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垂钓经历,分享垂钓故事。5月10日是周日,也是母亲节,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这一天,也记录了2020骑行垂钓之九的小故事。
之所以称之为“小故事”,是因为这次垂钓过程经历了区区四个小时,暂且称作一次“小钓”吧。
今天又是个钓鱼的好天气, 被称为钓鱼人“圣地”的腊山河,有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在满是芦苇的河边找个钓位简直是难上加难了!
还好,阳台我早有准备,为了这次探钓腊山河,不到五点就出门了。
临行前看看时间还早,在家开了蓝鲫+918饵料。由于计划垂钓到上午九点就回来,本着轻车简从的原则,不想带太多东西了,可又一想,有备无患 ,为保险起见,把饵料瓶带上吧。
匆匆出了小区,骑着单车轻装前进,直奔目的地。单车上带了鱼护桶等几件简易钓具,昨晚临时帮了个1.0线组和几付0.3加2号袖子线。
也许是走的太匆忙和轻车简从了吧,到了钓场发现支架忘带了。哎呀——这还得了啊!这不是士兵上战场没带武器么。
急忙四下找寻个树枝之类的东西代替,走出不远看到一根插到水里的树叉,高兴的想,虽然一米多有点短,还是将就着用这个吧!
立即支上家伙开战,钓点水深一米多点。
原本使用3.6钓竿,可是考虑到昨天下过雨气温低,还是用4.5米钓远一点吧!还选择了吃铅量大一点的浮漂,调四目,拉饵钓一二三四五目,从钓灵敏开始。
这里都是老钓位,所以没有打窝,不断拉饵抛竿打频率诱鱼。等抛了二十多竿,也不见有口,这就奇怪了,难道真是气温低吗?
大约过了四五十分钟,还是不见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距离我撤退的时间在一点点迫近。人家钓友平时在这钓获颇丰,这都快到了一个小时了一条没有,这叫我如何收兵啊!
担心钓的灵了,再重新再找底,钓的钝一些;怕饵料藏到水草里,再调下拉浮漂调的灵敏一点;担心饵料目标下落不明显,又使用了飞铅钓法。面对如此鱼情,感觉有些无计可施了,我在号称空军基地的龙湖也没有这样不给面子吧!
分析原因,难道真是用树枝当做支架,小鱼们嫌弃简陋不给我个面子吗!
随着抛竿不断加剧,终于有了几个小口。首先来报道的是一尾小窜条,刚抬竿刺鱼拉出水面,即将入桶的一刹那,“啪”的一下,挣脱鱼钩落在地上,三蹦两蹦跃入水中。
看着惊慌跃入水中的窜条,这更加印证了我的判断:鱼出水面,看到支架,不禁惊呼,这是个啥!支架寒酸,欺俺太甚,如此钓俺,我之奈何,快逃快逃,回去报信……
哈哈!不多时,浮漂微微轻点,大喜,这是久违的漂相啊!再次提竿中鱼,一尾小鲫也蹦跳着来到鱼桶边,刚要伸手接鱼,突然又一个翻身,啪啪啪几下,同样跃进水中。
哎吆呵,今天这是咋的啦,这树枝支架虽然是丑陋了一点,可也是个支架吧!真的是不拿豆包不当干粮了。
这只是垂钓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吧!哈哈!可又一想,这昨晚绑的二号袖钩可能太小,改用三号袖钩试试。
这一换,还真有效果,稳稳当当的中了一枚小鲫,这也是目标鱼了吧!
一团饵料不小心滚到河里全喂了鱼,只得重新开了饵料。幸亏把饵料瓶带来了,要不然就要早早打道回府了。
看来,轻装垂钓也要把该带的用品全带上才好。
垂钓了两个小时,水面上开始像开锅一样鱼腥不断,可就是不吃饵。
太阳☀出来了,感觉有些炎热了,正歇歇的功夫,突然发现黑漂了。
赶快提竿,却感觉鱼获钻入水草。擎着钓竿,慢慢牵出水面,发现是一尾一扎来长的金鲫。
小遛了一下,提鱼上岸,鱼获漂亮,下钩中鱼,咬钩位置是在嘴角,说明钓的有些钝了。
距离收工的时候已经超出半个小时,由于低于预期,所以感觉没有钓够,太不过瘾了。
看鱼获,较为惨淡。这几个窜条仅够家里的乌龟一天伙食。
放流了那两个鲫鱼,长大了再来会会你们。
推车返程,大家垂钓正酣。这条河不愧是垂钓圣地,很多钓友早早的来到这里挥杆垂钓,来晚了很难找到个地方,这足以体现了垂钓魅力和资源的匮乏,所以在此呼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玩的开心!
坐 沙 发
鲫鱼身上有伤!!!
没有过瘾,有空再去
好久没有钓鱼了,馋
树杈子抢镜了
唉~,忘了带支架了
不孬!
大师专业
支架6.8包邮的,挺好的
树叉完美
很有当作家的天赋这小说写的不孬
自行车不行只要是
这个理由看着很充分
谢谢夸奖
树叉送给阁下如何
钓友,这是哪一段啊
粼湖小区南边,正冲着腊山河的木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