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
多日没有钓事了。
承德路大桥附近的这段大运河,河里没有停靠待过闸的船队,岸边有塑胶跑道,绿化带,草地,杨树,垂柳,三三两两晨练的人;石榴树,上挂着红艳艳的石榴。
夏季我在大运河都是玩的抛竿。天热,鱼去了深水,抛竿把串钩抛过去,挂了蚯蚓,或者方块饵,爱吃不吃,我在树荫下端坐守候,铃响,或者竿稍摇动颤抖,就去收线拿鱼。这种傻瓜钓法,没什么技术含量,倒也悠哉悠哉,过瘾,也快乐!
今早五点三分到了河边。带了五支竿,一支一支连接,上饵,抛下去。四支下去了,没有动静。第五支不下了。这支本准备挂方块饵的。
钓情好的时候,第二支没下去,第一支就上鱼了,这都下去四支了,还毫无动静,钓情差是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西南风三到四级。河边凉爽,感觉非常舒服。忘了带渔夫帽来,还好,早晨的太阳温和。也没穿防晒服,穿了体恤,也还好,虽然双臂裸露,但阳光友好。
半个小时,把竿收回来,蚯蚓都没了,被不成器的小鱼吸食了,却毫无动静。重新上饵,再抛下去。两支抛远,两支拋近。
没听到铃响,但右边第二支竿直了——原来是绷紧的,去收线。有感觉,上钩了。收到面前,有分量。慢慢提出水,是这个家伙!我哈哈大笑,晨练的一位老爹走到这儿,也忍不住驻足大笑,说大运河里还有这东西!
我请他提着竿,我拿出手机拍了照。
这只公蟹有二两多。是抛远的竿子钓上来的。钩子不在它的嘴里,在它的腿弯里。可能是它横行到钩子处,腿被挂住了,收线时,锋利的钩尖刺进了它的腿。
此后,长时间的寂静。四支竿好像在比赛谁更能沉默不语,谁更沉得住气!
六点多,遛狗的,散步的,扫地的,多了起来。有的问,老爹钓到没?我说没呢。也有的不问,走到水包那里,低头看一眼。看到了螃蟹,望我笑一笑,走了。
有位老奶奶,六十岁左右,白净,端庄,苗条。头发花白。她看到了那只螃蟹,笑了,说,这只螃蟹不小啊。看我站在太阳地里,又说,老爹应该打个伞啊!我笑着答道,谢谢,伞在车里呢,等会去拿。
淮安人跟老年人称呼“老爹”,表示尊敬。我们泗阳人则尊称老人为“老师傅”。
有一支竿稍在抖动,铃也响了。
一条鮰鱼!
这种鱼是长江鱼种,长江水通过苏北灌溉总渠进入大运河,鮰鱼也就来到了大运河。他长得跟鮟针,也即昂刺差不多,区别在于嘴巴,鮰鱼嘴巴朝下,如同鲨鱼的嘴巴,昂刺嘴巴朝前。另外鮰鱼可以长到好几斤,个儿大。我曾在大运河泗阳段钓到过二斤八两的鮰鱼。我还在淮钢大桥那里看到有人钓到过五六斤的鮰鱼。
这条鮰鱼太小了,约三两左右。
对岸有个人在撒网,撒完了用长竿在河里钓。
后来又钓到了一条昂刺,两把大。
附近有几棵石榴树,挂满了果子。红红的。石榴的嘴巴还没裂开,没有成熟,但挂在枝头,随风晃动,与绿叶相映成趣,成为风光带一景。
八点半了,竿子一动不动,又换了两次饵,都没钓到鱼。此时,太阳跑到了身后,大杨树林挡住了太阳的炎威。本可再玩一会儿,可是蚯蚓没有了。蚯蚓还是一周前买的,三块钱的。放了水,放在空调房里。然而,今早到了河边打开盒盖,才发现死了不少!至少死了一半。四支竿上了三排,所剩无几了。
收竿。
把剩下的蚯蚓放进了河里,给鱼吃吧。
放了螃蟹。夏日的螃蟹,是蜕壳旺长期,膏未腴,黄未满。让它继续长。
小昂刺放了。
鮰鱼也放了。这么小,让它回家继续长吧。
大螃蟹
放生了。
嗯,谢谢留言
是的。谢谢留言
还没发现这位师傅发的哪个帖子不精彩不耐看
为放生点赞!!!
谢谢先生点评鼓励!
谢谢留言点赞!
螃蟹不错
是的,很漂亮。
风景优美,心情愉悦,鱼获可喜
玩玩儿,过过瘾。谢谢留言!
斐然!
不错啊,过个瘾了,这几样都稀奇鱼
口语,老师傅,哈哈!
嗯,是的。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