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这几天工作比较多,没时间出去钓鱼,擦拭鱼竿的时候发现了一根国际大牌四米五,貌似是买饵料时赠送的,杆头还打过结。
作为一个常年打野战的老司机,我对自己的尺寸是很在意的,通常出手最低五米四,就是要比老大爷们捅的远一点,浅滩钓远、陡坡钓深,所以这根四米五基本就没用过。
本着就算是一团卫生纸一条内裤都有它本身的用处的崇高指导思想……咦?为什么是一团?星爷原词不是一张吗?啊呸脚刹!
我准备把它改成一个手矶两用竿,但是又不想装纺车轮,太重,没法打频率,不符合老司机主动出鸡啊呸击的作战思想;我只是想要加一个放线功能,遇见大鱼不用挂失手绳,为什么不喜欢挂失手绳呢?因为搏大鱼是个赤膊相见的爷们活,你挂个失手绳跟那啥戴那啥有什么区别?绊腿绊脚的多不方便啊!那为什么有要求它有放线功能呢?嘿嘿,因为这事是个两情相悦的事,你都主动要了我要是不给,那多不好?啊呸手刹!
不废话了,主要就是闲的想自己DIY一下,又不想把它改成永久的,不好玩我还能换回去,于是上网买了最简单的即插即用嘿嘿式的硅胶配件。
轮子18、导环19,算上自己的AB胶、大力马线,一共不到四十块钱,还送了一个竿稍前导环。
第一步,把原来的旋转竿稍取下来,打火机一烤就行了,注意火候,火候不到拔不出来,火候过了长节变短节,在与老大爷们较量尺寸时难免心虚。
第二步,选合适口径的导环套上去,因为是硅胶材质的,也不用502固定了,使劲套上去就行。注意,老司机这是长节杆,需要有活动导环,第一节三个、第二节三个、第三节一个,也就是下图导环朝上的那种,可以在杆子上活动,用的时候往下拉、套紧就行。通常活动导环的数量应该从第一节到第三节按321递减,但我的导环口径和杆子不太匹配,为了避免导环之间的间距过渡不顺滑中鱼断杆,第二节就加了三个。
第三步,固定竿稍导环,把竿稍导环套进抹了502的竿稍后,用大力马按绑鱼钩的内走线法将导环柄与杆固定,抹上502起固定作用,最后再用AB胶抹一下,主要是起防水和光滑作用。
第四步,选合适位置上轮子,通常在手把的前边一点,正好遮住我的国际大牌Logo,半遮半掩充满了神秘感。
第五步,绕线,上线组,不放图了。
前后大概一个钟头就完成了,成品图我不放了,不算好看,主要是导环比较大,看上去有点疙疙瘩瘩,跟某促进和谐的自我健身用品很像,为了老司机的形象,这个也不放图了。
由于轮子在后侧,成品的重心比原杆有所后移,手感上有所改善;美中不足的就是导环那里容易缠线,尤其风大的时候,如果新手毛毛糙糙猴急猴急的起竿,主线特别容易卡在某一节导环上;但对老司机这种实战经验丰富、操作行云流水、一进一出皆有法度啊呸脚刹的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趁着周末,带着我的自我健身用品啊呸手矶两用杆去试水。还是老大爷们钟爱的草洞区,结果因为年轻力壮睡眠充足去晚了,放杆提竿都比较润滑的成年草洞都被大爷们占了,勉强找到一个未经人事的毛草洞可以下杆,底不净,有绿毛和草根,饵料无法到底,调平水只能钓漂脚,不过这难不倒老司机,我改钓离底!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鱼获不到五,一个小时钓了三条小鲫鱼,就这还压倒一片老大爷勇夺河冠。
正纳闷鱼情怎么变这么差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远处草边呈一条直线漂浮着的几个泡沫,地笼!
前几天一直大西北风降温,鱼儿都在水草里避风,钓的很好;昨天转了西南风,温度上升,鱼儿不适应,游回深水;今天又变成北风,鱼儿肯定想回来,结果长长的一道地笼跟长城一样矗立在浅滩上,鱼儿在墙外骂骂咧咧的进不来。
无奈收杆回家,这个地方不知道被人举报过多少回了,
噫吁兮,呜呼哀哉,自制健身狼牙棒,奈何地笼筑城墙。
忘了说了,河里还退水了,加上风向和温度变化,鱼儿之前就都回深水了
用的多的票
漂?两克多,有风小了撇不出去
轮子还是需要更好一些的,抛出去出线顺畅一点。
对,不过我不远抛,就是要一个放线能力
不错厉害
容易断竿稍
男人可以不帅,也可以没有钱,但是你必须得够骚!
路过!
疑车有据
有点意思
一言不合就飙车
疑似开车老司机,哈哈
这是什么轮子?
厉害!大师!好口才,动手能力强
报警 把地笼子拖走剪烂
手竿轮,长竿短线用的
这地方怎么都没法矶钓呀
我只要一个放线功能,不是真用来矶钓