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野钓也有五六年了,从一开始的一包蓝鲫一包烟,一个马扎坐一天,到现在汽车后备箱装的满满的,饵料十几种,窝料十几斤,都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这么多精力捯饬这些的,平时总说自己累,可一听说去钓鱼比谁跑的都快,家人让帮忙干点活总说自己累,没时间,后来发现鱼钩自己绑的,蚯蚓自己养的又肥又壮,窝料自己做,自己很少给自己的脸做保养,但是杆子保养起来比女人化妆还认真,连媳妇都羡慕吧,怎么说呢,这就是爱好,每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自己最放松的时候,不好意思,废话又开始了,开始主题吧
窝料从开始买酒米,买老谭的玉米,再到天元的,化氏的等等,效果不是没有,总感觉哪里少点什么,再说花的钱也多,经费有限,能省就省吧(说这话啪啪打脸啊),下面就说说,有不足的大家可以提出来(最好别提,打击我的信心)
这次说说酒米,酒米大家应该是用的比较普遍的,大多都是买的成品,自从自己做了两次后就一直自己动手了,效果不比成品差,应该还要好很多。
主配料:小米2斤,小粒的玉米碴子2斤,大米(碎米就可以)1斤。
小药:西部风小药90ml 3瓶,西部风牛B红鲫300ml 1瓶,西部风牛B红鲫粉18克 3包,麝香粉10克3包,西部风钓鱼精12克3包,西部风鱼味精(鲫)30克3包,维生素B2 25克左右。
配料:蜂蜜100克,曲酒大约500ml,我一般喜欢窝料稍微干一点,所以放300到400就差不多了,最后是50毫升中药酒(这个下面会告诉大家配料)
首先把小米玉米碴子和大米分别开小火炒制,小米本身是黄色的,要炒到渐渐发白,发出香味来,就差不多了,玉米碴子也一样,这两种因为个体差不多大,如果量少可以一同炒制,但是最好别图省事,分开炒制可以更好的均匀受热,大米必须单独炒制,因为个体大,不分开炒制会出现小米和玉米碴子炒糊锅。大米炒制到从透明变成白色不透明,香味散发出来就可以了,放到凉快点的地方让它降温。
找一个大一点的广口瓶(最少1000ml),在准备一个大一些的桶(容量最少装七斤的),先把曲酒倒入广口瓶,然后放入蜂蜜,摇匀后再加入所有粉状小药和B2,一边放一边摇匀,不然后期粉状小药会有疙瘩,会很费事,最后加入水状小药,再次摇匀,放到一边待用。
当小米玉米碴子大米的温度降到不烫手的时候分别倒入大桶里面摇匀(装桶前如果怕里面有水可以用100ml酒涮一下,消毒杀菌!),再加入调好的小药酒,快速摇晃,直到摇匀就可以了。有些钓友会问为什么不等到全部放凉后在装桶,因为它们有余温的时候最容易快速的吸收小药,让酒米入味更深些。还有就是为什么不找个盆子把小药和米搅拌均匀在装桶呢,这个为了啥呢,让我想想,哦,想到了,为了偷懒为了少刷一个盆子
一切完成后封盖保存,刚开始每隔半小时或者一小时摇晃一次,让酒米更均匀吸收到药酒,放心,最多两三次就可以了。放置三五天就可以用,储存时间可以很久很久,我泡制的酒米去年11月的现在效果还是棒棒哒,效果依然不错,只是每次用的时候找个小一点的瓶子分装一下,尽量不要经常打开酒米的桶,以防变质,每次用的时候用打窝器定点打窝就可以,也可以适量加一些粉饵一起打窝,每隔5至6小时补窝一次
最后是中药酒,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六君子,不过是自己专门去药店买的,尤其是阿魏,虽然贵些,但是效果不错,二斤半酒用量基本是中药每样30克,阿魏我放的多点,25克左右,但是效果怎么说呢,第一次泡到两个月的时候倒出来一斤左右,然后又加了一斤新酒进去,感觉效果还是第二次的效果更好一些,可能第一次的浓度有些高了,再加上用量多了所以有几次可能是死窝了,后来把用量降到一斤窝料15毫升到20毫升就没事了。这个还是要自己实验才可以得到最终的用量。所以大家最好还是不要把药酒直接加到大桶的窝料里,但是可以加到你每次分装的小瓶子里面,这样最保险一些。其实不加药酒也可以,感觉就是聚鱼慢一点,同一个钓点大约也就相差半个小时左右,个体基本差不多。
时间到,就这样吧,最后强调一下,地域不同,可能窝料的效果也有差异,可以交流,但是万一没效果可千万别来找我
最后鱼获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