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钓鱼,当代中年男子的终极爱好

茅塔河一号钓场2020-06-09 16:13:08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如今的网上,有年轻人每天奔走在各个话题下争得面红耳赤,有中年女人每天定时定点发鸡汤晒娃乐此不疲,相比之下,中年男人们的朋友圈就简单多了——

要么晒今天的钓鱼成果,要么晒今天的作诗成果。

当然,后者对文学造诣明显颇有要求,因此,钓鱼也就成为中年男人的终极爱好。

如同年轻人将游戏当作心头好,中年男子在钓鱼这项爱好上付出的精力,一点都不亚于年轻人日夜鏖战打游戏。

有人调侃,“钓鱼佬的江湖没有儿女情长”——

手杆、海杆,无不精通,电话通知后10分钟即可出发。

上至打窝、和饵料、做线组,下至挖蚯蚓,扛鱼,下水探底,什么事都做的来——馒头、矿泉水已准备好,家人不支持钓鱼已经断绝关系、老婆不支持钓鱼已经离婚、小孩不支持钓鱼已经送人,无业游民、随叫随到,吃苦耐劳、刮风下雨,从不退缩。

中年男子钓鱼有多上瘾?喝茶诚可贵,麻将价更高,若为钓鱼故,二者皆可抛。

饭可以不吃,鱼不可以不钓。

据说中国每年参加4次以上钓鱼的人群,约有1.2亿。平日里在家连拖地都懒得抬脚的中年男人,在钓鱼这项事业上,事业心强到你难以想象:

买菜300米嫌远,钓鱼驱车30公里以外甘之如饴。

买件衣服100嫌贵,买根钓竿1000,嘿,划算!

给娃辅导作业,随便做做,钓鱼做个攻略,察地形观天象看水流,事无巨细。

年轻人看到方案就头大,熬夜写方案就头秃,殊不知他们的长辈为了钓鱼,写下的方案可以整个淹没甲方,熬过的夜对比他们打游戏之时也不逞多让。

正如长辈们对年轻人日夜沉迷打游戏的行为嗤之以鼻,年轻一辈也不懂钓鱼之于中年男人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

毕竟在这个“空调WiFi西瓜”堪为假日顶配的年代,顶着大太阳手持鱼竿坐一整天,恐怕太阳不暴走年轻人先暴走了。

维持一个动作一坐就是整整一天,顶着近四十度的高温,把自己晒得白里透红红里透黑,中年男人对钓鱼绝对爱得深沉。

要论为什么他们对钓鱼这么执着,为了吃吗?显然也不是,他们对钓鱼的数量也是不甚在意的,因为更多时候,他们钓鱼的成本远超鱼本身的价值,钓竿、鱼饵、鱼塘费,哪一项不比买鱼贵?

他们钓的是什么?可能是一段独处的时间,一段和志同道合好友的相处时光。

据说在日本,有一部分中年男人下班之后,不是立刻回家,而是喜欢到小酒馆去相聚喝酒,排解生活的压力。

其实排解压力的方式在中国也有。前几年《我的前半生》播出时,地下停车场一度很火,地下停车场车内的那个狭窄的空间,被称之为中年男人的“人生避难所”。

他们往往会在地下车库车里呆坐很久而不愿上楼回家,因为坐在车里还是自己的世界,出了车门就是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

而钓鱼,就是他们给自己创造出的另一个空间。

比起下班后偷来两小时在狭窄的空间里自怨自艾,拿着鱼竿坐在河边感受大自然,顺便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侃侃天、吹吹牛,显然更让中年男人通体舒畅。

且钓鱼存在的优点就是,你必须全神贯注地盯住水里的鱼竿,当精力集中在一块,你很难有心思再去想别的,诸多烦恼自然抛之脑后。

更何况,对于中年男人来说,钓鱼就像是小孩子开盲盒。他们也不知道,下一秒钓上来的是什么。

他们在意的不是钓多少,而是扯上鱼竿的那一刻,那种期待以及惊喜到来的心情。

平静无波的日子,总要有些小惊喜,才能让人觉得,日子是鲜活的、可爱的、值得热爱的,不是吗?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嗯嗯,写的不错,抄的吧

很久以前十堰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