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相信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鱼类的偏口现象。
水库和池塘的鱼偏口大家好理解,这个往往是由于饲料的投喂所引起的,比如一个水库长期投喂颗粒饲料,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用这种饲料粉碎或者用水化开后加拉丝粉钓效果就很好,这就是所说的原塘料钓原塘鱼,但是如果那里经常投喂的是麦麸的话,显然如果再用颗粒饲料制作的钓饵钓鱼,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万能饵的原因。
对于野钓来说,引起鱼类的偏口现象不光食物本身的原因,还有水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在这里,我今天想说的是怎么在用原塘料钓原塘鱼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渔获,以及野钓中根据水质选择钓饵的问题,这就不得不谈谈水质对鱼类吃口的影响问题了。我将水质归为两大类:
一:水质的肥与瘦:
水质肥往往伴有丰富的藻类和微生物,这些生物的出现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尤其是现在很多地方因为饲养花白鲢的原因,过多的施用化肥促使藻类和微生物繁殖以保证花白鲢的食物供应,而藻类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必然造成水体浑浊且伴有异味,同时也造成了底层目标鱼觅食的两大感觉器官(视觉和味觉)的钝化。自然发现食物的能力会降低,那么只有加大对其觅食感觉器官的刺激才能提高上鱼率。显然提高水体能见度对钓鱼人来说是不现实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对鱼类味觉的刺激。
经过本人多次实验,针对肥水对饵料加酸或者加臭基本上都有很明显的效果。加酸我一般是直接加醋开饵,加臭就麻烦点,我是用压榨菜籽饼用水泡制,经过自然发酵而成,用时取其液体加原塘水开饵。
水质瘦是指水质清澈,水体内食物少,能见度高的水域。这里的鱼类往往觅食感觉器官灵敏,觅食积极性高,动作敏捷。所以饵料选用往往应该以清淡,自然为主,尤其以自然的荤饵效果最为显著。切不可以盲目的加大味道对感官的刺激,往往适得其反。
二:水质的软与硬: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的酸碱性,对于偏酸的环境下,往往鱼类感觉器官反映要迟钝得多,所以饵料选择尽量符合其酸碱特性的素饵,在钓点周围形成一个局部的高浓味区,这样会发现你的钓获往往高出旁人很多。而味道尽量选择酸,甜,自然类的腥或臭。
偏碱性水域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质硬,即水体含钙量高。比如四川和广西一些石灰石地带,这里往往也水质清澈,水体内食物少,能见度高,在这些水域垂钓最佳饵料就是自然的荤饵,比如蚯蚓,红虫等,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没有什么所谓的万能饵,只有万能的应对方法,一定要根据环境选适合的饵料才可能有更理想的钓获。
所有作品 均属原创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沙发,学习中
回复 2楼暮拾青春的帖子谢谢。。。。。。。。。。。
请问搂主,钓鱼到了水库、鱼塘或野塘,怎么判断水质是硬水,还是软水啊
一般看水色,水越肥就越偏酸,反之偏碱,换句话说,水越硬,越偏碱。
还真不怎么懂这些
钓鱼门道多,一时是学不完的:share:野人总结!精!
回复 5楼钓鱼野人的帖子哦?长见识啦。谢谢!感恩您!
学习谢谢分享。
有点看不懂啊,不过慢慢学习吧
感谢分享
回复 1楼钓鱼野人的帖子看帖学知识
谢楼主分享 !
学习了
学习学习 楼主辛苦了
不学渔,何来鱼
交流交流好啊!楼主真厉害。
真心佩服,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