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如何选择一款好的鱼钩?

江湖钓友是一家2020-05-10 14:46:29

什么样的鱼钩是好鱼钩?每个人都有衡量标准,但是由于各位涉猎的专业不同,所以对鱼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既然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科学正确的辨别好坏的能力,那么奸商的机会就来了,不但糊弄你个五迷三道,而且还“循循善诱”,把你带进一个个骗局。

今天,我就给大家拆穿几场事关鱼钩的销售骗局,各位钓友擦亮眼睛。

骗局一:宁折不弯的才是好鱼钩

关于鱼钩制作的工艺,我不做解释,毕竟大多数人不懂“淬火”“回火”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热处理工艺,也不清楚这两种工艺分别能使金属材料发生怎样的变化,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所以,我单从“宁折不弯”上说。这四个字应用在鱼钩上可以理解为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鱼钩不变形、不张嘴,而是直接被拉断。

多铁血的性格啊!听起来那么的美好:在大鱼面前不妥协、不让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就这么霸气!

可是在鱼钩的使用上,到底是这种“性格”重要,还是拉力值重要?二选一的话,我猜渔友们肯定选后者。

可是,为什么会有“宁折不弯”的鱼钩存在呢?从材料学的角度来说,那是不折不扣的失败产品,这绝非危言耸听。

我不妨给大家做个通俗的比喻。

玻璃很硬,但是轻轻一摔就碎了,胶皮很软,怎么摔都摔不碎。

绝大多数材料都有这样的共性,即硬度越高,脆性越大,反之,硬度低则韧性强。而鱼钩既要保证钩尖拥有锋利耐磨的特性(俗称“不倒尖”),也就是高硬度,同时还要拥有强大的拉力,也就是需要拥有出色的韧性。

其实,从金属材料学角度看,这两点是矛盾的,因此对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有精湛的工艺,才能使制作鱼钩的材料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是这种材料的硬度和韧性在最大值的交点上,达到了这个结合点,才能做到硬而不脆,韧而不软,这两个特性才由矛盾变成相辅相成。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那种宁折不弯的鱼钩本质上来讲就是硬度太高,所牺牲的是韧性,也就是拉力值降低了。

这种鱼钩就是工艺失败的产物,说它是次品都不准确,准确说就是废品。你家的菜刀切个冻肉,刃口就崩掉了,你觉得这把刀是次品还是废品?

好的鱼钩在拉力超负荷的情况下是允许有适度变形的,这种变形可能在拉力消失后恢复,不被人察觉,也可能在更大的拉力面前出现轻微的张嘴现象。

比如挂底后,鱼钩经钓者大力拉扯后变形了,但是钩尖没倒,这就是好鱼钩。

在这里,我们切忌混淆概念。好的鱼钩是可以轻微变形的,但是变形的未必都是好鱼钩。

所以,当有人再推销那种从不张嘴变形的鱼钩时,你还信吗?这是侧头侧尾的糊弄人。

同样的道理,用钩尖划玻璃而钩尖不倒,这能说明什么?仅能说明鱼钩的硬度够高,能代表拉力也同样强悍吗?

不但不能,我们反倒有理由怀疑这样的鱼钩的拉力值是否可靠。没病走两步,不服的话可以做一个可靠的拉力试验试试。

骗局二:钩尖刺透易拉罐

因为从事专业不同的原因,相当一部分钓友对金属材料不甚了解,只要一提及金属,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它一定是结实的。

就这样,另一个骗局应运而生:钩尖刺透易拉罐,然后再展示完好无损的钩尖。

刺破易拉罐也没什么了不起

这看起来非常霸道,不禁让人感叹:真乃世间少有的好钩也。在这里,我不说专业常识,我只打一个人人都懂的比方:把易拉罐摁在石头上蹭一下,不必故意用力,看看谁有磨损的痕迹?肯定是易拉罐。

也就是说,易拉罐的强度并不高,比石头还低许多,可鱼钩是碳钢,在强度上鱼钩能甩易拉罐好几条街,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让这两个相差悬殊的东西之间做对抗,鱼钩没有不赢的道理,莫说是精雕细琢、工料考究的鱼钩了,就算是家里缝被子的针,也能刺穿易拉罐而不倒尖;莫说是刺铝制品的易拉罐,就算是马口铁的也可以刺穿而毫无损伤。

说到这里,你还崇拜能刺透易拉罐的鱼钩吗?鱼钩刺穿易拉罐是合情合理的,就像牙签能扎进馒头里一样正常,这是不同种类材质间优点对缺陷的对抗。

骗局三:测试拉力

在鱼钩的推销过程中,很多商家会在众目睽睽之下给自己经营的鱼钩做拉力试验,以证明鱼钩的强悍。我要拆穿的就是这个骗局环节。

说到这里,有人会疑问:测试鱼钩是有目共睹的事情,那些砝码也都货真价实,猫腻出在哪?

不知渔友们注意到鱼钩的受力部位没有。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越靠近钩柄部位,所得到的极限拉力值越大。

不同钩型的鱼钩,受力点也会不同,有些钩型在测试的时候受力点可以更靠近后方钩柄,比如伊势尼钩型,有的则更接近钩弯,比如袖型钩。

哪怕是同一种鱼钩,只要人为地把受力点向钩柄处挪那么一点,极限拉力值立刻就会提升,进而获取更叫人满意的数据。所以,这种实验本身就不严谨。

那些参考鱼钩的拉力值来使用鱼线的钓友是不是时常发现:明明鱼钩的强度大于鱼线,可为什么鱼线总是安全的,鱼钩总是壮烈牺牲呢?上面所说的就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则更重要。做鱼钩试验验的受力点和真正中鱼、挂钩的受力点是不一样的,受力方式也不同。

中鱼后,钩尖部位受力更多,挂钩则是完全是钩尖受力,所有的拉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类似于“掰”的效果。受力的部位越接近钩尖,对鱼钩的破坏力越强。

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另外一个试验,干脆把猪肉挂到钩上,这样做更接近鱼钩中鱼后的受力方式,结果更真实,能够破坏掉鱼钩的猪肉重量要比做拉力试验的砝码轻很多。

骗局四:我们这是进口鱼钩

“进口鱼钩”——这是鱼钩销售商喊得最多的一句话,“我的鱼钩进口原装……”“我的鱼钩进口分装…… ”反正就把进口日本的当作销售的主要广告词。

从金属加工、热处理的角度来说,鱼钩的质量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材质,二是工艺的准确把握,也就是篇首说的“淬火”和“回火”。

老规矩,最后祝各位钓友大鲫大鲤,天天爆护!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好鱼钩粘手(个人感觉)。

很久以前潮州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