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满一年了,习惯记录每次出钓旅程,一是记录生活,二是从中总结经验。流水帐记多了,等级也在随之升高,但与钓技并无多大关系。时间长了竟会有些素未谋面的钓友对我的流水帐感兴趣,真是不胜荣幸,万分感激。
周一例休,有钓友都记得我是半夜出钓了。但因败家室友早上约了摄影师带毛孩子去拍照耽误。毛孩子陪了我们十几年,也算是家庭成员,在它们准备驾鹤西去之前拍个照留个纪念。
下午4点到达钓点,良庆桥北岸古庙下面,传说中的空军基地。车可以停在桥下,不收费。这个钓位是我每天从桥上经过就看上很久的位置,可能因为它有棵枯树吧,夹在芦苇丛中做钓还是有点意境。这里简直就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现代版。
大师们都说冬天要钓背风,向阳,水底结构。这个钓位都满足,看上去会有大物的样子。但实际上看见之后我就犹豫了,近水透明处光秃秃,没有石头。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其实也没有选择,本来是想到老菜地去的,这个点数怕没有位置,时间也不多,跑来跑去折腾不起。就像普通打工人,根本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特别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打工的不敢轻易换工作,做生意的不敢轻易换行业...没有多余的时间,没有真正的自由。好在风景不错,还是抛两杆吧。
为图轻便只带了一根7.2的杆子,所以不敢离树根太近,一不方便抛,二怕挂底。下杆之后基本也就死心了,这个位置是一个很大的斜坡,基本可以断定是平滑的没有石头的那种大坡,窝料打下去也废了,越往树根位置越深,这种地形冬天没办法藏鱼更没办法留鱼。往外抛一点走水又很严重,按道理来说这个季节的邕江是不会大走水的。这里离船道又特别近,船来船往,川流不息,噪音大鱼儿容易收到惊吓。
所以只能抱着看风景的心态坐一会了。夕阳还是很美,令人陶醉。期间还看见一只鹰在空中捕捉到一只小鸟,那场面堪比动画大片,看得我目瞪口呆,忘记掏手机。
入夜之后若长的江堤只有一只大老鼠陪着我,它一会儿在芦苇丛中啃树根,一会儿又跑到我身后站起来看看我,像极了我们家的仓鼠。不知道什么时候江边响起了唢呐声,随着风向忽远忽近,倍感凄凉...
到8点实在坐不住了,到隔壁钓位取水清洗装备,就2分钟的功夫,回来竟发现被拖杆了,提杆已不见鱼影。年轻鱼真是不讲武德,估计也不是什么正经鱼,不值得留恋,继续收杆回家过节。
可能我与北岸无缘,在北岸钓鱼第五次了从来都没上过什么正经鱼(之前几次都在青山桥北岸),算了算了,下周还是南岸,毕竟家住南岸,鱼跟我比较熟。
钓友们下周见!
大师挥笔如挥竿
你这是玉米打窝?感觉打窝都会被冲走
惭愧...
玉米颗粒商品饵一起,全滚下去啦……
以前去过几次这钓点空军是常态……
路亚可以
这都是铁丝网
大湿写得不错哈
钓友你好,你的这篇鱼获帖被推荐为本地精华,想要推荐首页可以写一些钓鱼过程中遇到的新鲜奇葩事;如何调漂、打窝、选钓点等;DIY浮漂、抄网杆等;自制窝料、美食等,内容亮点多且坚持为原创。
每次看文章就像和你一起去钓了一样
礼拜一凌晨约不约
对面鱼多
周一在对面,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