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点位置选择
垂钓中的守和走是相辅相成的。守钓的信心来自对鱼情的正确判断,守要有信心,走要有限度,走到好钓位就应该定居下来。钓草窝时要走、守结合。水草密集,鱼也行动不便。到钓位选定一个主窝,下好饵、钓一会儿后再到别处走着钓是好钓法。特别是晚秋初冬水温不高,一个草窝往往只有那几条鱼,钓完一拨儿要等好长时间才会再来一拨儿,走钓是积极主动的进攻
二、对付杂鱼
比较好的方法是以饵避鱼法,用体积大或耐咬的钓饵垂钓,小杂鱼拿它没有办法。传统钓法大钩的钩尖上极粘且硬的一丁点儿面饵,外面用包饵能避小鱼也能钓小鱼。至于换位避杂鱼,也是个办法,不过不一定有效。小杂鱼多的塘子,可以说到处都多。还可以用大量的、优质的饵诱来大鱼,自然能赶走小杂鱼。台钓则是加大漂坠,钓钝来实现的。
三、打窝技巧
1、窝料的味型选择。
在气温高时,由于鱼儿活性较大,觅食范围较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气味,颜色,稍淡一点的窝料。如果选用谷物(玉米,小麦等)打窝的话,可以直接使用就行。
在气温低时,由于鱼儿活性较小,觅食活动范围小,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气味较为鲜艳(红,黄,白较为适宜),气味较大,腥味稍重一点的窝料。选用谷物(玉米,小麦等)的话,可以选择发酵的较为合适。
2、发窝的时间的掌握
气温的不同,发窝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在气温高的时候,一般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就会聚来鱼。而在气温低的时候,通常要一个小时以上,甚至几个小时才能有鱼进窝。所以,在气温低的时候,选择提前打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及时续窝
由于窝子里聚满了鱼,鱼儿在不断的进食着窝料,窝料必然会减少的。所以,我们想要“连竿”,就必须及时续窝才行。
个人认为,不管是何种窝料,在“发窝”的状态下都不可用手抛方式的。要么用打窝器,要么用线组带窝料。
续窝的窝量选择少打,勤打的方式比较适宜。还有,在气温低的时候,窝料每次打的要更少,因为这时的鱼儿的胃口并不大。
另外,我们在补窝的时候,可以选择把窝料补在钩饵的后方一点。因为鱼儿一般是从前面过来的,窝料的气味和颜色把它们吸引过来,第一时间会发现我们的饵料,从而增大咬钩的几率。
四、钓鱼钓上这些,钓友快搬家
如果你在野钓的时候,钓上了虾,这就可以判断在这片钓点没有什么大鱼可以钓了,也证明了你打了窝,但是却并有聚鱼,所以才会有虾子来咬钩。这就很显而易见了,换钓位吧! 同样如果钓到泥鳅,或者经常有小杂鱼咬钩,也是需要经常换钓位的,因为泥鳅是害怕大鱼的,而小杂鱼则证明这块水域没有大鱼可以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