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三十余载,从自制竹竿,自制鱼线鱼钩到现在的台钓,一路走来,谈谈点心得。
一年钓鱼频率不少于300+,属于那种一有机会就钓的那种。鱼竿也从传统手竿到现在正常的3.6鱼竿,是越钓越短,线号也越来越细,正常1.0+0.5或者1.2+0.6,
但是一直有个问题很棘手,不喜欢长杆,不喜欢大线,经常遇到鲤鱼,经常切线怎么办,换长杆,换大线已经不习惯了,只能自己摸索怎样最大限度不切线。
切线太多总的总结经验啊,也听过大师分析,也研究过控鱼视频,效果不明显,只有自己摸索一下了,因为几乎天天钓鱼不在乎鱼获,所以在中鲤鱼时,就不断换手法控鱼。在底层牵引溜试过,在中层溜试过,不断左右摆竿变换风向试过,直接拉到水面试过。最后大量试验结果出乎我意料。
居然是快速拉出水面,切线最少,很李*毛说的鱼不能见光完全相反。由于短竿细线操控范围很小,所以中鲤鱼后,反应必须要快,鱼在被刺后,到发力往往有一至二秒的反应时间,在这时间内拉至接近水面能大大降低切线机会。虽然拉的心惊肉跳,但是只要把它控制在水表层,其实它的力气根本就发挥不出,远比在中下层埋头猛冲的力气小。
相信很多钓友都遇到鱼往前一冲切线了。而偏偏就不敢发力把它拉至水表面。过去我也这么认为,所以子线切了,鱼跑了无数,在反复试验后我现在切线概率降低不少,就常用线组四五斤的也经常平安上岸入户。最高记录1.0+0.5鲤鱼七斤二两
还有一个心得,就是夏天鲤鱼开口旺盛,水草青苔也多,很多人中大鱼后会牵离水草,我的大量事实证明,把鱼牵进青苔,菱盘,鱼发力会小很多,一个水草能影响它摆尾发力,尤其是青苔,进去就发不了力了,当然那些树枝很顽固的草另当别论了。这些都是大量试验证明的。只要中鲤鱼,我会毫不犹豫直接拉,抬不了头也拉,不拉也是切,拉出来机会就多了,当然这也要你的手感,控鱼真是大学问。
当然钓鱼没有模式,很多人都习惯于自己的方式,没有对错,就是爱好,就是娱乐,如果有相同困惑的钓友不妨试试。
祝钓鱼们身体健康。大鲫大鲤。
经验之谈
颠覆我的认识,学习了。
学习了
说说饵料,怎么让鱼开口更重要
颠覆我的认知,学习了
大师高见!
居然有人跟我感觉一样,但是我中鱼不敢试,只能感觉应该拉出水
受教了
我和你的观点一致,鲤鱼就要快速迁到水皮,在水下溜鱼被切线的机会比快速迁到水皮大多了
不用钩不用饵鱼不爱脱钩。
你的观点符合物理学原理
好经验,受教了
说实话细线博大物看运气,
实践出真理,大师!
会不会有这么个情况,就是能被一下子牵出来的鱼其实本来活性就不高,容易控
实践得真知,佩服楼主,第七张图片是大桥人工湖?
你的线质量好!
我是摆动杆子能拉回来,但是到近处摆头往往脱钩,特别是让口的鲤鱼,不让口往往正中上唇不容易跑,现在我野钓努力在增大钩号。
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