫之类听到声音就会溜之大吉了。
都说窝料饵料、味型状态,野生鱼类何曾分得那样清楚?黑坑斤塘中养殖鱼类的套路,在洞庭湖里大可不必太较真。打窝聚鱼是顺从了鱼类的趋食性,聚鱼了、钓起来了、后来的鱼谁知道是个什么味?一个钓位的出鱼率主要取决于窝料是不是打在鱼道上,气味只在其次,蚯蚓中鲢鳙、草鱼,拉饵上蹶鱼的现象很多,一片水域什么食物最多才是鱼类的首选,所以,″钓无定法"才是最好的钓鱼经。
秋冬季节的洞庭湖是钓鱼人的天堂,没有了穿梭的渔船,少了漂浮发臭泛白的电工的″绝"作,洞庭湖又有了春天般的希望。
但是!仍有那一丛丛白色的垃圾,是缺少素质的钓鱼人强奸洞庭湖的证据。那弓身屈膝、锚杆翻飞的一个个身影,都是我们钓鱼人的败类留给洞庭湖的耻辱!!那一张张抛向水面的撒网,仿佛又要把洞庭湖遮在过去的阴影中!!!禁渔初期频繁出没的渔政快艇哟,如今望穿秋水也难再见倩影!!!!
虽有不和谐的现象,但较过去还是大有改观的。能保持下去实乃洞庭之幸,钓鱼人之幸。唉!说多了会坏了大家美丽的心情。还是补偿一下大家吧!
歪诗劣图附尾:
水退州宽洞庭冬,绿浪翻泛袤原空,柳林时闻仙鹤语,长杆直下龙王宫。
卧槽,我隔壁还有这种人才。
得保护起来
有我们的快艇。
好文采,顶你上首页
惭愧!惭愧!!
可惜鞭长莫及。
兄台在蓝桥一宿??
我们有好几艘哦,还有趸船。
钓界里的正经骚客,试问可比离骚?
必须顶一顶上首页,展示一下我们大岳阳的风采
100多米的邻居。
忧钓忧鱼而已。
谢谢!
钓友你好,你的这篇帖子已被推为本地精华,想要推荐首页图美,排版合理,内容亮点多,必须坚持为原创。可以写一些钓鱼过程中遇到的新鲜奇葩事;如何调漂、打窝、选钓点等;DIY浮漂、抄网杆等;自制窝料、美食等。
好文采!个人认为:夜钓山塘穿梭于坟莹野冢之中呢?改为:穿梭于…之间,更为妥当,前者听起来有点瘆得慌?不喜勿喷
一个人夜钓淡定,但有时确认慌
坐碑砖666最好还是自己带椅子好点
绝对精帖
羡慕君临洞庭湖……
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