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友回复
-
接着上面的回复,钩距只有两公分,下钩轻躺底时候,子线也不会特别弯曲。所以,我降温以后鱼口轻了,这样钓,效果反而好。
bj_钓者89君
我要说的是你的漂子实际吃铅量可能大了。因为一般面食比重拉饵,双钩不会只压两三目。
很久以前北京
-
那是因为我们一般都没有考虑漂子的自重。 无论什么漂子,调漂过程都是建立在力的平衡基础上的,但是不同的浮漂,自重不同,同样吃铅量情况下,铅坠的重量也就不同。同等吃铅量时,漂子自重越大,需要铅坠参与的重力就越小,对不对?
随心小钓夫
接着上面的回复,钩距只有两公分,下钩轻躺底时候,子线也不会特别弯曲。所以,我降温以后鱼口轻了,这样钓,效果反而好。
很久以前北京
-
那是的,您说的这些,我是知道的。我在琢磨,好的浮漂,不仅仅是吃铅量小,浮漂本身的自重也不能大。我买的这些便宜的铅,有时候吃铅量是小了,但是自重也比较大,所以有时候吃口也会比较肉。有时候,浮漂的生产厂家,容易用加大自重从而看着吃铅量小来掩饰浮漂的“灵敏度”。就是一点点铅皮,就能调个两三目,其实,这里面还有浮漂的自重呢。幸亏是野钓,不那么讲究。
bj_钓者89君
那是因为我们一般都没有考虑漂子的自重。 无论什么漂子,调漂过程都是建立在力的平衡基础上的,但是不同的浮漂,自重不同,同样吃铅量情况下,铅坠的重量也就不同。同等吃铅量时,漂子自重越大,需要铅坠参与的重力就越小,对不对?
很久以前北京
-
所以,我也在怀疑,是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是一个吃铅量小的假象。不然,我半水双钩挂饵怎么可能只压下去两三目……
bj_钓者89君
那是因为我们一般都没有考虑漂子的自重。 无论什么漂子,调漂过程都是建立在力的平衡基础上的,但是不同的浮漂,自重不同,同样吃铅量情况下,铅坠的重量也就不同。同等吃铅量时,漂子自重越大,需要铅坠参与的重力就越小,对不对?
很久以前北京
-
对,你恰好说到了好漂子的标准——在自重相对轻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吃铅量小,或者说在吃铅量小的情况下实现了自重相对轻。自重大的漂子,它的小吃铅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就像半水挂饵压目数太小一样,在鱼口吸力作用下,漂相也会偏模糊。
随心小钓夫
所以,我也在怀疑,是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是一个吃铅量小的假象。不然,我半水双钩挂饵怎么可能只压下去两三目……
很久以前北京
-
我发现了,就是这样,所以我不得不调更高来努力改善这样的情况,只要钩饵到底就行。下回买个好点的浮漂试试,嘿嘿
bj_钓者89君
对,你恰好说到了好漂子的标准——在自重相对轻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吃铅量小,或者说在吃铅量小的情况下实现了自重相对轻。自重大的漂子,它的小吃铅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就像半水挂饵压目数太小一样,在鱼口吸力作用下,漂相也会偏模糊。
很久以前北京
-
我的一支普通芦苇漂,袖四拉小饵,单钩挂饵压三目多,你那支双钩压两目,明显的漂子自重太重了,两个饵相对它的自重来说“微不足道”,如果把饵重换做是鱼就饵的吸力,不也一样造成漂相不明显吗?
随心小钓夫
所以,我也在怀疑,是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是一个吃铅量小的假象。不然,我半水双钩挂饵怎么可能只压下去两三目……
很久以前北京
-
互相探讨
随心小钓夫
我发现了,就是这样,所以我不得不调更高来努力改善这样的情况,只要钩饵到底就行。下回买个好点的浮漂试试,嘿嘿
很久以前北京
-
对,有道理。看来,我是靠打频率发窝儿造成鱼口“清晰”,而不是浮漂半身就具备太多灵敏度。虽说野钓浮漂不用那么讲究,但是,当水情环境具备条件时候,还是要考虑这些的。和您交流,我又有了新的认识,多谢
bj_钓者89君
我的一支普通芦苇漂,袖四拉小饵,单钩挂饵压三目多,你那支双钩压两目,明显的漂子自重太重了,两个饵相对它的自重来说“微不足道”,如果把饵重换做是鱼就饵的吸力,不也一样造成漂相不明显吗?
很久以前北京
-
“一开始调三钓一,调完三目,半水挂饵测一下饵重,正好,露出一目”请问接下来再怎么调整,能做到下钩轻躺底上钩轻触底?? 是用上钩挂重饵或铅皮二次找底?还是上钩挂正常做钓的饵找底,也就是上拉浮漂露出2目半是不是就说明上钩已触底了?感觉二次找底的时候很微妙,要考虑到水底是淤泥浆层还是水泥地一样的硬平底,野钓小白真心请楼主赐教如何上钩轻触底下钩轻躺底?谢过~已关注!
随心小钓夫
双钩饵,因为调三钓一时候我需要一个钩饵轻触底,一钩饵轻躺底,因为有点微走漂,这样具备一定的灵敏度,先试试鱼口出口漂相如何,如果漂相肉,再调五目,钓2到4目。
很久以前徐州
-
没搞懂,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是什么意思?自重和饵重不都是重力向下的作用吗?我感觉还是因为浮漂吃铅量太大造成只压下去2目
随心小钓夫
所以,我也在怀疑,是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是一个吃铅量小的假象。不然,我半水双钩挂饵怎么可能只压下去两三目……
很久以前徐州
-
同意正解,但是我没搞明白为什么只压2目是浮漂自重太大造成的,是什么原理?
bj_钓者89君
那是因为我们一般都没有考虑漂子的自重。 无论什么漂子,调漂过程都是建立在力的平衡基础上的,但是不同的浮漂,自重不同,同样吃铅量情况下,铅坠的重量也就不同。同等吃铅量时,漂子自重越大,需要铅坠参与的重力就越小,对不对?
很久以前徐州
-
这是我的浮漂造成的,一般的浮漂,一个饵料就能压下去两目,我的浮漂吃铅量不大,但是自重较大,其实是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如果饵团较为饱满,上钩就轻触底了,下钩轻躺底,同时我的钩距不大,最多两公分,如果鱼儿吃上钩就是清晰的顿口,如果吃下钩很可能是轻轻点顿。除非拉特别小的饵团,才会出现一钩悬浮以后触底。当然了,水底情况复杂,加上轻走漂,可能饵料两个子线都拉直了,也会出现顿口。
风语无阻的人
“一开始调三钓一,调完三目,半水挂饵测一下饵重,正好,露出一目”请问接下来再怎么调整,能做到下钩轻躺底上钩轻触底?? 是用上钩挂重饵或铅皮二次找底?还是上钩挂正常做钓的饵找底,也就是上拉浮漂露出2目半是不是就说明上钩已触底了?感觉二次找底的时候很微妙,要考虑到水底是淤泥浆层还是水泥地一样的硬平底,野钓小白真心请楼主赐教如何上钩轻触底下钩轻躺底?谢过~已关注!
很久以前北京
-
如果是标准的好浮漂,这种现象不多。一般的廉价浮漂,很可能出现这种“假灵敏”,反正,我半水挂饵,浮漂被压下去两目,钓的时候,我就钓露出一到两目。
风语无阻的人
没搞懂,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是什么意思?自重和饵重不都是重力向下的作用吗?我感觉还是因为浮漂吃铅量太大造成只压下去2目
很久以前北京
-
老哥你好,我也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最近秋天了,夜钓浅水的话小鲫鱼特别瓜子鲫多,口很杂。我用3.9杆,1.0+0.6锈,吃铅1克芦苇细尾漂,调4钓1-3目,老三样拉饵,双钩到底,经常出现乱口,浮漂缓缓上或者缓缓下,浮漂有动作,口乱,总是空杆,很少出现顿口,偶尔上的鲫鱼都是0.5到1两的,我是怀疑小鲫鱼多,就是打不到,总感觉鱼在下面是蹭线吃散落的饵料,钓的很困惑,也在想打不打窝的问题,不打窝诱鱼慢,怕诱不来鱼,打窝又怕窝子里散落饵料太多,乱口蹭线更多,请老哥不吝指教,谢谢了!!
很久以前镇江
-
还有补充:如果换成小绿豆大搓饵,会不会好一点,子线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好,如果钓灵一点,上钩悬浮下钩到底,会不会挡口鱼吸不进去,鱼嘴碰到绷直的子线,然后浮漂漂相小顿打不到
很久以前镇江
-
如果是白天钓,排除调钓问题,很可能就是闹小鱼。但是这个季节,闹小鱼会比较头疼,夏天时候,闹小鱼可以钓跑铅或者调平水来钓或者搓大粘饵,但是秋末白天闹小鱼,就比较麻烦,跑铅鱼口轻,调平水也会闹小鱼,稍微有效的方式就是找深水区,这样小鱼闹得少,至少2,5米以上,但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鱼口很少。实在不行,就一直这样玩,只要鲫鱼进窝儿够了,抢到食了,就会好点。
南国小渔
老哥你好,我也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最近秋天了,夜钓浅水的话小鲫鱼特别瓜子鲫多,口很杂。我用3.9杆,1.0+0.6锈,吃铅1克芦苇细尾漂,调4钓1-3目,老三样拉饵,双钩到底,经常出现乱口,浮漂缓缓上或者缓缓下,浮漂有动作,口乱,总是空杆,很少出现顿口,偶尔上的鲫鱼都是0.5到1两的,我是怀疑小鲫鱼多,就是打不到,总感觉鱼在下面是蹭线吃散落的饵料,钓的很困惑,也在想打不打窝的问题,不打窝诱鱼慢,怕诱不来鱼,打窝又怕窝子里散落饵料太多,乱口蹭线更多,请老哥不吝指教,谢谢了!!
很久以前北京
-
白天稍微搓一下更理想,少加拉丝粉,可以加粘粉。
南国小渔
还有补充:如果换成小绿豆大搓饵,会不会好一点,子线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好,如果钓灵一点,上钩悬浮下钩到底,会不会挡口鱼吸不进去,鱼嘴碰到绷直的子线,然后浮漂漂相小顿打不到
很久以前北京
-
白天稍微搓一下更理想,少加拉丝粉,可以加粘粉。
南国小渔
还有补充:如果换成小绿豆大搓饵,会不会好一点,子线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好,如果钓灵一点,上钩悬浮下钩到底,会不会挡口鱼吸不进去,鱼嘴碰到绷直的子线,然后浮漂漂相小顿打不到
很久以前北京
-
谢谢解答,我会继续关注画家的帖子,学习你的心得体会,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思维的钓鱼人。话说,一个没有思维的钓鱼人不是一个好画家

随心小钓夫
这是我的浮漂造成的,一般的浮漂,一个饵料就能压下去两目,我的浮漂吃铅量不大,但是自重较大,其实是浮漂的自重分担了饵料的重量,如果饵团较为饱满,上钩就轻触底了,下钩轻躺底,同时我的钩距不大,最多两公分,如果鱼儿吃上钩就是清晰的顿口,如果吃下钩很可能是轻轻点顿。除非拉特别小的饵团,才会出现一钩悬浮以后触底。当然了,水底情况复杂,加上轻走漂,可能饵料两个子线都拉直了,也会出现顿口。
很久以前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