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调漂方法,感觉都不灵,看他们那些教学看多了,反而不会了
1.直接重铅找底,到底后直接剪铅皮,修剪目数后往下拉子线长度。缺陷明显不准,不是一般的顿
2.半水调目五,然后底钩挂铅皮直接找底,感觉好钓,但是太敏感,鱼动一下就知道了,选漂也要下水快的,小鱼多的时候好绝望
3.小鱼多的时候重铅重漂直接到底调整目数,问题是小鱼在搞事情都不知道
有没有大哥可以指点一下
我个人认为,楼主你对调漂理解有误,我个人是这样调漂的:1、首先是不带钩重铅找底,直到浮漂露出水面大约1目;2、接着把浮漂往下拉大概一支漂长度的距离,这时不带钩剪铅皮粗调漂,直到浮漂在水面露出你想要的目数;3、然后挂上子线后再剪铅皮进行精调漂,直到浮漂在水面露出你想要的目数
记住重铅找到底后是不用剪铅皮的,如果这时剪铅皮会调漂不准的
还有子线是有重量的,所以不带子线和带子线的调漂,灵和钝都不一样
谢谢大哥指点,按照你这个调漂方式,你一般子线多长,都是比鱼漂的长度还要长一点点吧
你的更复杂
不会哦,我觉得这个大哥的调漂方法挺好,理论上不会太灵也不会太钝,当然了,有个大佬说过一句话倒是没错,有鱼的话调漂和不调漂都无所谓
我看你调漂错了两点。1,找底不能重铅找底,重铅找底是严重错误的,找底的时候铅皮重量略大于浮漂即可。2,找好底开始调漂的时候,回撸浮漂的距离不能只有子线那么长,这是第二点严重错误。
我用的漂长度基本在40cm到55cm之间,子线的长度也差不多
一般来说,子线对折后的长度很少会超过一支浮漂的长度,例如我50cm长的子线对折后大概是27cm或28cm左右(高低钩),而一般浮漂长度在30cm到55cm之前
先来解答第一点,为什么找底的时候铅皮重量只能略大于浮漂?答:铅皮重量大于浮漂浮力太多的话,铅皮到底之后水线是倾斜的,这样子水线的长度远远大于水深,导致你后面调漂不准。正确找底方法是铅皮重量略大于浮漂浮力,这样铅坠到底之后水线才能垂直,方便后面精准调漂!(注:水线:意指铅坠至浮漂之间的这段线。风线:意指浮漂至竿稍之间的这段线。)
假设我半水调漂修剪好我要的目数,然后再加铅皮到鱼钩找底这样会不会比较好用呢
我就经常遇到倾斜长杆经常遇到,短杆还好,因为短杆不用重浮力的漂
那这样的话,不就成了饵料拉目数,高低钩差距太小不就不能做到,低钩到底,高钩浮水了
再来解答第二点,为什么调漂的时候回撸浮漂这段距离不能只有子线那么长?答:考虑到河床坡度、重铅找底、水流等因素造成水线不能绝对垂直,如果回撸浮漂的距离只能子线那么长,鱼钩很可能触底,导致调漂不精准。正确做法是根据水深回撸浮漂。比如水深1米,那么回撸浮漂距离应大于子线长度。如果水深5米,那么回撸浮漂距离应大于1米。更深回撸浮漂距离应更大,保证鱼钩不触底。
假设我半水调漂修剪好我要的目数,然后再加铅皮到鱼钩找底这样会不会比较好用呢
据说鱼钩低钩到底,高钩离地比较好,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饵料是有重量的,那可以挂上饵再剪铅调漂,这时的调漂就不是调目而是钓目了,当你浮钓鲢鳙或者底钓草鱼黑鲩时就会明白了
所以我在想,铅皮代替饵料到底这样会不会比较好调,因为饵料很多时候经常换重量也会不一样
就是因为饵料有重量,所以在调漂时调目的选择必须把饵重考虑进去,引用化老师的一句俗话:轻饵调低目 ,重饵调高目
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是很能理解,钓底是不是低钩要触底比较好,还是说低钩离地但是要很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