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怎样打窝,四个步骤能收到奇效!

1莫醒门子12020-06-14 08:10:18

鱼口不理想时,就会想到打重窝,打了重窝效果也不一样,有的爆连,有的连个口都没有。打了重窝反而没口,认为就是“死窝”了,而别人爆连却不死窝,肯定是有原因的。

都是“重窝”,效果却不一样,肯定是方法的问题。大部分钓友对重窝理解还不透彻,做法不对,死窝也就不足为奇了。

重窝意义 :

重窝的目的是诱鱼和聚鱼,在某个水域鱼口经常不好的情况下,打重窝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大量窝料投放于某一点,让鱼吃食“核心”化加强。

重窝气味浓密,诱鱼时效长。同时大量的窝料又能留鱼,留住的鱼数量也更多,为后续作钓创造了先决条件。

这就是重窝的特点,也是它的意义所在。也只有先明白重窝的特点与意义,才能以“核心”为根本,去做接下来的作钓步骤。

一 : 窝料选择

窝料多种多样,主要有商品料和土产粮食类,商品窝料发窝快,但时效短。土产粮食窝料发窝慢,时效却较长,留鱼要更久,两者要分清情况来选择使用。

自然水域野钓小杂鱼太多,用商品料做重窝就容易死窝,虽然诱鱼快,但只见鱼泡不见鱼口,有些口也多是钓饵落底前的小鱼截杀。因为窝料太多,吸引了大量小鱼在窝中游弋。而离窝子较远处下竿,又失去了打重窝的意义,除非独守大鱼。直接挂上窝料钓,却难保在众多的窝料中,鱼就一定会选择你钩上的窝饵。

而搓硬饵钓虽然能到底,但重窝下去,窝中鱼龙混杂,搅得水底混沌不清,多是蹭线的假口,还时不时空钩锚几条鱼上来,这就是死窝的典型表象。

所以野钓打重窝,不要用商品料,商品料主要用在黑坑和养殖塘。

野钓用土产粮食类做重窝,虽然诱鱼性慢,但是留窝时间长,基本都是大个体鱼。野生鱼的食性就是粮食类,一生中吃得最多,早已形成偏好,大鱼更是如此,商品料的异香反而容易引起警惕。而且味型较淡,几乎不招小鱼,上鱼清一色大货。

野钓用粮食类,一般用得多的就是玉米粒,但现在夏季有种农作物多数人都忽略了,就是“红薯”。

红薯野钓作重窝,效果最好,不论鲤鱼、草鱼都爱吃。

二 : 窝料投放

① : 野钓;

野钓由于鱼密度低,窝料投放要多些。把红薯煮得半生不熟,再切成大块状,以鱼吃不下为原则。不煮熟水底耐泡,而且没熟的香味更贴近自然发酵物的味道。切成大块,不让鱼吃下去,只闻其味聚窝转悠。

野钓用玉米做重窝,一般要提前几天分批次打下去。因其是生的没香味聚鱼特慢,煮熟了又吃得下,就是鱼的大餐了,没有钓的意义,还不如现煮现钓。

而用红薯就可以一次性打下去,现打现钓。半熟的香味诱鱼快,重窝下聚过来的鱼又多,却又吃不下口,只有吞食你的钓饵。

吃不下不分散鱼口,才有“重窝”的意义。

② : 坑塘;

坑塘都是养殖鱼,从幼鱼期开始一直吃的基本都是饲料,用粮食类重窝反而不好,因商品料成份与饲料相通性强。

坑塘也要一次性大量打下去,中间不补窝,时而补窝不利作钓,新投入的料对鱼有新的吸引力,分散作钓鱼口,影响总渔获量。

三 : 作钓方法

① : 野钓;

半熟大块的红薯打重窝,可以现打现钓。为了加快诱鱼的速度,窝子打下去后,再结合抽散炮的方法诱鱼,如果对象鱼进窝有口后即停。

这时换上切成小丁状,能入口的红薯钓饵,就会有鱼咬钩。不用担心散炮招小鱼,打什么钓什么,大块的红薯留鱼,只有选择小丁状的下口,小鱼痴迷的是散炮碎屑。

一定要窝边,避免小块钓饵淹没在“重窝”中,难以发现。而且鱼刚进窝时贴着窝边钓,随着鱼越聚越多,搅动窝子变混浊,就适当往外推移。

这也是钓重窝的“精髓”,由里及外顺延饵着点,可通过漂相的变化来决定顺延的时机。抖动、大斜向快速黑漂就是鱼太密集,出现的典型漂相。

当然野钓资源少,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但要预防,有的野外水域底泥也比较厚重,搅动下会降低鱼发现概率,要视情况而定。

钓窝中就绝对不可行,鱼发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别忘了做的是“重窝”。

② : 坑塘;

坑塘的鱼密度大,而且底泥更厚重,与野钓不同,底泥上还有一层质量非常轻的浆层。重窝下去后,窝内鱼群密集,搅动下轻质浆层极易上扬,伴随扬起的还有雾化的窝料。

坑塘的鱼平时就不太贴底,重窝后上扬的浆层和饵料,鱼会跟着离底,随着鱼越多,就形成了立体状。这时无论钓窝中还是窝边,哪怕一饵抓底,一饵高悬都没有真正的鱼口,都是些蹭线的假口。

这就是坑塘重窝后的死窝现象,鱼都离底在半水,底层是个盲区,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钓行程,抓“截口”。

重窝下行程抓截口,饵着点不能触底,而是钧浮方式下的行程。就是完成一次抛竿浮漂站立到位后,双钩饵是离底的。

饵着点和野钓一样,视情况由里及外顺延。更不能钓窝中上方,窝中鱼密度最大,抢食历害容易乱口吃不牢,空竿多效率不高。

而窝边的鱼相对要少,吃口稳,一竿一个效率反高些。而且窝边行程中动态的饵料,也会吸引一部分窝中的鱼口,不用担心连竿的问题。

还有钓行程的钓饵就用颗粒类,用雾化商品饵,抛竿频率高,只会把鱼层抽得太乱,而颗粒类几乎没雾化,能定住鱼层,而且坑塘重窝之下,尽是些雾状物,固态颗粒更稀缺,来一口最实在。

归纳总结

钓鱼打重窝好与不好,只能用钓法来衡量,方法不对肯定就不好,对路了也就体会到了重窝的好处。

别人能够连竿爽拉,肯定是有原因和道理的。跟着做又不明白重窝的特点,更不按情况理清步骤,就盲目整几盆子下去,就只能看鱼的心情和自己的运气了。

用对了重窝,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重窝”之下也会有好收成。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又让小伙伴们涨见识啦!

很久以前长沙

学习了

很久以前长沙

请问怎么样才算是煮得半生不熟?

很久以前长沙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