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无论是台钓亦或是传统钓,核心部分都是底钓。“底”是充满未知的,但挂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唯有在钓前做一些准备,挂底后采取一些相对合理的办法,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一、日常做好防挂准备
1、野钓线组
假如野钓主线用1.0#,建议子线用0.6#以下,主要考虑如果主线磨损和结节损耗,挂底后细子线可轻松拉断,以保护竿子和浮漂。老董在野钓鲫鱼时固定使用主线1.0#,子线0.6#,期间遇见过挂底,也遇见过大鱼吃钩,但这两种情况,无非都是切钩、切子线的结果,因为当我们的线组能够保证主线受力小于子线受力时,那主线和鱼竿基本处于绝对安全的状态。另外如果你的目标鱼是鲫鱼,这套线组搭配,至少能满足半斤以下的鱼类是妥妥上岸的,老董用这样的线组钓上岸最大的有2斤半的鲤鱼,但毕竟目标鱼不同,所以宁肯牺牲那偶尔才来的一次,也要减少不必要损失。
2、搭救装备
如果你是去一片陌生水域野钓,为了以防万一,建议准备一支硬长竿,制作一副3#以上的通线齐竿线组,不装太空豆和漂座,铅座多卷铅皮便于抛准,再准备一两副带倒刺的大钩子备用,一旦出现主线拉断,浮漂滞留水中的情况,将搭救线组试抛到漂位,待钩住浮漂下部时立即匀力回拉直至原线组拉断,解救后捞回。

二、挂底的两种情况
挂底一般分为两大类:活挂和死挂。在采取措施之前,我们应该先判断出到底是活挂,还是死挂
1、“活挂”的判断与处理
一般指钩住埋在泥石中的枯草杆、断树枝,或者塑料袋等可以活动的物体。当挂底之后,要轻轻地向上抬竿,并用柔力逗挑。挑动时观察浮漂是否向上移动,如可上移并停住,一般是活挂。有时需要多次试挑,被挂物才会活动,如缺乏耐心,把活挂当作死挂处理,当然也可以。
当判断情况为活挂,应借助竿子的弹性多次轻挑,障碍物就会慢慢脱离水底,均匀用力拉到岸边后摘掉。注意上拉时一定要匀速,力道不匀有断线断竿的风险,特别是重物遇乱石底,总之不能着急。
2、“死挂”的判断与处理
一般钩住石缝、硬苇根、粗树干还有编织袋等,或者是铅坠被石头、砖缝卡住无法通过慢拉解救出线组的情况都是死挂。碰到这种情况切不可生拉硬拽,否则极有可能越拉越紧损伤主线。当然,活挂、死挂的判断完全有可能失误,那也很正常。
死挂就是“挂地球”了,处理相对简单,最大原则是弃钩,保竿、保漂、保主线。线组搭配合适的放松主线,快速上抖竿子,借助竿尖瞬间爆发力就可以把单或双子线拉断,然后重新上子线。如果双钩锚底几次弓弹还拉不断,那就按套路来,竿子收起垫毛巾(此时注意保护竿稍),抓住主线上部,均匀加力直到拉断子线或钩子变形。

三、挂底的几个操作办法
1、没有咬口提竿挂底,不再继续加力提第二次,而是回顾抛竿时,双钩与浮漂之间的角度,以及铅坠下落时的方向。根据抛竿时的方向选择其他不同的方向进行多次轻轻挑动试探,有很大几率可解开挂底。
2、中鱼后提竿挂底,判断是另一个钩子挂住障碍物。此时需要放松线组,任由鱼儿在水底自行游动,通过上钩的鱼带动被挂住的钩子改变钩门方向,有时也可以摘下钩子,当然鱼脱钩是不可避免的。
3、浮漂突然下沉提竿挂底,一般出现在乱石底或堤坝坡,这多半是铅坠掉进石缝被卡住了,俗称“卡坠”。此时应身体前倾,把竿子前伸,然后向外挑动,如果石缝较大,一般可以顺利解决。有一种方法,当你要去这种水底环境钓鱼时,提前选择较薄的铅皮,拉动过程中铅皮会因刮蹭呲开,也可以拉出卡住的铅坠。
4、抛了就挂,再抛还挂,说明钓位选择有问题,建议下杆前使用重铅找底探明水底情况再做下步打算。
以上皆来自老董挂底时的真实操作方法,因水底情况复杂多变,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并非挂底操作的标准答案,请钓友们依实际情况处理,文中所列方法仅供参考。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些许帮助,那您愿意分享给哪些好友呢?想一想,或许他们也会产生共鸣,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