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未初冬,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当冷空气到达前一天和当天,钓友都知道这时鱼最好钓,主要是鱼吃口大,上钩率高,苐二天尽管寒冷,但此时乃有鱼口存在,只是比昨天要少一半以上,有的地方只有四分之一的鱼获。
第三天能钓上1一2条属于不错的,之后鱼的不应期出现,又过几天,待气温稳定后,鱼有几天出现吃钩轻微,基本上不咬钩的现象。
笔者多次和搭挡在河边实地探研,终于发觉秋未初冬轻口鱼现象普遍存在,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化解和使轻口鱼上钩呢?
老马告诉我,通常遇到轻口鱼,用细线小钩,小漂,挂红虫,才能适合此时的鱼情,用0,4子线不档口,当鱼轻吸一口时,柔软的子线立即入口,尽管天冷鱼活性不足,只要轻微吸入,小漂就立刻有半目的浮动,及时提竿,必中鱼口。
鱼钩里,袖钩是首选,原因是袖钩轻,易挂红虫,钓二两鲫鱼用2一3号袖比较好,鲫鱼也容易吸入口中。
秋未初冬,鲫鱼进食动作轻微,开口小,鱼钩尽量小一些,这样容易击中要害。
在水深1,5米一2米的水深处,用长竿短线下酒米,使用吃铅1克左右的小漂,主线1号线,子线0,4,2号袖挂4一5条用红线捆绑住红虫挂钩,如果用皮筋捆绑,往往引起鱼的警觉,造成不吃钩现象。
用长竿短线另一个好处是,当你下酒米时,肯定记好窝点的位置,垂钓时长竿短线移向窝点慢慢下水,使钓饵能够精准地落在窝点中央,初冬鱼的活动范围小,在窝点周围才有鱼会停留。
有钓友提出,用细线小钩虽好,但碰到大鲫鱼和鲤鱼,往往造成损钩拆线,空喜欢一场。
顺便讲一下,细线小钩碰到大鱼如何应对,一般来讲大鱼的出现的它是有预兆的。下面上鱼过程将徉细述说。
早上,先用单钩挂一条红虫下水,沉入底部时,见标尾猛然上升,提竿一条串条。
串条用0,4子线,1号袖钩,单线单钩,钩子小适合一串条口小的特点,挂一条红虫,使串条吸入顺畅。
水面风很小,在窝点上方很少有鱼星出现,而串条的鱼星非常小,眼差的根本看不清。
正想着,见有二颗一大一小的鲫鱼鱼星翻出水面,立即将快速别针上的单钩換下,挂上早己准备好的双钩,上钩挂好红虫,通常每个钩挂4一5条红虫。下钩挂半根红蚯蚓。
当钓线移向窝点慢慢下水,一直活跃的串条见鲫鱼进入纷纷躲避,而先入窝点的鱼见到挂着活络的红蚯蚓在蠕动,顿时觉得味口大开,轻微地张开嘴嗅了一下,柔软的细线小钩,迅速被吸入口内,小立标晃悠一下,上半目,立即提竿钓钩击中鱼嘴边缘带骨处,任你挣扎也无法逃脱。
加好新鲜虫饵再下水,稍加拉动感觉挂到一条,拉出水面是一条二两鲫鱼,转身飞鱼上岸。
见水面鱼星在增多,旁边相隔不远的垂钓者,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真奇怪,有鱼星,却不吃钩,我提醒一下对方,可能子线太粗,碰到轻口鱼,立标反应迟纯造成,可惜他自持清高,并没有重视。
见标尾慢慢的下半目,没等上升提竿又一条二两鲫鱼。
时间真快,又连竿几条鲫鱼,见窝点上方漂来密集小气泡,这是鲤鱼鱼星,马上再一次換下0,4子线,換上0,8子线,底钩7号丸世挂蚯蚓,上钩捆绑十来条红虫。
慢慢下水,见鱼星已停留在窝点里,轻微地逗一下,没动静,只能持竿一耐心等待,约有二分钟,见标尾猛然上升半目提竿钓线颤抖,心中一阵狂喜,见竿梢头猛地点一下,又一下,一条大货,双手紧握竿尾,慢慢上提,鱼此时方请醒,感觉不对劲,逃生的愿望使鱼用尽全力带着钓线,向河中心狂奔,放线让鱼消耗殆尽力量,再收一下线,松松紧紧,将鱼遛的精疲力竭,再收线靠边,右手持竿,左手操网入护。
一条大鲫,它是被挂到嘴角多肉处被俘获的。
总结,初冬,鱼吃钩轻微,用细线小钩小漂,识别鱼星,及时调換子线,(用快速别针效果好,速度快,使轻口鱼不断入护。
到8点30分,鱼口消失,收竿,留大放小,将小鲫鱼全部倒入河中放生。
最后祝广大钓友垂钓快乐,祝平台生意兴隆越办越好,谢谢观帖。
好贴!实战十技术,
学习
你分享了这么多经验,我就是没见到过鱼星,无从实践你后面的经验
皮皮哥进步了,脑子灵咯
都是大兄弟上次提醒一下,谢谢鼓励支持谢谢
谢谢观帖支持
谢谢观帖谢谢支持
你多观察垂钓处,如窝点上方有小气泡出现,这就是鱼星,慢慢来,时间长了会明白的,谢谢观帖。
好贴
请问楼主,上钩挂红虫,下钩挂蚯蚓,和上下钩都挂红虫,实战中有啥区别
留大放小是重点,
是的小何,你也是留大放小的
没有大的区别,下钩挂蚯蚓鲤鱼易上钩,和大鲫喜食。
谢鼓励谢谢
学习了!
大师,帮忙分析下这周六,小降温,但是有西北风鱼口会不会有影响
知道了,谢谢指导
有多轻
对仁兄为娱不为鱼留大放小,一惯的放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