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程山水,你是我到不了的故乡;
不管是山高水阔,亦或是秋上的江南,终究是水月镜花,随水成尘。
伴随着佳节的尾声,
突然的变天,深秋已在跟前,
吾知谁在言,今晚谁来战,钓瘾突然翻,
已是十点半,谁战龟花山。恐怕只有俺。
鹏城钓友都太难,没有狂口的鱼塘,
没有舒心的场,数十万的粤军,齐奔淡惠广,
钓鱼难,难在鹏城边啊……
置身渔门外,寄情山水间,
车在莲花山,转转又归山,流霞鸟未眠,
杂草平目涧,幽然近桥底,恍入步桃源。
(严格来说应该叫龟花山)因为……你……懂的
一别龟花山已有半年之余,今又提杆归林,路已陌生难辨,转转悠悠到达钓位已是晚上11点半左右。
作钓细结:
时间:10月7日凌晨,
天气:晴天多云。
温度:23度。气压:890h pa。
风向: 东北风3级。
地点:东莞莲花山水库
人物:龟神战队队长和好友小刘,
队长5.4杆,3+0.3大力马线组9号海夕钩,
3克的细尾夜光漂调1钓2,
酒米一瓶做窝,主攻鲫鱼
饵料,鲫鱼套餐45%配大鲫终结者60%
小刘,5.4杆3+1.2,3克粗尾夜光漂调6钓二,饵料不详,老谭玉米一袋做窝,
一路急行军,到达战场,空荡荡的钓位,忙忙碌碌回去钓友。
一问:风大,没口,这……
是顺听好言相告,调头回去,
还是稳坐划尖与友戏鱼,当然我们选择后者,安营扎寨,捣鼓窝料,
开饵,支杆,调漂,找底,一气呵成,长枪短炮就这么拉开阵势。
腾不出闲情逸致看秀丽山河,波光粼粼的湖面、心似旖旎,涟漪汾桥,夜色添香。
一切准备就绪,率先抛饵开钓,小刘问有口没有,我说我的目标只要两斤,不敢多求,他笑了……
浮漂一点一点顶漂一点一点阴下去,这也算是口吧,保持着一分钟左右提杆换饵,终于在第七杆的时候来了个很干脆的顶漂七八目,犹豫了一下,突然下顿,提杆。
天籁般的呼呼呼声,瞬间打破了一旁小刘,扛过了第一回合的冲击顺手倒杆弓回来,回头看,小刘急忙组装操网,助我一臂之力,一尾两斤多点鲶鱼成功入护,喜出望外拍照留群。
一旁的钓友见装也搬过来碰碰运气,入上图大师,持续的重窝加拉饵的频率,也顶不住清道夫的留恋光顾,偶有零星几口却是白条梦游,最终匆匆收场离去。
剩下孤独我俩注视着浮漂的每一个微小动作,突然,浮漂顶起来三四目又慢慢的划着向前走,这口,不能惯着了,提杆,
杆的尽头有如洪荒之力向前要线,急忙弯腰前一步顺势倒杆,左手立马摆杆后摇,稳下阵势小刘过来操入护中,两斤多大非很不服气的样子看着我,哈哈!
换支3.5克吃铅的夜光漂从新调漂续战,小目标已经完成了心生喜气,这样好抛杆得多,一旁的小刘口轻难耐,持续的抛竿终于迎来了三三两的巴掌非,见他气急之下半袋老谭玉米下去。
顿感不对,回头见浮漂突然黑漂不见,忙于提杆溜有三五秒脱钩逃之,立马换副0.6大力马配的10号海夕钩在抛饵观漂,上顶一目又开始黑漂扬杆中鱼,3+0.6的大力马在手中,请原谅我的粗狂溜鱼方式,三五回合手到擒来一条三斤左右的红鲳入护,
慌忙之下继续挂饵做钓,因为这家伙一来肯定是一群,
哈哈,
来口了,开口了,快看小刘,话音未落又是黑漂,提杆,呼呼呼的天籁之音不绝于耳,对于这样的情况粗鲁加闪电般的溜鱼技巧就格外狠狠入护,三斤的鲳鱼在此入护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没啥正经口的小刘一旁休息去了,做钓两支手杆,有些瞻前顾后,又是阴漂不起,提杆中鱼,瞬间冲向一旁的杆旁,挂杆脱钩逃之夭夭,没切子线,哈哈,可能是我太急忙。
天慢慢微亮,白条也开始了水面的疯抢,水面还剩只有两支格外醒目的浮漂,也罢,饵到不了底,收杆回吧!鱼获如下。
收拾一下钓位附近的垃圾,提护拍照,留大放小,一人两尾,刚好,足以。
每次都遵循着的习惯,希望钓鱼们多走两步,毕竟垃圾桶就在后面,爱护环境要从龟神做起。
钓后总结:
鲳鱼狂,你就忙,别给他有喘气的机会,溜鱼的时间尽量缩短,子线收割机的名号不是浪得虚名。
我一路野马,不谈归途,浪子一枚,不谈鱼获,你羡慕我一身潇潇洒洒,我羡慕你们天天持杆天涯。
来日若有方长,我会在今后某一个恰当的时间出现在库尾的某个角落,身披战袍,静若琉璃请一定记得回眸。
阑珊处,那个影……
待漫山花开,在徐徐归来,人间烟火,山河远阔,纵然荆棘漫路,纵然龟瘾入骨,我也待你如初。
莲花山下次再来吧!
最后祝兄弟们大鲫大鲤,感谢大家的点赞留评。
在一个风和煦丽阳光中,闻闻花香,手捧龟贴,或品茶,或冥想,给自己的心灵一个休息的角落。这样的惬意人生,你是否也心向往之?
土鲮还是没有
鲮妹恐害羞,一晚皆没口
龟花山值得拥有
很多人空军的
战队还招人吗?同在坪洲附近
欢迎欢迎,最近在订做战袍你来的正是时候
楼主在盐田? 我刚好在沙头角
仁兄可要失望了,我在宝安西乡哦
大师
还有鲳鱼?用什么钓的?
赵兄的拇指随时都是这个造型,不过我喜欢
鲫鱼饵
牛逼
好久没有见你出来放毒了
这东西好吃不?
这该如何回答呢只能说每个人的嗜好不同,做法不一,看你如何对待罢了
我在盐田有空一起啊
鲳鱼横着走,其他鱼全停口
仁兄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