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是深秋,又到了长竿短线上板鲫的时节。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把窝料备起来很关键。
我用的材料如下:
中药酒、高度曲酒、碎米、玉米碴、小米、蜂蜜、Vb2、麝香粉
首先当然是主料之一的药酒,我用的是传统配方“六君子”,材料在电商平台也很容易找到现成的。以泡制一斤药酒为例,具体用量见下图。
为确保药效,夏季至少泡半个月,冬季起码一个半月。当然,按照咱们日常泡制养生药酒的说法,自然是越久越好。我手里这瓶是去年冬天泡的,快一年了。
最、最、最重要的主料准备妥当,后面就相对简单了。首先是粮食,出于性价比的考虑,我用了碎大米、玉米碴、小米,比例是2:1:1。
以一斤窝料为例(下同,不再赘述),250克碎米,125玉米碴、125克小米。混合后下锅,小火炒制,去掉多余水分,利于吸收药、酒等其他材料。
炒到何种程度呢?如果炒过头了,就成炒米了……要说香味有点抽象了,各人感觉也不同。
个人经验是,当碎米开始由半透明变得发白,就可以出锅了,相对直观许多,容易掌握。
这头把炒好的粮食盛起放凉,那头可以开始准备药酒。
都说要纯粮曲酒,那就顺便再给朋友们做个科普。
我去买酒时也顺便拍了两张照片,比较起来应该同样更直观一些。
Ok,回到正题。
首先是稀释药酒,泡好的药酒和高度曲酒按照1:4的比例混合。比如一斤窝料用酒100ml,其中药酒20毫升,曲酒80ml。
然后加入麝香粉一包,蜂蜜20克、Vb2约10片,静置5分钟后充分搅拌均匀。
为何要静置5分钟呢?其实原因很简单:Vb2几乎不溶于水,但却易溶于酒精,所以根本不需要费事提前碾碎,扔酒里五分钟自然就化开了。
另外强调的一点,老手可以无视,搅拌时手套是必须的。市面上这些个小药,甭管红的还是黄的,一旦弄到手上,无论是颜色还是气味,一时半会都很难去掉。
这头药酒准备停当,那头粮食也放凉了,开始装瓶。饮料瓶改简易小漏斗,口径完美匹配,方便又好用。
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嘛,就是上下左右、颠来倒去,各种换姿势,一定要让每粒米都享受到……
怀疑我在开车?嗯……可是你们没有证据
经过两天漫长的等待,终于可以使用了。打开瓶盖,一股麝香、酒香、药香混合的味道,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自然且不刺鼻。
据说按照惯例,最后必须是对应的鱼获镇楼。
也祝各位钓友在即将来临的冬季,多上大板,手瘾、嘴瘾全过足……
可以
学习了
钓友你好,你这篇帖子写的非常好,已被推荐位本地精华,加油,再接再厉
多谢
学习了厉害啊
我也是江苏的
药酒用量问题,,为啥有些帖子1斤米加2两药酒,,有些加10-20毫升药酒,,差距这么大?新手如何掌握?
应该是不同配方、不同药材用量不同,所以泡制出的药酒浓度不同。如果浓度太高却不稀释,味道太冲,会导致死窝。而如果泡制的药酒本来浓度就低,自然只需要稍稍稀释,甚至不用稀释了
按照你说的,买了药酒来泡。。正在泡制中。
你这个中药泡多少酒?
一般是一斤米半斤曲酒半斤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