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一日
早晨独自来到钓点。一早风就很大,东南风,三到四级。河走到这里,拐了个弧度较大的弯儿,我在弯儿的南边。
河面有浪,测试发现,不走水。只要不走水,有点风儿往往鱼更好钓。唯一的不便就是钩子投窝费劲,手执长竿费力。
八点之前的太阳威力较弱,所以,第一批两个窝子打的位置在右边,钓的时候头顶没有阴凉,晒太阳。戴上渔夫帽,又有风,不打紧。
今天风大,鱼口也特好。打窝之后不过十多分钟,就有口了。
两个窝子钓出了一斤多鱼,时间到了九点,去左边十多米再打两个窝子,备份,回到老窝子再钓半个小时,又获得几条鲫鱼。没口了,来到后打的窝子,不用等待,这里的鱼进窝子了。下钩就有了。
今天不打算玩一天,中午,到了太阳地就收竿回家吃午饭,跟老伴儿约好了的。昨天自十二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在太阳地晒着,回去到了车上感觉有点儿不适!头有点儿昏。以为是血压升高了,到家一量,正常。我知道是头昏的原因了。
到底是老了,一个甲子拐弯的年纪,老年不逞当年勇!不禁晒了!硬抗是不明智的,凡事当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左边有并列的三棵杨树,巨大的树冠为我支起了巨大的遮阳伞。一直要到十二点半,太阳绕到西北,阴凉才没有了。
这两个窝子又钓到了一斤多鱼。
十点半打第三批窝子,还是两个。打完爬上河岸——钓鱼时由于水位低是下到河岸底部的。喝茶。台湾高山茶。茶汤浓酽,香味淳厚。
再钓。
两个窝子又钓获斤把。
十二点了。对岸有人收竿了。走了七八个人。听他们说话,都是临河镇的钓友。
我也收了。
跑到渡口得二十多分钟。隔河千里路。渡河还得几分钟。到家就得到十三点多了。来去的时间,在城区和过河后跑的这段路花费最多。
一上午,五斤。
五月二十二日
“简单天气”预报比较准确,今天还是三到四级偏南风,最高气温三十二度。本来想休息的,昨晚同事王老师电话我,想钓鱼,他明天有时间,后天又没时间玩了。钓鱼人的钓瘾我理解,他天天上班,难得有时间过瘾。钓点他没去过,带他来。
他开车。我精简了钓具。一枝竿一瓶饵料一包蚯蚓一板子线三支漂三根主线一把折叠凳,装入牛仔双肩包,背了就走。再提个鱼包,里面放了一个保温不锈钢茶壶。而王老师的钓具就比我多了去了,台钓椅钓饵包钓竿包……,走了二三里,即使年轻也累得够呛。
为王老师选了个钓位,有阴凉,也有鱼。
我还是老地方。
河里有浪。风送来清凉。
十多分钟,下钩。有鱼上钩。
这是第一条鱼,漂亮吧?
今天的鱼口比昨天还好!咬钩够猛,抢钩够快,快节奏、快频率地上鱼。
个儿较大的钓了不少。
西岸那条水泥船上已经有几个人了。船的北边也不断上人。大多是台钓。传统钓的几乎都没支伞。传统钓,不断跑。打窝多,不在一处,哪能固定在伞下?我也有伞,带都没带。只有在大运河玩抛竿的时候才用下伞,端坐伞下,守伞待鱼。
身后史老板的老婆唐大姐在收油菜。油菜成熟了,菜莢鼓鼓的,再不收就要爆荚了。
“今天风大不好钓吧?”唐大姐说,她走到我身边,手提着镰刀,跟我打招呼。我说,有风反而好钓,已经钓到十几条了。她说,那真不错!唐大姐一米五几的个子,身材匀称,面容清秀,只是天天暴露在太阳地干农活、养鱼、养螃蟹,尽管带了遮面太阳帽,也被晒得黝黑。非常勤劳,很能吃苦。在农村,应该是个优秀农民了!
电话王老师,问他钓得如何?他说,鱼口很好,就是鱼头不大,最大的二两,已经有二斤了。问我要不要补窝?我说,鱼口稀了就补一点,不要补得太多。
他台钓,两支竿。
太阳地的垂钓结束,我来到树荫下。这里的窝子也给力。
我没补窝,都是打新窝。哪怕离老窝子两米远打新窝,效果也比补窝好。
树荫下,又有风,凉快,惬意!鱼口又好,这种快乐,这种感觉,真得好极了!满满的幸福感!
十一点,王老师电话我,说你那里还有口吗,问何时收?十点半我再打了一个窝子,刚钓出两条。我说,有口,十二点收吧!你再补点儿食,一会儿就有了。
这个窝子钓出了十二条,也到了十二点十分了。收竿,同时通知王老师收。
王老师钓获约五斤。我钓获四斤三两。
五月二十三日
昨晚,钓友小李微信我说,陈叔带我钓次鱼呗,我最近多次空军了。好吧,再去,带上小李。我说,最近我都玩半天,各开各的车吧,你想玩一天,你继续,我回家。
第一次见面,尽管网上认识已经二年。小李很守时,好!在约定的地点,他比我先到,我迟到了一分钟。
过了河,要跑路。我是精简后的钓具包,简单,轻快。而小李呢,大包小包,斜挎的,肩挂的,手提的,看着都累!台钓箱沉沉的,竿包,伞包,哪个轻?还要提着花花绿绿的商品饵料,鱼护包,PV水包,食品,饮用水。我要帮他拿两样,他怕我累,不给。说,不重不重。又说,“会钓一根竿,不会钓摆地摊。”既恭维了我,又给自己解了嘲。我哈哈大笑,这位年轻帅哥情商真的很高。
学医药的,在群里好像看到有钓友说他有硕士学衔。初次见面,我没好问这问那的。
只问了底窝料的问题,我说那个配方你改良了?他说,有一点改良,加了一种食品和药品添加剂,味儿香甜。名字说了两次,好几个字,我仅听清最后三个字是“麦芽素”。我说网上有售吗?他说,没有,一般商店也没有,都是商家从产家大批量进货,论克论斤的人家不卖。能帮我弄点吗?行,我帮你从商家搞点儿。
小李在昨天王老师那个位置停下了,他一眼就看中了那个地方,有眼力。
我去了老地方。
河边草里的花篮里有鱼,跳的动静很大。有一个花篮触手可及,看到里面有好几条鲫鱼在跳。我不为所动。
小李跑了过来,说,陈叔,我忘了带漂盒了。我忍俊不禁,带了那么多东西,竟然忘了带漂!我说拿我的用吧,不过因为有风浪,我带的都是大漂,吃铅重。
我今天打的第三批窝子没在老钓位,开辟了新钓位。老钓位的两组窝子,第一组中的一个还可,钓了一斤多。第一条就是个板鲫。
南风四级,控竿费力。
后来的三个窝子,加起来钓了斤把。
“天天钓鱼,吃得了吗?”唐大姐穿了齐胸皮岔来收蓝了,走到我身后,跟我打招呼。我到这里的时候,她还没来。我说,吃不了啊,都送朋友邻居吃了。我图个好玩儿!
果然,唐大姐从那只离我鱼护最近的花篮里倒出了七八条鲫鱼,个儿都大,约一斤多。从另一只蓝里也倒出了斤把。
十点,我来到北边的一棵树旁,这棵树可以遮阳,河岸下边有一片茂密的芦苇。芦苇显然已经步入了衰老期,长得既细又弱。今年新生的与去年已死的掺杂在一起。这里肯给没人钓过,因为没有钓鱼人留下的痕迹。我下去踩倒了那些芦苇,正好垫脚。
打了两个窝子。离岸近,水深一米三四的地方。
半个小时之后,这两个窝子意料之中的好!
十二米竿收了三节,好控竿,也轻快。
先是白条抢钩,后来鲫鱼登场,钓到的都比较大些,一两五左右。
连续钓到了二斤多!直到太阳转过来了,暴露在了太阳地,时间十二点一刻了,还有口,但不敢久留于阳光下,收了。
小李过来了,拿了一只苹果一只油桃给我,盛情难却,我要了一只油桃。他看了我的鱼,说他钓到的也都这样,鱼头还可以。
小李继续钓,我跟他告别。小李说,漂我回去时电话你,方便的话请你去拿一下。我说,不要了,送你了。他说,我有一百多支漂呢,这种漂我不用的。
一百多支漂!天,一个小型渔具店也没这么多吧??
获鱼五斤三两。
午休起来,我看小李在群里说,没带漂盒,用了陈叔的传统钓大漂,吃铅四五克,一上午尽调漂了,根本看不出鱼吃没吃!哈哈……我看了忍不住笑。那支漂,为啥在我手里得心应手,连竿直飞,到了你手里就不知底了看不出鱼讯了?
那支漂是我在宿迁市项王路“开心渔具店”买的,仅仅花了十元大钞!真是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小李钓到下午三点收的,获鱼二点六千克。他手里有一支电子漂,带了,两支竿。所钓到的鱼可能都是这支电子漂的功劳。
接到了儿子的电话,下午来了淮安。
校长辛苦
求钓点
老哥这是什么河
呵呵,又见大卫哥!谢谢慰问。
泗阳的民便河。
民便河。
宿迁的民便河。
首先找了淮安板块才找到帖子。先点赞
小李调漂一上午!
这一次和陈叔钓鱼,真心学到大道至简,精简装备提高钓技!同时也发现我和陈叔有个共同习惯,喜欢喝茶,钓鱼再累都要背壶水。诶,最后糗大了,爱收集漂的我,第一次和陈叔钓鱼就忘带漂了
我是新手,见笑了
不带这么谦虚的吧?你是新手?确定?
哈哈哈,忘带某种钓具并非常态,偶尔忘带,谁没有过?我还遇到过忘带钓竿的呢,信么?我有一次忘带蚯蚓了,在高渡高湖那儿,就我一人去的。正要开车去高渡街,遇到了一个青年钓友,问我怎么走了?我说没蚯蚓忘带了。他说,别跑了,我有。给了我一袋。给他钱,没要。
很喜欢校长不与世争,不与人争的悠然
嗯,喝茶,一辈子爱喝茶。
那漂不是他自己的,又不习惯用大漂,调来调去,很正常啊。
谢谢!
呵呵,谢谢你的欣赏鼓励!活了六十多年了,还没有这样的悠然那就书也白读了活也白活了!人到此时,都这样了。
好文章,好风景,好渔获。
期待校长在淮安的垂钓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