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论坛看到很多钓友自己动手制作各种钓鱼用品,很是羡慕,正好看到别人的子线绑的,再看看我的,逼死强迫症的节奏啊!我也想要一个子线尺!
看看别人的子线盒:
看看我的:
哎呀妈呀!赶紧拿出门扔了得了。咋整?我也要齐齐整整的子线,第一当然是为了装13,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实际垂钓活动中的问题。我的子线长短不一,换一次子线浮漂的灵顿就改变了,需要适应一下或者改变浮漂位置来适应我的观漂和提竿习惯,影响解读浮漂动作,最终导致鱼获减少。
之前对子线尺不了解,特意百度百科,结果是这样:
那就上网搜子线尺的图片,我整理了一下,结果是这样的:
哇,原来子线尺有这么多的形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啊!赶紧去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吧:
总的来说还是用木头、竹子、塑料制品、金属这几类材料制作的多。本着少花钱办大事,不花钱办好事的原则,就地取材,因为我偏爱木头的纹理,那就用木头做一个试试看。起初是想用18毫米做家具的松木指接板做一个,要实现有不同长度的齿槽,也要带钩距钉,也要有方便剪线凹槽。结果因为太厚了用锯加工出来的太难看了,各种不顺眼,就放弃了。呐,拉得豁牙漏齿的:
既然这样不行,那我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既能怎样实现子线尺的功能还可以独一无二呢?拿着不锈钢直尺,我接着翻我各种形状的松木下脚料。没找到想要的东西,累的我一屁股坐到了沙发上,手里的直尺扔到茶几上。眼睛从直尺上扫过。眼前一亮!既然是子线尺,那么可不可以做成像直尺一样的呢?不都是尺子吗?再次去翻找那些木头,找到几片特别薄的,相比18毫米的这样,大概五个毫米,宽度就是这个木头的厚度18毫米:
其实有点担心这么薄的木头宽度不够,再有就是松木木质酥松强度不够,但是想想这个东西的使用场景,只要我自己小心点,别人也不会损坏它,强度问题应该没事了。要怎样实现量取长度的功能呢?那就需要在18毫米宽的木条上切削出齿状。长度60厘米足够长了,可以递增5厘米切削出一个齿状实现量取不同尺寸。钩距的话需要钉钉子,因为这个木头片子太薄了不好实现,干脆就取消不要,因为我在钓鱼的时候对这个钩距都是随机处理,只要自己知道那也不影响使用,那就不设计。木头片子两头挖一个V形槽。得嘞,初步想法就是这样了。先划线,工具就很简单了,一把直尺,一把壁纸刀,502胶水,300目和1000目砂纸各一张。(后来又用到了手电钻)
先用壁纸刀在薄木片上切削出齿形:
两头切削出V形槽:
然后开始用300目的砂纸初步打磨:
打磨完毕初步的形状就出来了,用鱼线试了试,效果还不错,原来还担心绕线的时候不如其他形状的方便,结果一点问题没有。接着用1000目的砂纸打磨,为什么考虑用松木的这个材料做呢?一是松木纹理很漂亮,颜色是淡黄的,加工出来的小东西显得干净,最重要的是打磨出来的东西手感非常好,摸上去就像触摸丝绸一样。
在处理两端V形槽的时候用到了手电钻,结果把V形槽搞成了这样:
最后打磨完效果:
好吧,那接下来就标长度,考虑用钢笔,又担心木质纹理会渗透把东西整花了就不好看了,圆珠笔又担心多出来的笔油也会弄花干净的表面,并且颜色暗,不好看,最后我把抄经笔找出来,粉色带彩砂的,呵呵,先在其他木头上试试,效果不错,写上,再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油墨吸掉,看看这数字:
别人做的子线尺都有一个方便剪刀穿过去的凹槽,我的这个太薄了没办法实现,怎么办呢?要实现把剪刀一侧穿过去,凹槽可以,凸坎不是也可以吗?哈哈,我太佩服我这小聪明的脑袋了,搞一小块木头,切一小块,大概2.5mm*1.8mm这么大小木头,修整成平行四边形:
用502给它粘上,绕上最短和最长的尺寸鱼线试试,这个空间足够剪刀穿过去了有木有:
这一小块木头是个外来户,看起来有点突兀,看我的操作:骚气是不是扑面而来?
我在查询子线尺的时候有个大哥在把子线剪断之后用一块塑料泡沫切开一道缝夹持子线,绑钩的时候用一根抽一根,那我怎么实现这个功能呢?刚才我就在琢磨两头的槽子,一边的槽子需要缠绕子线,另一头的没用,我可不可以也用塑料泡沫搞一个夹缝呢?找到一个缠线板,切一块:
再用502粘上,中间用刀切一条缝,挂上一根线试试:
为了证明这个小东西的诞生和归属,需要特殊的印记来标明:
最后完工效果图:
一个骚气又不失俏皮,稳重透露着穷嗖的子线尺就这样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肩负着让我的子线盒子变得整齐划一的重任,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最后祝各位钓友大鲫大鲤,有渔,有鱼,有娱,有愉!
才子
手艺人
挺有才,我绑的子线跟你的差不多,长长短短的,说真的还真没比别人少钓鱼
这不是想弄整齐一点嘛,看起来逼格高
闲的瞎鼓捣
哈哈哈,瞎折腾呗
小时候钓鱼,绑钩也没这么多讲究,能帮上就行了,要啥自行车
,钓不到鱼,那就多花时间在准备工作上,这不显得咱也没闲着嘛!
心灵手巧,真棒
我也喜欢自己绑勾线,用着舒适
那必须的呀!
瞎整的!
厉害了
手作,高逼格…
谢谢!哈哈哈,主要是qiong!
主要是qiong!哈哈哈
好厉害,
谢谢
好手艺
帖子看完了,制作过程很详细,子线尺很有个性。那个印章是汉印白文风格的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