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了一下,钓友分享的自制芦苇漂的帖子。发现这个做漂的芦苇,就是我们老家那边,满河道的荻子呀。
据老家那边老年人说,这玩意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外地引进的。
根系发达,耗水量大,一般都是种在河边,就是涨水,淹一段时间鱼没事。
夏天,荻子林里面,有很多的鸟,对小孩子来说,掏鸟蛋,是整个夏天,最快乐的事情。
到了秋天,深秋的时候,就要打荻子,晒干,编制成帘子。以前建的土房,搭在屋顶的檩条上,然后,铺上一层加了秸秆的泥,最后盖上瓦。
当然,这玩意简单编制,也有人上门收购。多少也能有点收入。
加上种上去,也不用日常管理。一次种,多年收……
小时候的欢乐,一大半都在荻子林里。
可惜了,这些年建房都用水泥,加上雨水减少,河边的地可以种庄稼。在00年前后吧,陆陆续续都被毁掉了。现在基本上看不到成片的荻子林了。
也就是偶尔河边有一些,还不是我们叫的荻子。大叶片,空心的,做不了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