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入田关河了,距离蚯蚓作饵有段时间了。进入夏季后,渔具包里再也没有蚯蚓的身影了,商品饵成为主流。出发田关河浩口段。
骑行河边小道,钓鱼人真不少哩。顺便拍几张风景图。
草木生长茂盛,河水涨了不少,碧波荡漾。来到一闸旁,找到一片水草稀少段开干。水呈微流,西北风拂水面而来,显得流速较快。钓深1米9左右。自制酒米打窝,5米4手竿,线组1.2X0.6,芦苇长细尾漂,3号伊豆有刺双钩,单开天元浓香型鲫鱼套餐,离底5公分左右作滑钓。
自因受疫情影响而城市解封以来,个人观察田关河作钓者大多数手竿长度为678,即6至8米。如果视力好、体力佳,采用9米及以上手竿也不为长。如果借以钓台,竿长全凭个人喜好,能钓远尽量求远,养成鱼儿觅食离岸较远这一现象。再就是作钓方式为重铅着底、滑铅抓口,不管是蚯蚓还是商品饵作诱饵,都有不错的效果。
个人使用拉饵作钓一般都是离底5公分及以上,不管是静水还是流水。水底无挂时也如此,如果有挂,须下推漂座至合适位置,直至不挂钩为准则,为的是留有饵料散落雾化的空间。
拉大饵团抛竿入水,数竿后见漂下顿。下顿在滑钓流水中是常有的漂相。见口就打,扬竿刺鱼,飞身上岸。
这第一尾居然是一小板,白白净净,体阔身圆。接着紧抛数竿后下顿黑漂,扬竿。
白条一尾,肚肥身长,甚是可爱。由于河流呈东西走向,坐南朝北作钓,西北风拂面而来,每次顶着风口抛竿,须起身才能将饵送入窝中。风力时而疾、时而微,导致入水点难得掌控,有时候几竿之中才投准一次。采用滑钓时须竿把不离手,竿身随水流而移动,随时抓口,不像滑铅着底垂钓那样,竿身托在竿架上,可腾出双手干点别的活,轻松轻松,只须用眼观漂。因为抛竿有难度,不仅消耗体力,并且还因抛竿频率大打折扣导致诱鱼进窝有难度。
权衡再三,决定换作4米5短竿,至于对于鱼口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线组仍为1.2X0.6,因有白条存在,为了卸鱼方便快捷省时,采用3号无刺袖钩,浮漂同上。此时需重新打窝。
换作短竿后,轻便省力入水准,抛投受风力影响较小,并且不需立身。午时作钓时间紧、路途远,抓紧挂大饵团,快投快抽诱鱼进窝。数竿之后白条来报道。
不管白条也好,小鲫也罢,给口就是对垂纶君最大的恩赐,感谢鱼儿,知足了。继续抽,下顿黑漂,打。
小鲫一枚入掌中,非常健康。继续拉饵入水滑钓,抖动竿尖诱钓。黑漂,扬竿,弯弓,有点份量。
因拍钓,留下了这段精彩视频,脱钩入水,离我而去,倒没增添多大遗憾。久涉江河,这等事见多了。时间慢慢过去,口也渐渐地好起来。
看来短竿作钓有口已成现实,近岸有货已入护中,空军之冕与我无缘。加倍努力,奋战午时口。钓好每一趟鱼,抓准每一次口。多次有口,有口必抓,上图。
感谢您的阅帖,祝天下钓友岁岁平安,天天快乐。
鱼货镇楼。
厉害!
不错
宿唇
钓的真多
好天气天天有
不错
这一段能钓到鱼真得感谢网工没来上班
可以的
可以
不错呢
不错不错
过奖了。
谢谢。
感谢您的鼓励。
是滴。
谢谢。
一是水大,二是钻了网工的空档。也算是运气好点。
理论实际结合完美大神
接受您的鼓励,感谢观帖。
从照片上看,钩距很大吗,这样有哪些优点呢?烦劳大师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