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都2020年12月2号了,天寒地冻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事儿让我有一些不开心,中午干活回家的路上正好经过河边,停下车,去河边走走吧,让风吹吹脸……
车停在麦钟桥附近,准备沿着河边走路一直到颐和园南门。
一看见水,心情好了一些,顺便看看河边有没有人钓鱼,走着走着,居然真的有一个人在钓鱼,瞧着挺眼熟的,到了跟前:原来是去年7月份认识到的一位老师傅,不知道贵姓,记得去年7月份在颐和园南门下边,就看见他在钓鱼,而且钓得特别好,我看周围钓友都没比他钓得多,又是白条又是鲫鱼的,不一会儿就上10多条,去年去看他钓鱼好几回,正是因为他钓鱼钓得多,我才想钓鱼,从那开始我也是一有时间就拿把短竿去河边学钓鱼——今天又看见他,太好了!
他就在长河湾码头附近,桥这儿,老师傅正在绑红虫作钓,他不习惯带鱼护,就带一个桶装鱼用,而且是钓上的鱼儿一般都放生,或者送人。我走过去看了看桶里,有鱼:
不空军就很厉害了,他是长竿短线作钓,15米左右的长竿,定点打窝,看了鱼之后,我拍了拍他肩膀说“师傅,不错啊!钓了好几条了”师傅抬头看了我,不认识我,我戴着帽子,太冷了我也不摘,师傅说“反正不空军,我一般不空军……你不钓?”我说我不钓,干活回来,路过河边顺便走走,我说“去年7月份您在颐和园南边那儿钓鱼,钓得挺多的啊……”我这么一说他终于想起我了,我说“今年都没看见您出来钓鱼啊?”他说“来!我每天都来,你没看见我……”他说他都是在河东钓,我呢都是在河西面钓,所以没碰见,正聊着,浮漂被挺上来2、3目,我说“快!鱼!师傅”,他轻轻一提,我看到竿尖往下,知道中鱼了:
果然是一条鲫鱼,他熟练的操作,3号袖钩直接提上来。
师傅嘴里一直说“跑不了……跑不了……”,鱼上来的时候,有一把钩有点弯了,师傅准备换一把2号袖钩,之前两把都是3号袖钩。看见他自己用手绑2号袖钩,挺佩服的,70岁了,手都不抖,眼睛还挺好,非常熟练的快速的绑好钩,又把红虫用细线绑好,然后绑在钩上接着钓
聊着聊着,他问我什么称呼,他说他姓张,他说“你明年过来,我教你怎么钓,保证你上鱼”,我说那太好了,那我先谢谢张师傅了……正说着,浮漂又有动作,上挺两目,他一提竿,“有了!”他嘴里说“这个不小!”我一看,确实还行:
我赶忙拿手机出来拍一下录像,一会儿帮他抄鱼,正小心翼翼拖到岸边,我们都看清了是条鲤鱼,估计2斤吧,这时脱钩了,鱼儿跑了,我拍了大腿,说是不是钩小了或者子线断了,他刚开始也一脸疑惑,然后说“钩没断……跑就跑呗,谁还不跑鱼,对不对……跑了咱再钓……”结果发现,这条鲤鱼吃的是他刚换的2号袖钩,但是钩子完好,子线也完好,然后师傅说了“没钩牢,鱼没喝进去,就叼虫的边……”我说一会儿它还会上的……
师傅没有换钩,重新绑好红虫继续作钓,我跟师傅说,我往前走走,您接着钓吧……
一路上风景不错,但真的是冷了,树叶快落光了。
我一直沿着河东往北走,走到颐和园南门桥上再回来,争取走10000步!就这一路除了看见张师傅钓鱼,还有一位在颐和园南门桥西面船停靠的码头那儿,只看见他的鱼护下了,也不知道上不上鱼。
我在颐和园南门桥上拍了几张图片,逗留一下,然后再原路返回:
游泳的大爷大妈依然不减,厉害厉害!
再原路返回,慢慢溜达,到达张师傅那个钓点,估计又得要1个多小时了。
走了12000步左右,回到了张师傅钓点这儿,正好看见他钓上个拐子(鲤鱼),还可以,估计有3斤重吧,周围围了好几个人,有人帮忙拿抄网抄鱼,有人往桶里多加点水……
张师傅人缘好,自然大家都愿意帮他,我也挺幸运的,认识这么一位钓鱼高手!以后可以从他身上多学点钓鱼技巧。
今天心情本来不太好,但是到河边走了走,让风吹了吹脸,清醒了许多,静静的走着想着事儿,挺好的,意外的是却又偶遇张师傅,真是惊喜!聊着聊着就把不顺心的烦心事抛到了九霄云外,聊着聊着就长了很多钓鱼知识。
看来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到河边走走,也许能解决烦恼……
谢谢静静流淌的昆玉河!多谢张师傅!
路过
就是,散心散心的嘛,溜溜,空气好,心情自然舒畅
好地方
好样的
技术不错
厉害了
散心散心,散散步心情就好了
这老师傅是高手!
太冷了
钓鱼也是一种修行
嗯是啊
呵呵,没错
可以
张师傅还跟我说过他的窝料秘诀,现在想有这鱼获都是打隔夜窝。。张师傅耳朵有点聋,说话要大声点
张师傅,钓鱼老前辈
回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