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成品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这次买了0.8玻纤漂尾,0.8的碳素漂脚,然后让老板送了两根内径0.8外径1.2的漂尾加粗目,因为决定利用漂尾加粗目对接漂尾漂脚
说干就干,首先切小段加粗目,个人觉得长度要小于或等于漂身长度,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所以我取了3厘米,然后剪取漂尾漂脚都是20厘米长,稍微打磨一下,然后蘸取502胶水,插入漂尾加粗目内,如下图
502用的是这种2元的,因为附近店里只有这种,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然后切了三段芦苇,好吧纠正一下,是巴茅,后面都叫做芦苇吧
然后在砂纸上磨平切口
用锋利的刀子一点一点削掉外壳,一般我一刀只削3毫米左右的外皮,以保证外皮去净的同时也能保证得到此段芦苇最大外径
然后找准中心点,慢慢转动着芦苇插入钢丝
好吧,我承认我又败了根乌钢棒,原因是想试试这和雨伞上的钢丝有啥区别,也是0.8直径的16厘米长,和漂尾漂脚在一家买的,忘记让老板磨尖,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愿意帮忙磨尖,到了才发现,刚开始妄想着自己能用砂纸磨出来,好吧,在砂纸上磨穿了几个洞后,是砂纸破洞了,不是钢棒穿洞了,钢棒还好好的,于是怎么办呢,上班在机修房看见有电动砂轮机,于是带过去准备自己开动机器磨,机修师傅抢了过去开始帮我磨,因为怕我不当操作受了伤,毕竟这样的大功率电动机器还是很危险的,两分钟后,师傅说,你这是啥,怎么磨了半天没反应啊,也不冒火花,好吧,师傅最后还是耐着性子慢慢继续帮我磨,十几分钟后终于还是磨得漂尾有些尖了,实在是不好意思继续耽误他的上班时间,经过此事,我总算见识到了乌钢棒的厉害之处了。
接着把棒子夹到夹头上,马达开起来,风扇转起来,砂纸摇起来,打磨下来的粉末就像烟雾一样被吸入了风扇里面,说明这个吸尘装置还是很有用处的
耐心打磨成型,做自己喜欢的形状
处理好对接好的漂尾漂脚对接处多余的502胶水,加粗目边上磨好过度,从乌钢棒上取下打磨好的漂身,插入漂脚漂尾
插好后检查同心度,适当调整
称下并记录好重量
滴胶按比例搅拌均匀后淋到漂身,然后切块泡沫插入漂尾后放进纸箱中等待固化,这天气冷了固化时间会变长,没办法,没有加热装置前还是只能耐心等待吧
第一遍滴胶完全固化后,上车先用2000目水磨,再用5000目水磨,尽量磨到位,磨得好了后面第二遍滴胶固化后出的光面更平整光滑
然后在车上调慢电机画尾
装到浮漂管里先假装一下
滴胶按重量3:1调好,总共调了4克滴胶,加入3滴大红色精,搅拌均匀,静置20分钟左右消泡,温度低时可以温水隔水加热,这样可以加快消泡,水温40度左右就可以了,不要太高,温度过高滴胶还没抹到漂上就固化了,抹的时候用小勺子一点一点淋到漂身后勺背慢慢抹,快了会形成气泡,导致最后胶面突出的点,完了之后再仔细检查是否还有小气泡,有的话用小勺子把气泡刮掉
然后装入密闭纸箱
多余的滴胶再倒入模具做点小玩意
然后关上纸箱后等待固化速度,同时清理所使用的工具,用纸巾擦干净就可以了,水是洗不掉滴胶的,不搽干净等滴胶固化了这些工具就报废了,此条土豪忽略
等待完全固化后就这样了
啥都没有测,其实是因为还没有完全干透,但是赶着要回去了,所以用了点泡沫固定漂尾漂脚放入装漂的管子里面,明天一早就回去,因为后天是表弟大喜之日,漂身做成红色是图个喜庆,祝愿表弟新婚快乐,早生贵子,大鲫大鲤。
也祝各位钓友大鲫大鲤!
打卡
这个就牛皮了
一般般,没学多久
加粗的材料不用买!幼儿园小朋友计数的那种小棒!空心的!红黄白三色!很轻很好用!
这个好,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不过我也没买,让老板送了两根
你那手机无宝搜
搜硬质塑料管见过。太粗了,不如空心尾硬细。一支尾做5支。
没写怎么分别线组呢。总在原地踏步。
什么分别线组?不明白
继续原地踏步啦,没精力了,热情怕是被磨光了
飘亮
难道你这两个不做线组?十根八根的那记的谁对谁。不都用个号写线盘上。难道写无名红漂线多长,几号。吃铅几何。一个无名,二个无名。乱了套了。赶快写个标。
这两个送人的,不用连线组也送三
这两个送人的,不用连线组也送三
这个漂尾一定要用电机画吗?
不一定,但是漂床上画的更好,其他能带动浮漂转动的也可以
牛逼
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