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准备明天将去一个新的钓点,对于多少钓鱼人来说,头天晚上注定是一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谁教咱就这点爱好和执着呢?
早上五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带齐渔具、干粮和水,迎着晨曦朝钓点方向出发。
大约30分钟的车程后来到钓点,这是一条河与湖之间的连通港,两岸水草丰茂,枯木树杈倒立其中,野鸭出入水面觅食,鸦雀浅唱低吟,还能隐隐约约听见几声蛙鸣,好不惬意。正所谓: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环顾左右,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发现可选择的钓位并不多,经过一番比较后找了一个河渠中相对较窄的钓位坐下。先开饵,饵料是老三样,还准备了一盒蚯蚓;底窝是五谷杂粮+酒米,准备通过蘸饵团的形式投放。本人极不支持一上来就打窝的做法,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钓点,水深、走水、挂底等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贸然打窝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今天带了三只杆子,从3.6到5.4,因为岸边水草太多,感觉3.6的不够用,果断挑了一只4.5的杆子配2+1线组试试水,抛投出去提竿,哦豁,挂底了!再抛投提竿还是挂底,拉上岸一看原来是菱角的根茎还有一个小菱角。后来前后左右又试了几次,依旧挂底,于是趁早重新挑选了一个新钓位。
新钓位距离之前的钓位不远,明显的区别是河道中的漂浮物要少些,水深大概在1米7、8左右,虽然也有菱角根茎挂底,但只要稍微改变抛投方向和远近基本可以避免。
几竿下去鱼漂都有反应,突然一个有力的顿口,提竿中鱼。中间不断有餐条抢食,后来换了一只吃铅量重一点的短脚漂,翻身快迅速到底。接下来基本处于连杆状态。
在作钓过程中,因为有风,每次抛竿不可能都那么准,所以时而挂在菱角根茎上。另外钓位的上方有几棵大树,提竿太猛4.5米的竿子线还会挂在树上,后来只好改用3.6米的竿。当然头上大树可以遮阳,完全不需要打伞。
中午12点不到,鱼口稀疏,据说这里下午基本无口,于是收竿,留大放小,收拾垃圾,回家。
一点感想:河湖之间的连通渠,特别是长有菱角的地方,由于水菱长出水面后,茎与泥中根系相连,同时有大量的昆虫在水菱间繁殖、生长,鱼儿在此可以躲避网捕、电捕的危险,又有大量的饵料,所以对于部分钓鱼资源比较紧张的人来说,没必要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网红地,菱角渠正是钓鱼人的好去处。
楼主好文采,鱼虽不大,但过到瘾了
位置在哪啊?能否分享一下
位置 楼主大哥
不错,不错
邻居,可不可以分享一下资源?
楼主好文采,可惜呀,你手中不应该拿鱼杆,改行吧,写文章去,我作你粉丝
是滴,解毒了。
谢谢
我私聊你了
好湿好湿
不错
楼主干得漂亮
好钓点,正宗野生鱼
这是什么软件
不吹牛不会死的
high起来
这个位子可以
位置在哪
文采真好,佩服,
武汉解封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