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鱼难钓”
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钓鱼的科学道理。
“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时之前,气温、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特别是喜欢到岸边“进餐”。下午4时之后,太阳西斜,灼热程度大减,气温、水温下降,鱼儿在深水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纷纷从深水游向岸边觅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难钓到鱼的,因气温、水温太高,鱼儿多游至深水区“避暑”去了。故钓谚云:“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酷暑三伏钓早晚”、“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
“夏钓夏钓,夜比昼好”
这句钓谚是说夏日钓鱼,夜间比白天好钓。因到了晚上,水温、气温皆在30℃以下。再因鱼类都有怕惊扰、怕强光的习性,夜间干扰少,光线弱,加之夜间凉爽,晚风一吹水中氧气增多,鱼儿便无忧无虑,放心大胆游到岸边,觅找食物。夜钓,除白天能钓到的鱼类外,还能钓到鲶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夜钓,免受白天高温日晒之苦,凉爽微风使人心荡神怡,感受到白天迥然不同的天赐乐趣,简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大麦黄,钓鱼忙”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季节。芒种前后,大麦成熟时,正是夏钓的最佳季节。因为鱼儿交配、产卵后,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就得大量摄食,便四处游动,到处找食。这个季节各种鱼类都易上钩,特别是鲤鱼格外好钓。故钓谚云:“大麦须须亮,鲤鱼遍沟放。”
“夏钓荫、夏钓深,不冷不热钓边跟”
这句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位。夏钓荫。因为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直射,对水温极为敏感的鱼儿,此时也都躲在深水和有树荫、坡荫、水草的地方乘凉、戏水、觅食、集聚栖息。故钓谚云:“水草旁,树荫下,夏季钓鱼不放空。”夏钓深。入夏后,浅水区温度上升超过鱼类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类便由浅水转入深水游动、觅食。因为水深1米以下水温变化缓慢,昼夜温差小,所以酷热的白,鱼类大多喜欢在2-3米的深水处觅食,故所谓钓深,不是越深越好。不冷不热钓边边。夏天,气温不高,水温适度,鱼儿便从深水处游向岸边觅食,故钓位应选择在岸边、浅滩。
“雷阵雨后,钓鱼丰收”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理想天气。夏天,雷阵雨后,凉爽宜人,水中温度明显下降,水中氧气充足,岸上冲刷下来的食物增多,鱼儿游动、觅食非常活跃。若在池塘、湖泊、水库下钓,鱼儿便频频上钩。若在江、溪、河下钓,要等到退水时,才是钓鱼的好时机。故钓谚云:“大雨过后好钓鱼”、“雨后放光,钓鱼辰光”。
“涨水钓河口,落水钓深潭”
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水情、钓位。因涨水时,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涨,一些具有逆水争游习性的鱼类,便借机逆水而上,拥向进水口一带。再因新水裹挟各种籽叶、昆虫、虫卵及其残骸碎骨,为鱼类带来新鲜佳肴,诱使鱼类在进水口附近争先夺食。但在落水时,水位发生明显下降,浅水区的水都不深,鱼儿没有藏身之处,尤其是野生的大鱼警惕性都很高,多表现出惊惶不安,纷纷逃离近岸区或顺流而下,潜伏于深潭之中寻找食物。故钓谚云:“进水口,鱼上走”、“涨水钓浅滩,枯水钓深潭”、“涨水钓河口,鱼儿爱往这里游”。
谢谢分享。就是不知道鱼知道不知道,呵呵,
为了这鱼人们是费尽心机啊!
学习学习再学习,希望终成一代大师,嘿嘿。
回复 2楼亮走驴的帖子据说:野生鱼有三秒钟的记忆。有朋友中鱼后断了子线,十几分钟后邻友中鱼,发现了那个钩子。这说明鱼就是知道了,也很快忘了。
回复 3楼幻鱼的帖子正是钓鱼有绞尽脑汁,才养活了一个产业。
回复 4楼pei2011的帖子梦想成真。
回复 7楼坐观江秋的帖子嘿嘿,纯属YY,切莫当真。
回复 8楼pei2011的帖子一不小心YY成真了。
回复 9楼坐观江秋的帖子借您吉言,定当奋发努力把钓鱼学精。
回复 10楼pei2011的帖子休闲垂钓,没有必要太当真了。
学习了。
江老是把鱼都琢磨透了,这就是差距啊
回复 13楼昆明两目半的帖子这是拿来的东西,不是我的。
回复 6楼坐观江秋的帖子得好好珍惜和利用啊!
回复 15楼幻鱼的帖子有帮助就好
老一辈的经验啊
回复 17楼hai0712的帖子现在水质污染严重,气候巨变无常,经验也可能过时。
回复 18楼坐观江秋的帖子大致的还是错不了的
回复 19楼hai0712的帖子也只的大致的说法才更准确。
回复 16楼坐观江秋的帖子这肯定是有的,只是每次出钓老不按套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