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边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 张志和
唐代诗人张志和一首《渔歌子》,将春天鱼钓的闲情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领略了千年之前的先民在河泽溪流之间渔猎之景。先民捕鱼是用的何种工具诗人没有交代,但就冲这份只看风景、闲适与浪漫,定是垂钓无疑了。
初读到此诗,就令人遐想无限。
雨钓,此梦久矣!
《寒江独钓图》 宋 马远
宋代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描绘了老人“独钓寒江雪”的空旷场景,为传世名作。图中有清晰的蓑衣和钓竿(还是纺车轮哦)形象。
蓑衣是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它是远古农牧时代的产物,但也相传了数千年,至今还有蓑衣在卖,但却从实用雨具变成了特色店面的装饰品,更为轻便防雨的现代雨具更加人性化,但它的塑料感确实跟大自然的草木气息不大般配。幸好还有绿色可供选择,也算是折中方案了。
光做梦,梦还是梦。古人都有这份情致,作为“后浪”的我们,没有理由落在后面。
那千万美梦,不如一次行动。
雨说来就来,仿佛故意来促成这段故事。不能辜负了老天爷的美意。
二话不说,直奔附近的杂货店。
“老板!雨披,雨鞋,来两套!”
雨点刚一落下,杂货店老板就把雨具都挂在了门外——这机灵劲儿,活该老板发财!
再熟悉的钓点,经过雨水的洗礼,也是另外一番美丽。潇潇雨未歇,阵阵蛙声起。
雨意正酣,阻挡不了钓鱼人寻找钓点
河边泥土被雨浸透,变得泥泞不堪,来桥上试试。
因为风大,又变换了几个钓点,尽量找个避风处,不然真的难以下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鱼儿开始上钩。
鱼获一
雨时断时续,但风更加活泼好动,时而摇动水里的浮漂,时而拉扯新雨披的衣袖。但鱼儿也是欢腾雀跃地连续上岸。
最终鱼获
雨中垂钓畅快淋漓,鱼获满满。雨快停时,村里爱钓鱼的大爷也骑车前来解毒。看来,钓鱼人不论男女老幼,新手老手,都被这雨撩拨地茶饭不思啊。病入骨髓者,唯有一钓方能解了这万千相思味儿。
又想起柳宗元《江雪》里的那个钓者。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有多少故事都能浓缩在这一页扁舟和一枚弯钩之中。冥冥之中的多少机缘巧合,让我们选择同样的方式去亲近山水自然之美,风霜雨雪之变,用垂钓去体味古人之思,是为大幸哉!
连日高温闷热,不易出钓,发个雨钓帖子凉爽一下。
钓点不错,可以分享一下吗
好文
该文绝对能入选年度最佳
感谢鼓励
感谢支持
感谢鼓励
此文应获年度佳作创作奖!
好文
好文彩,赞一个
好文采!
最难钓的这段时间,我们这天气太不稳定了,野钓没口,鱼塘也没口
哈哈哈哈
好文采
写的好
舒坦了
不错不错!
好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