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之家商城一周岁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实惠,必须祝贺!
鱼竿、饵料、工具,这一年里有一大半都是在商城买的,主要就是图个放心、便利,确实也有一些使用心得,都可以写点东西出来捧捧场,但今天最想说的,还是与社区认识的一位钓友的一段小故事。
这事儿源自我突发奇想的要写一系列“老司机带你飞”的基础知识贴,对自己的垂钓知识和经验做一个梳理,更是分享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有无。
垂钓知识有多庞杂,想必也不用我多说,而且大多都是形而下的“照这样做就行”,而没人告诉你形而上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道家拥趸和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试图提炼其中略具普适性的原理。说实在的,这种带学术风的文字不适合当前大环境,于是用“老司机”的口吻来讲述,自己写着省心、开心的同时,也可以冲淡枯燥的学术感。
结果老司机也不能总开夜车,在写到《氧气与鱼》的时候,因为着急写完睡觉,习惯性的用了跳跃思维,自然而然的有一些钓友反映“看不懂”,甚至还有看了三遍什么都没记住,干脆骂我一顿的这位钓友@每一天都爆护咋能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故事。
我上午出门办事,中午经过一个闸口,又犯了“看见水就走不动道癌”,不伸竿看人家钓也过瘾啊!干脆停下来看人家钓鱼,结果七八个人十多分钟一口都没有,下车一问,说就早晨慢蹦过几口,太阳一高基本就只有偶尔的小杂鱼了。
今天四级左右的西风、西南风,大晴天。前两天下雨的时候,最高温度15度,晚上只有8度,今天中午却差不多有25度,属于快速升温,不好钓是肯定的,但这个闸口是个入水口,怎么也不至于一口没有啊?
掏出手机一看,找到了问题:受西南风影响,气压正在快速下降。
天津算是个海滨城市,常年平均气压在1016到1035,低于1000就会感到明显气闷,今天奔着999去了,而且是快速降压,必然影响水中的氧气含量。
本想开车走人,但转念一想:平时这种快速升温又快速降压的天气基本不出钓,但这不正好是给钓友验证《氧气与鱼》一些内容的好时机吗?
在《氧气与鱼》中,我总结的溶氧量规律是:光合作用是C位;气压、温度做辅助;水草丛里是野区,没事可以走一走;下风、入水是龙坑,困难时刻顶一顶;高温、低压一联手,老司机也得绕着走。
这里插一句:那些莫名其妙的C位、辅助、野区、龙坑都是从《王者荣耀》里来的,这可能是不玩手游的钓友们看不懂的原因之一。
气压改变不了,没戏;入水口刚才看了,没戏;四级大风,下风口不好拋竿,还是没戏。不过没关系,还可以从光合作用和温度层面上找突破口,那就是树荫下的水草丛!
调头就是一脚油,找到这么个还算理想的钓位,支杆开饵调漂一套下来十二点半了,还有一个小时可以操作,目标鱼:底层鲫鱼。
气压低了鱼口轻,多加了一点速攻2,等醒饵的时间去跟不远处小桥头的老大爷唠了唠,老大爷为了好抛竿,选的是没有树荫的水草丛,但是从早晨八点到十二点,就一条小鲫鱼和几个小白条,一个劲的说今天太差劲。
回到钓位,打频率抽窝子,抽了差不多二十杆时,一阵妖风袭来,刚抛出去的线组偏了一米多,一提杆,挂底了…
提了两下没提动,怀疑是水底木桩,换个角度一使劲,噌的一下,浮漂上树了…
举着竿子找角度解线,结果前天下雨树叶底下没干透,脚底一打滑,啪的一声竿稍折了…
竿稍断了可以自己回家修,浮漂可还在树上呢!新手钓友可能这时候就懵了或者爬树去了,老司机告诉你:这是不对的!这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坐下歇会抽袋烟!
现在知道为什么钓鱼、抽烟不分家了吧?
主线烫断,把浮漂弄下来以后,我心爱的五米四暂时退役,仔细看了看头顶树枝高度,决定换三米六,结果一回头,看见了这么个玩意…
看不清吧?来,我给你放大!
再看不见我也没辙了,虽然是条无毒蛇,可我也不想跟它来个亲密接触。
等蛇大爷走了,换上难得一用的三米六,继续慢慢抽窝子,结果抽了二十分钟,跟刚才那位老大爷一样,一口都没有!不应该啊,直到我看到了下边这个现象:
没错,连这里的鱼也缺氧浮头了,怪不得钓底没口。再想起刚才的“蛇上路”,平时早就收杆走人了,缺氧没法钓,钓也没大的,因为大鱼需氧量更大,自然也就更难受,现在活着就是最高追求,哪有心思吃东西?但今天就是为了验证溶氧量理论,所以看看表,既然还有时间,那就继续干!
树荫下水草丛也出现了缺氧情况,那目标鱼鲫鱼也不用说,肯定上浮了,但这里起码还符合低温、光合作用强的标准,氧气比其他地方相对充足,鲫鱼虽然离底上浮但应该不至于闭口。
改钓离底!我没有按常规从下往上找水层,直接把浮漂下拉到铅坠以上一浮漂的位置,只要铅坠不会和浮漂缠在一起就行。因为现在气压还在不停下降,而中午温度还在不停上升,溶氧量只会进一步下降,鲫鱼便只会越游越高,那我就干脆直接钓半水,在这个高度引诱它上来。
钓组和饵料也要相应调整:减掉一点铅皮让浮漂上牵力更大,下钩拉小饵,上钩空着。
拉小饵是因为鱼口轻,饵太大了一口吞不进去就会有很多假动作,饵小一点就会干脆很多;上钩空着则是因为在钓半水时,两根子线最终是贴在一起的,上钩有饵就会挡口、乱口。时间有限,必须抓稳稳当当的口。
把饵抛到之前抽好的窝子上方,刚才一系列调整的效果立竿见影:第二杆便中鱼!小白条一尾。
后边又接连不断的上了大概八九条白条、青稍,直接放流了,因为有经验:小杂鱼不抗折腾,进桶就死。
慢慢的,可能是饵料雾化把下边一点的小鲫鱼拉了上来,鲫鱼小队开始报道!
大概上了有四五条小鲫鱼后,差不多一点二十分,西南风突然大了起来。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风越大越会形成更强的负压,参考一下开车时摇下窗户抽烟,气压会降的很快。果不其然,突然就停口了,我只能尽量往草边抛竿,努力争取那一点点的氧气优势,大概十杆后,终于又撬开鱼嘴,收竿小鲫鱼一枚~
再钓下去意义不大了,毕竟:高温低压一联手,老司机也要绕着走。最终大概一个小时钓获目标鱼七条,全部放流,收杆走人。
今天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诠释溶氧量影响程度的案例:低压造成缺氧,温度升高导致进一步恶化,满河空军,入水口也不好使;于是寻找温度低导致溶氧高的树荫下,尤其是水草的光合作用制氧能力力挽狂澜,两者联手留住一批目标鱼,我和老大爷的区别只是我多了一个树荫,但比入水口的飞行员们又多了一个水草;随着温度和气压继续恶化,鱼儿离底浮头,改变钓法终于有所斩获,完成验证;过了一点半,温度继续升高,风力加大继续降压,高温低压联手情况下,老司机也无计可施,只能打道回府。
如果 @每一天都爆护咋能 现在再看《氧气与鱼》最后的总结,估计就能看懂了吧!这要是再看完又全忘了,你自己说说,你对得起我那上树的浮漂和折断的竿稍吗?哈哈哈~
话说回来,互相砥砺,也是进步,抛砖本来就是为了引玉,只是抛砖不是乱扔,毕竟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感谢钓鱼之家,让我认识很多有趣的钓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再次祝钓鱼之家518生日快乐!
有大物
钓友的文章很精彩,为你点赞,哈哈
老乡咋跑天津来了?
你的眼光很独到!
天气预报什么软件啊
钓鱼天气预报
学习
非常同意,要放流的就不要进桶或者鱼护了,不然被折腾个半死再丢回去八成都活不成
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咱先不说,就哥们儿你这种精神绝对称得上是钓鱼人的楷模,咱钓鱼人钓的不是鱼,钓的是心态!竿稍折了,还被小长虫吓了一下,双重打击之下还能上鱼,我对你的敬仰如长江之水连绵不断,又如黄河涛涛......
分析得头头是道
不赖不赖,我又来了
好文章,鱼儿恨
没错,没必要造那个孽
别别别,互相学习!我对你的敬仰犹如大毛打窝日涨三尺!
忽悠的大家五迷三道
哈哈,客官里边请~
你是北大语文老师吗
我是在训练它们,顺便做个美容小手术
不是,我是北新桥老司机
很好的钓鱼指导,要是下次再整个类似文章,把水温,天气温度,气压强度,光照强度,风力等级等的数据都展现出来分析估计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