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鲫鱼生活习性
鲫鱼摄食的最佳水温是15~25℃,但在水温10℃以下时仍有摄食需求。
各个季节的采食是比较有规律的,一般春秋季是采食旺季,鲫鱼喜欢到岸边浅水区域,尤其是水草繁密的地段游弋,几乎昼夜不断地采食;夏季潜入深水处栖息,或在荫凉处“乘凉”,只有早上和晚上采食;冬季则游进深水域避寒,只有中午一段比较暖和的时间才采食。
鲫鱼属于底栖性鱼类,惧怕强光照射,经常栖息在杂草丛生的水域,游弋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
鲫鱼对水质非常挑剔,喜欢清洁的水域和水草。在这样的水域里游动觅食,鲫鱼食欲较为旺盛,同时水草也是鱼儿产卵繁殖的天然产床。
二、鲫鱼的饮食习惯
鲫鱼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也吃有机碎屑及底栖小动物,如蚯蚓、蛆、虾、面食、饭粒、薯类等。一般是春秋二季喜吃荤饵,夏季喜吃素饵,深秋以后则荤素兼食。
1) 在不同水体,鲫鱼的食性也不尽相同。河道里的鲫鱼喜欢粮食性的饵料,湖泊里的喜欢腥饵,池塘里的则不挑食。
2)不同品种的鲫鱼,食性也不一样。白鲫喜欢植物性的饵料,且经常离底咬钩;银鲫对粮食性的饵料及蚯蚓,蛆虫等软体动物饵有偏好,常在近水底的位置咬钩;土鲫则比较喜欢米饭粒,多是贴底觅食。
3)就像大人与小孩的饮食差别一样,大鲫鱼和小鲫鱼的食性也截然不同。小鲫鱼处于生长期,对动物性成份含量高的食物感兴趣;而成熟的大鲫鱼偏爱本地天然植物和谷类食物。虽然南北方地域、水域不同,且大鲫鱼的品种也有所差异,但它们喜欢的食物却有共同性。
4)特别需要注意,人工养殖水域的鲫鱼,食性有些特殊。人工养殖鲫鱼吞食饵料带有时间规律,识别食物颜色能力增强,对非饲料(特别是异色)食物无感;但并不等于鲫鱼就此丧失爱吃香甜味的本性。因此,在人工养殖水域垂钓鲫鱼,饵料除与饲料同种同色外,还必须具有香甜味。
三、钓具与饵料选择
鲫鱼生性胆小,因此钓鲫鱼的钓具应软、细、小。一般多用手竿钓。
钓竿要轻巧、细长,弹性好,长度为6~8米;钓线要细,直径一般在0.15毫米以下;浮子可用10~12毫米左右的羽梗散子浮,这种浮子看起来不吃力,目标明显,浮子之间的间隔为6厘米左右;钓钩可用朝天钩,钩型应采用较小型的。
鲫鱼小于200克,一般采用0.08~0.10毫米细线、3号以下的小钩;鲫鱼大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