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高高在上,有的只是规则与规律,哪有仁义之分。对于世间万物,他就像一位戏台下的看客,而且还是位冷眼的看客,不管台上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不管不问。
如果不服天命,那就要逆天改命,可是这只是发生在玄幻小说里的故事,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真正能逆天修行,掌控规则呢?
我们作为凡人,对于生死既然不能真正掌控,那就要多一份敬畏,敬畏天地的规则,敬畏自己的生命。
敬畏生命,就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去挑战规则。
明事理,知进退,懂得舍得。心存敬畏,行事谨慎……
就钓鱼这个事情来说吧,特别是野钓,就很好的印证了世事无常,不可逆天而行,需要顺应规则,方能有一线希望-上鱼/爆护。
相同的钓点,相同的饵料,相同的钓法,同一个钓鱼人,鱼获都会有好有坏,爆护较少,打龟到时不时的来那么几次。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作用,还是很微弱的。适应环境,熟悉环境,才能利用规则,在大自然的大目标下,实现自己的小愿望。
扯多了。回到正题吧。
这段时间,一直在前山河野钓。不管是自己,还是钓友,鱼获绝大多数,都是花白鲢(抛竿)。不论钓底,钓浮,打近,打远,清一色的花白鲢。
回想起来,这种情况,花白鲢开始登上舞台,大概是从去年11月左右,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以往常见的鲮鱼(土鲮,麦鲮,泰鲮),罗非,鲤鱼之类的,就少了很多。
以往鱼获,基本上就是以鲮鱼(主要是麦鲮,其次土鲮,泰鲮也只是在特定的时间,会爆发,其他时间都比较少)为主,还有罗非,鲤鱼之类的。
也就是在过年前后,气温下降了,会有一段时间,出花白鲢,但是都不会持续太久。而且,从鱼获比例上看,花白鲢的占比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高,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的鲮鱼之类鱼种。
今年这个情况,就比较诡异了。从去年11月多,天气逐渐转凉开始,花白鲢的数量就逐渐开始增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占据了鱼获的大部分,发展到春节后,基本上鱼获里面,8/9成以上的,都是花白鲢了。鲮鱼,罗非,鲤鱼,之类的,都已经很少有了。
一般,广东沿海地区,会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大概出花白鲢的时候,就在旱季,气温低。而且,旱季,河流的入水量减少,水体浑浊。除了天气因素以外,不知道跟水体质量有没有关系。
今年南平那边修桥,进入枯水季,一直是黄泥水,以往年份(近两年),就是在枯水季,也有很长时间,水体比较清澈。而鲮鱼之类的,相对花白鲢来说,对于水体质量,会更敏感一些。这个水体浑浊,浮游生物丰富,就利于花白鲢的生产,而不利于之前的主流鱼种,才导致了这么长时间,垂钓都是花白鲢。
个人的一点浅见,见笑了。
跪求懂行的大神,帮忙分析,导致前后鱼种这么大差异的原因?
饵料相同,垂钓方法相同(打抛竿,钓底/浮),钓位相同。
感谢!感谢!感谢!
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
大鲫大鲤!天天爆护!
我還專門想釣花白鰱呢
哈哈哈,来,一起搞
好文笔赞今年金湾这边鲮鱼也不如去年多了。
很好
很奇怪,今年
这是想卖弄文采的吧前面的鸡汤让我直接下来评论
兄弟这是在哪里钓的
前面的文笔我差点就想剃发为僧了
是的,又长又臭!
前山河呀
这么多图片中,一条土鲮也没有
漂亮
我也遇到过,本想钓大板,没成想上花鲢,抛砖引玉可能是饵料偏于雾化
是呀,就是没什么鲮鱼
金湾哪里有钓点?我有空就去我姐那边玩几天,就是不熟悉哪里有鱼钓,我去的是金湾三灶镇
不错
一个问题加N多前缀,我也是服了大师文采了
看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