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号
车上了淮金线,大雾包裹了一切,能见度约五十米,载着年过古稀的钓友,我格外谨慎小心!时速六十,有的地方开四十。总计五十多公里跑了九十多分钟!到钓点七点,到钓位七点半。
抓紧时间,没有探测水深、是否有地笼,直接打窝。
大雾中的白马湖如蓬莱仙境!虚无缥缈,虚无缥缈,又虚中有实!空气潮湿,抓一把手心有水。野草野藤布满了露珠,走几步便打湿了裤脚。芦苇上树叶上的水珠往下滴,掉到头上脸上,清凉。
在明水打了两个窝子,八字形。又去草前浅水打了两个窝子,这俩窝子相邻一百多米。
第一次来此,多打几个,有探测调研之意。
今天的钓伴不是老贾,老贾的硕士生千金考取了南京某区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老贾为她办理从清江浦区政府机关调去省城的有关手续,忙。于是,约了我的老领导老同事老朋友冯校长同来。他跟我忘年交,几十年了。老两口年底前就要迁户口卖房子离开淮安去深圳投靠儿子了。他儿子有钱,在那里花四百多万买了个七十几平方,我的个天!深圳这房价!以后见面的机会少在一起钓鱼的机会更少了,所以,在他离开淮安之前我想带他钓几次鱼。
八点半连接好钩线在窝子里测试调漂。
2.0主线,0.8子线,金五双钩。蚯蚓饵。大滑铅。
先从明水处的窝子开始,水深竟然达到了两米三四!调漂时钓到了一条鳑鲏!
有一个草前的窝子在明水窝子的附近。这个窝子水深约一米四五。调漂时得两条鳑鲏,一条鲫鱼。
远处的那个窝子暂不管它。
回到明水的窝子钓。
时间过去了约六十分钟,有口了。两个窝子都出鱼。左右开弓,不断拿鱼。
这两个深水窝子都出鱼!鲫鱼,翘嘴,昂刺,肉鲳子,不断从窝里被提上来。上钩的鱼力道很大,感觉特别爽!当然,深水鱼上钩,小鱼也有大鱼的感觉,何况今天的鱼还真不小,不足两的放生货很少,一两五到二两五的居多。
深水里原来藏着这么多可爱的家伙!跟老贾结伴来的几次都在浅水处,所获也都是小鲫鱼,一两左右的多。而今天钓深水,却是二两左右的多。连昂刺都在二两左右。
一连钓到三条昂刺,个儿都比较大。
突然传来船桨划水的声音,我面朝北,从左边来了一艘小船,冯校长正连连提鱼,却被迫把竿子收回岸上。感叹道,鱼口刚好,这下完了!
应该是夫妻俩。上午十点收地笼。懒鬼!大早干啥去了?我暗自腹诽。
很快就要到我面前了,抓紧时间下钩,又钓到了一条鲫鱼。终于,那俩人毫不客气,好像大湖就是他家的,也不讲什么客气礼让。小船稳稳压在了我左边的窝子上。男人提起地笼,那地笼咬断了好几根钩线,有星漂独钩的,也有子线双钩立漂的。那人一一摘下,扔进船舱。
这一截地笼破了个大洞,显然是钓鱼人用铁锚拉地笼取钩线造成的,但地笼太长太沉,拉不到岸边,失败了!留下个大洞。
男人右手展示了破洞,叫他女人拿针线!女人递给他,小钢丝穿了PE细绳。
无可奈何!冯校长和我的正上鱼的窝子完全被搅黄了!那人划小船倒地笼的动静弄得很大。速度很慢。停住缝破洞就花了不少时间。
他们没倒到鱼虾,倒到的全是螺蛳!而且很小很小,小拇指般大,是今年的籽才长的。这些螺蛳太小了没法吃,他们是谋利的,卖给养螃蟹的人,养蟹人再用电动粉碎机把螺蛳连壳带肉机成碎末,用来喂蟹。他们逮了三个大蛇皮袋的大半下,应该有二百多斤。
地笼是国家严禁使用的捕具,螺蛳也列入了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不管他了,普通百姓,没有执法权,只有举报权。算了,我本善良,举报权也不行使了。
打新窝养着。
去远处的那个尚未启用的窝子看看。
要走较长一段这样的路。一条土埂,被枯萎的野草掩盖。看不到泥土,但厚厚的枯草下有窟窿,有沟壑,凹凸不平。是夏天的淫雨剥蚀冲刷造成的,行走要小心,一脚高一脚底的,不小心会摔倒。
两个多小时后才来钓,迟了。
下钩就有口。
打得远,在菱角秧前。水深一米四五。漂相典型,吃钩沉稳,正口上钩。
钓了十来条,没了。
回到原来的位置,深水,十点补打的窝子。下钩就有鱼咬钩了。
这个窝子一连钓到了十九条。种类还是鲫鱼为主,兼有昂刺翘嘴。
此时,在我东北方向的两位台钓哥电话船东接走了他俩。隔水相望,早就听到他俩抱怨没鱼,钓不到。不知那俩人是换钓点了还是直接打道回府了?
他俩刚走,附近的俩钓者立即过去占了钓位。那个地方水深近三米,曾经看到有位台钓哥在那里钓到了十多斤,且鱼头较大。今天怎么钓不到的呢?
钓鱼也是哭的哭笑的笑几家欢喜几家忧啊!
不重复在原处打窝,也不补窝。选择一竿够的距离,在新位置八字形再打两窝。十二点四十分,吃饭。
去冯校长那儿看看,他钓获了约二斤。
吃了饭,我沿那条埂子往东走,试图看看东边那大片的荷田芦苇丛下面有没有可以钓鱼的地方?
一直走到远处那行杨树那里,再折回,因为到了那里无路可走了。
荒草覆盖的土埂尽头,被人耕种了。大豆里间种着芝麻。有一段栽山芋。根部裂了口子,山芋在成长。
湿地里的一块陆地,不知是谁“拾边”种了,而且是开船进来种的。土地肥沃,又不缺水,无遮无挡,光合充分,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豆挂满了豆荚,但尚未饱满。芝麻籽荚紧紧抱着芝麻杆,密密麻麻,一点儿间隙都没有。都长得非常漂亮!
我生怕被豆秸绊倒了,行走时低头看着脚下。突然,一只巨大的野鸡受到惊扰扑楞楞地惊叫着从荷叶下飞起,远去。
今天最高气温二十八度,早晨有雾,长时间没风,显得有点儿闷热。展眼望去,湿地里,莲荷也好,蒲苇高苗也罢,都还郁郁青青,弄得秋色不甚分明。
大约走了一华里半,埂子走到头了,一棵巨大的楝树站在水里。前路也不在了。到了这里,三面环水了,可是水都不深,一二十厘米吧?水里长满了荷藕高苗蒲苇,间有芦苇和矮树。而且,水面完整地被绿藻覆盖,幽幽莫测!
回到大本营,看了下微信运动,已经走了三千多步!
垂钓,不仅是陶冶情操,怡情养性,休闲娱乐,也是运动,是锻炼身体。盯着浮漂,观察漂相,及时提钩,又训练了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和肢体协调反应能力。
真是一举多得。
开始下午的垂钓。
下钩就吃。连连上鱼。计了数。这两个窝子钓到了三十二条鱼!三四斤。
十四次提竿,获二十条鱼。节奏快吧?
冯校长也在我的左边频频举竿。他用七星漂。双钩,也有双飞。
太阳出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不时有云遮挡住太阳。今天主要是晒哑巴太阳!几乎感觉不到风,显得有点儿闷热。但是水深,鱼儿摄食丝毫没受影响。
上午刮了约一个小时的西南风,二级左右。今天即使刮西南风,对鱼口也丝毫没有影响。
十四点五十分再打了一个窝子,养着,预定的收竿时间是十六点半。这个窝子正好钓到那时结束。
两个窝子都没鱼了,到最后一个窝子看看,没口。收竿放岸上,休息会儿。
喝茶。带了折叠凳来冯校长处观战。
钓到多少了啊?我问。冯校长提起鱼护让我看,目测有三斤多。鱼头也可以,他也钓到了大翘嘴。
二十多年前我跟冯校长学钓鱼。记得当时他还送了我一支钓鱼竿,竹制的,三节。一九九二年那会儿好像玻璃钢钓竿还没出世?更别说什么碳素竿了。
冯校长老家重庆,自小跟在泗阳工作的哥嫂生活,在泗阳读书上学,直至考上了大学。一九八五年我调入县中他已经是教导副主任,是我的领导,也是对我关怀备至的兄长。他正直的为人,渊博的学识,过硬的业务水平,都是我极其钦敬的。在没分市之前,他调来了淮安。几十年来,不管在哪里,我们的友谊一直存在,并且愈益深厚。
聊了会儿,十来分钟了,他竟然没举竿!我知道他鱼口慢又稀的原因了,可是“钓师”面前怎敢造次?没说。
回到我的钓位,下钩就吃。这个窝子也很棒。一连钓到了十六条。连口。由于十六点半已到,尽管还有口,收了。
看到没,鱼身上已经有了夕阳的柔和光辉。
收竿鱼是一条昂刺。
我要把鱼给冯校长,他说,鱼都是自己瓷的,老两口也吃不了多少,你给我越多我回去处理越麻烦。
有一次在泗阳的民便河,他也钓了三四斤,我用我钓到的鱼把他的鱼桶盛满。结果他到家弄到深夜才处理完。次日发微信告诉了我。
好吧,这次算了,听他的。下次我们再来。
船资冯校长付了,我让船家退给他,我付了。
带走的不仅是鱼获,还有垃圾。
一般这种大雾天,鱼口都好!
鲫鱼漂亮
白马湖什么地方
篇篇经典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佩服佩服!
漂亮,文采飞杨
经验表明,您说得对。
经验表明,您说得对。
谢谢点评!
金湖,草泽河河湖相接处。
大卫哥好!谢谢留言!您过奖啦!
感谢贾先生点评,进来钓鱼没?
谢谢!谢谢你的欣赏鼓励!
现在湖里没有渔政船赶人吗?不是说不给钓的吗?
是不给钓,但是我们运气好,没遇到渔政船,也没人赶。
真好,送别将要离开的老友不是在烟雾缭绕推杯换盏的酒桌,而是在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湖边,花精力钓鱼可比硬着头皮喝酒舒服多啦。佩服大师这个文笔,鱼皮毛也漂亮,太舒服了!
校长是真性,最近有时间多带上老友,好好钓钓鱼,他以后去深圳,机会少之又少,佩服袖钩穿蚯蚓的,好文采好鱼获
又看到校长的佳作咯!舒服!
啥时候能出去啊
不是 啥时候螺丝也录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了 地笼这个东西可恨的要死 但是比绝户网好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