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链接:
书接前文。上文说到,这鱼米秀才上得一尾大鲫,心中正自窃喜,突然听到传来一个声音喊道:几个人?一人八十!
原来这来者正是此地之地头蛇是也,正为收费而来。钓鱼之人都心中明白,此种河浜并非私人鱼塘,乃是通潮大河,实属公共河道,如今之盛世各地整治生态,建设绿水青山,河道多已还归自然,实无私占之理。然而此等人却或以多年前有承包合同,或以自己放养鱼苗为名,诸多借口,软硬兼施,向那钓鱼之人收取钓费,或十元二十,或百元八十,也是信口开河,看那钓鱼人多,亦或鱼钓的多他就多收点,钓的少就少收点,反正原本就是无本买卖。那钓鱼之人,一则远来地生,二则娱乐为上,不愿惹那无耻之人,生那无怨之气,是以多半也是破财了事。
这三人前番已有听闻,心中有所准备。如今见果有人来骚扰收钱,看看时候不早,渔获惨淡,爆护已不可能,不若趁早收拾走人,换别处再战。顿时答曰:马上就走了。
那汉子也不多废话,上车就走,毕竟前面人还多,第一轮先收好再说。那车上妇人孩童,却是来帮助记账的,逐一记录有几人交费,几人未收,俨然家族企业风范。那收费人一走,三人料得一时还得回来,再遇见多费口舌,因此也速速收杆开路,杀奔备选钓点。
话说这备选钓点,乃是这三人早年多次来过之所,也是一通潮小浜,渔获或多或少,还能入眼,总不至于此番如此之惨淡。经此一番折腾,再行在路上,三人心情也是颇有不同,不再似之前那般火急火燎,三言两语之间,又扯出了几分闲情逸致。
只见日头高升,乡间公路人车稀少,两旁树木已是郁郁葱葱,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那秀才聊到兴起,又赋七言一首,博众一笑:
城中四月芳菲尽,郊外桃花始盛开。
长恨鱼儿无觅处,今朝爆护崇明来。
车行之间,但见沿路遍布河道,三三两两有人垂钓。这三人一见,不禁留心观察起来。此路边河浜虽不甚宽,然则水草成片,水质清澈,再看那垂钓之人,多有鱼护下水,表示已有所获。更有一个亮点:除了不少四轮停路边,更有许多两轮电瓶车停身后者,料想乃是本地人氏。在此钓点密布之地,附近之人愿意骑电动车来此做钓,实乃大有含义。三人略一合计,备用钓点路程尚远,鱼情也未可知,此处已然是一理想之所,何惧一试哉!
三人当机立断,停好车,分头行动。依旧是扑通大师去套取一手情报,空军司令侦察地形,鱼米秀才准备钓具。不一时,那扑通大师已然成竹在胸,打探得此处马路两旁,都是野浜,可随意垂钓,渔获尚可,大则半斤,小则半两,但凡下杆,收获一二斤至四五斤不等。那空军司令亦回报,河中水草众多,钓者也是手杆居多,西头有一处开阔水面,适合台钓。
三人当即商议,由那空军司令去台钓,另两人一个由东至西,一个由西至东,开始布窝。但见这秀才再取窝料,沿河边走边看边打窝,正是深浅有度,远近有章,密中选疏,宽中选窄。一时布好五六个窝点。旋即重装线组,再挂红虫,抖擞精神,伸竿入窝。
此番却不比之前,不消三五提拉,已见一个顶漂。那秀才手腕上抬,手肘下压,感觉竿稍有力,心知是中鱼了。稍一停顿,凭着经验,判断鱼儿不甚大,直提出水,收杆摘鱼。握在手中略一端详,见此鲫鱼长约二寸,重约八钱,白肚黄背,鳞片齐整。正所谓:
清水出黄鲫,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这秀才一发不可收拾,下杆略做引逗,就上一尾,几个窝子轮流下来,已得十余尾,只是都不甚大。掏出手机,和那扑通大师一番沟通。才知道那边也是小鲫连杆,看来西头只多不少,遂提桶西行,合兵一处。
原来这几人钓鱼,渔获还是其次,吹牛扯淡必不可少。这各自为战,有口没人吹牛,上鱼没处显摆,正好比锦衣夜行,孤掌难鸣。这番秀才来到扑通大师的钓点,只见河面浅窄,阔约五米,深止二尺,水草稀疏,然则不拘窝点,随处下杆,略一引逗便即上鱼,可见河中之鲫泛滥至此,饥饿如斯!这二人连杆不停,心中虽喜,口中却只称“太小了”,“没意思”,此为钓鱼基本功之“装逼”是也。但凡有一人片刻没口,亦或有口跑鱼,另一人便会冷言相讥,曰“菜鸟",曰”拜师“,凡此种种,嬉笑怒骂,怡然自乐。
再说那空军司令,选在河中间开阔之处摆好钓椅,开了团腥饵,支起盆架,选一根12尺并继软竿,小钩细线,开始台钓。这鱼竿一下水,只见水浅漂长,朔风野大,已是暗自叫苦,待得拉饵下杆,竟全是猫鱼白条闹钩。硬着头皮,狂抽一气,小鲫片鳞未见,白条倒是挂了好几条。
初时看那扑通大师手杆连杆上鱼,已是略有悔意,又想那鱼儿必定无所挑剔,尚且暗自鼓劲,加紧抛竿。过得片刻,看那秀才也来,两人合兵一处,手杆此起彼伏,上鱼不断,耳中传来阵阵鱼竿抽拉之声,嬉笑之语,早已是口干舌燥,心痒难耐。喝骂一声,起身掏出面条手杆,也挂了红虫来共钓一窝。
那面条手杆果然竿稍细软,挂红虫弯三节,上奶鲫溜一片。惹得旁边两人又是嫌弃又是讥笑,皆道:“司令,台钓又空军了?“这司令也不回答,斜刺里把那七星漂荡入窝点,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司令,又来占我们的窝?”这空军司令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蹭窝不能算占,蹭窝!钓鱼人的事,能算占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软竿护线”,什么“越钓越多”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河岸边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时光荏苒,快乐短暂。眼瞅着日头当顶,已是正午时分,这三人略感腹中饥饿。那扑通大师自告奋勇,摆出野炊之物,开始埋锅造饭。对这沪上男子而言,此等活计乃是日常基本功课,技艺纯熟之至。今日野炊,去繁就简,只用“炉面蛋菇”四样。这炉乃是一卡式炉,一扭就着,火苗极旺。这面乃是辛拉面,用沸水烹煮,搭配以鸡蛋增添营养,再佐以蘑菇增其鲜味。不一时已盛入方便纸碗。
这三人以钓箱为桌,围坐一圈,喝那汤,辛辣香鲜,吃那面,劲道爽口。不一时风卷残云,滴汤未剩,意犹未尽。那扑通大师小资情调,又取一口净锅,烧了半锅沸水,再加入西洋咖啡若干烹煮,虽在荒郊野外,朔风阵阵,然则仍旧香气四溢,沁入心脾。一时煮就,三人各自分得半碗,细细品味,赞叹不绝。此番面足咖饱,方才心满意足。
这众人不由感慨,这咖啡之物,与那钓鱼何其相似,皆是苦中作乐,自得其乐也。 吃罢午饭,餐具收拾停当,三人再度提竿做钓。午后鱼口渐稀,塘小水浅,无甚惊喜,不觉已是意兴阑珊。遂一呼二应,收竿开路。将那渔获留大放小,放入钓箱之中,充上氧气,以保鲜活。
归途之上,三人见沿路遍是钓鱼之人,不由感叹这宝岛实乃垂钓圣地,一面回味今日之旅,一面筹划下次之行。车行至崇明跨江大桥,只见天高云淡,烟波浩淼。那鱼米秀才追思太白豪放不羁,不禁乘兴而歌曰
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此入海来。
君不见,风餐露宿钓鱼郎,朝如潘安暮成炭。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宝竿空恋塘。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尾钓尽还复来。
烹面煮咖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碗。
扑通师,空司令,将爆护,竿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手机电视不足贵,只愿垂钓不愿躺。
古来圣贤皆寂寞,从来钓者不留名。
宜将逸致寄山水,不可沽名学姜尚。
钓友莫言琐事缠,偷得浮生半日闲。
三更起,四野寻,省出私房换香饵,与君同钓万水间!
附几张图片,供大家欣赏:
好文笔 好渔获
爆护
太有才了
被钓鱼耽误的文学大师
好文笔
有才
去崇明几次,找不到好钓点
崇明钓点找不到
有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