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有机会路过下图这里,就顺带弄两根回来,现在这里已经被我糟蹋完了,粗细长短都不均匀,无奈此处资源不多,留下的狼藉我都不好意思拍照了
这处资源采集完就留下这点,由于采集时间差距,有的稍微有点干了,有的还非常新鲜,提醒大家采集时注意安全,带上手套,不然叶子定会让你好看,因为它们都是带锯齿形状的,非常锋利,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现在伤口还没痊愈呢
以上主要用于去壳滴胶芦苇漂,在老家采的已经败完了,第一次买的10根1.2毫米直径玻纤漂尾已经用完了,第二次买的就这几天到货,吸取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买了0.8的,同时买了0.8毫米的碳素纤维漂脚,还让老板送了两跟内径0.8外径1.2的加粗尾,一是可以加粗漂尾避免远了看不清,二是想尝试一下漂尾漂脚对接,想过像大师们一样去磨漂尾漂脚后对接,奈何工具不趁手手也比较笨,做出来对接不好总是歪的,所以试试大师们另外的方法,细管对接后磨光滑了再插入漂身,应该可以有理想的效果
上面这处已经看好,就等着有机会去糟蹋了它们。
下面三张是第一遍滴胶后上车水磨后的效果,还没磨好,效果不太理想,还有小坑,还要继续努力
下面这个是第一遍滴胶后还没水磨的,也不知道这次做好后会是什么效果
期待能有满意的成品吧,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能动手造起来的也别等待了,造起来,你一定比我做的好!
每一次的路过都是专程路过,每一次的打酱油都是精心的预谋
东风渠边上多的很 我都只采老芦新的懒得凉晒 大多还是天然霉狄 色都不用上
算不上漂亮,这次没整好
丛中太多带刺藤蔓,上次仔细搜寻,幸得一根往年干枯的,第三张图下面那几节就是,奈何内絮有些朽掉了,做带壳还好,去壳的话很难磨,太软,稍微不注意就报废了
要想去壳强度达到!漆水必须加厚!然后重量自然就上去了!所以!这貌似是个死循环!。。。。
下开水锅汆。
不会太重的,强度也能保证
煮盐吗
不需要,正常漆水就可以!漆的强度是个定值,不会因为厚度而有很大变化
牛啊
照你这么说去壳羽毛,纳米,高梁竿芭木都不卖了,光卖带壳的。还漆水必须加厚。你剥个纳米的看看有多厚。只能说你油漆坑中没爬出来。烦你上度娘搜搜,环氧树酯百科,还有滴胶工艺。人不懂不怕,但必须学习,所谓眼过干遍,不如手过一遍。现在问你。你手机壳坏过没。手机用坏了壳都不坏。你说做个漂能坏吗。下回没做的材料不要瞎说。这么多天了连个4元一组的滴胶都不肯试,连个上进心都没得。还D个么意思。
说的好象你多懂一样,鸭爪精大湿又来大放厥词了?油漆你连做都做不好又拿着你那大脸撅着你那臭嘴来瞎说八道了?然后美其名曰那是个坑鸭爪爪绝对不进坑还有啥小伎俩?玩滴胶就老实玩你的滴胶,别到处不懂装懂!别不服,不服你就做一个
这要求有点高!去壳的芦苇漂精大湿真真做不出来啊,前题啊得是个漂啊
一个傻冒,还在忽悠油漆,环氧树脂清漆,环氧地坪漆,连鱼竿也是环氧树脂弄的,滴胶是提纯的树脂。还做漂。纯手D的都比你拿校长的漂上所谓的作品强百倍,他那个小印章出卖了你。要么诚认是代工,要么是诚认就是大佬,你二选一吧。你玩啥呢,玩人你还嫩点。忽悠小白还差不多。做你个大头鬼,搞得去壳谁没玩过似的,去壳加同心防爆管,外加硬化剂,一支用个三五年是不可能坏的。硬化剂我早说过。怕你也怕花钱没试吧。你没看吗。同心防爆管己是纳米必备之技了,不信商城里看。我可是第一人提这名词的。请问你贡献了浮漂什么技术呢,那个616还抢专利呢,人家现在收专利费发财了。
还行,还不怎么行
我用不锈钢毛细管对接脚尾,滴胶针管用火机烧掉底座就可以用,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没得这个材料,身边也没有可以利用的这么细的毛细管
杀青懂吗?荻还有活性。汆下你再看那色?妙不可言
皮上的颜色吗?等会煮两根试试
煮几分钟,开水下锅吗
兄弟发一帖可好,我只知打针的细针尖,难道用打猪的针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