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本来不想写这些,耐何身边的朋友总是屡屡不听劝,收获不好!又一句两句说不明白,觉得写点个人认识,提供给大家参考!不过我的这类贴子看的人很少,但真能深入进去的,才是真正爱好者。
野生水域的鱼,一般来说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就是其基本需求都相似或相同,比如氧、觅食、安全、繁殖、憩息、逃避天敌、生态环境变化的自我调节适应等等,个性一般体现在地理区域方面,比如南北、海拔、对气侯适应力,静流水、水质、水体生态对其影响等造成的特有个性。所有通常会有钓友说这个地方的鱼什么时候难钓、只喜欢吃哪几种饵......说这点其实就是想说清,每一个自然水体都有其固定的生态结构和水生食物链,加上当地的区域性气侯、水体结构这些外在和内在的影响,便会造成不同时期的不同鱼情,需要大家一一去读懂直至破解!
很多钓友会把重中之重放在窝饵的诱食性上,而且达到痴迷的程度,反而忽略了很多更为重要的因素。资源>天气>选时选位>钓法>钓技>窝饵;我是这样排序的。前二者是外在因素,人为极难改变,所有才有“钓鱼不与天斗”之说。这里重点说下选时和选位,这二个因素可以人为去调整或弥补因外在不足造成的欠缺。
选时:就是出钓的时间段,大到一年四季哪几季出鱼狂口,中到近一个月随天气变化什么哪几天有好鱼情,小到具体一天24小时哪几个时段鱼口较好。前段已经提过每个水体由于其生态结构和水体构造不一样,所以年、月、日的出鱼时段也不尽相同。比如同在重庆某山区,山下的库和山上的库同样是春天,鱼从半眠之冬苏醒觅食以至于板籽时间都要最少相差一个多月,原因就是因其水质不同,海拔不同,水温受同样的光照下升温幅度也不同。而在同一个水库可能某一段时间的某些天都是特定的几点到几点狂口,其余时间则鱼口稀少得可怜,甚至无目标鱼口。所以野钓高手大多经历过在某一固定水体常年作战积累经验或向当地常年作钓的老钓手询问。大家只需要平时多收集整理这方面信息并不断加以验证完善即可,如若做到四季鱼情了然如胸,自然想空军都难,因为你踩中了大概率(我一直认为钓鱼是个概率性活动),当然值得提醒的时短期鱼情是受天气影响的,大家需要记住的一句话是:鱼不是24小时都一直会觅食,也不会连续N小时不进食,因季因时因天而异!
选位:平台关于选位的贴子太多太多,除了对象鱼的习性共性之外,我需要重点说的是那些大家面对的具有各自特点的个性水体。通常如何识别一个水体的个性特点呢?通常普通人很难找到个很好的突破口,我的经验就是“从水体生态入手”,水体生态首先是水体构造,然后是岸上生态,水下近岸生态。之前我也尝试找各种理念突破口,但都不能较全面、合理地解释很多现象。生态结构决定了水体生态链,而鱼只是这个生态链的其中一环,所以鱼的个性化特点必然来源于生态结构的个性化。而独特的岸上生态、水下近岸生态决定了野钓三个核心因素:1、鱼的憩息地2、鱼的觅食场或觅食线路3、鱼的食物结构。
本文只提供一个视角和思路让大家去尝试从“鱼需”理论和“水体生态”理念二个方向综合以“鱼”的角色思考如何应对,以及破解平时挠破头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最后祝大家越钓越开心,越钓越健康!
哈哈,奶草一尾镇楼!
厉害
学习
水质很好
草鱼
谢谢分享
说的好
屁股坐正就是钓位选好了
大师高见
大师所言极是。
呵呵
学习了很多东西都是很重要的
扯淡呢不是
说那么多,没点有用的
不错
草鱼
钓鱼人不简啊,要懂得天时地利、分金定穴。
有用的需要你自己去水边问那些老钓鱼人,需要你自己去总结经验,一方水养一方鱼!岂可一概而论!但只要你熟悉那一方水情鱼情,钓鱼何其简单,明明说的是思路,有人硬是要绕弯!
屁股坐正,需要技术的
跟贵州几米能见度的蓝色水质相比还是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